| 0 0 0 |
| 0 0 0 | MR^3= | 1 1 0 |
| 0 0 0 | | 0 0 0 |
可见: t(R)=MR ∪MR^2∪MR^3={,} 4、设 A={1,2,3,4}上的二元关系, R={<1,2>,<2,4>,<3,3>,<1,3>},则:
r(R)={<1,1>,<2,2>,<4,4>,<1,2>,<2,4>,<3,3>,<1,3>} S(R)={<1,2>,<2,4>,<3,3>,<1,3>,<2,1>,<4,2>,<3,1>} t(R)=
MR= | 0 1 1 0 |
| 0 0 0 1 | ={<1,2>,<2,4>,<3,3>,<1,3>} | 0 0 1 0 |
| 0 0 0 0 |
MR^2= | 0 1 1 0 | | 0 1 1 0 | | 0 0 1 1 | | 0 0 0 1 | | 0 0 0 1 | =| 0 0 0 0 |
| 0 0 1 0 | 。| 0 0 1 0 | | 0 0 1 0 |
| 0 0 0 0 | | 0 0 0 0 | | 0 0 0 0 | ={<1,3>,<1,4>,<3,3>} MR^3= | 0 0 1 1 | | 0 1 1 0 | | 0 0 1 0 | | 0 0 0 0 | | 0 0 0 1 | =| 0 0 0 0 | | 0 0 1 0 | 。| 0 0 1 0 | | 0 0 1 0 |
| 0 0 0 0 | | 0 0 0 0 | | 0 0 0 0 | ={<1,3>,<3,3>} MR^4= | 0 0 1 0 | | 0 1 1 0 | | 0 0 1 0 | | 0 0 0 0 | | 0 0 0 1 | =| 0 0 0 0 |
| 0 0 1 0 | 。| 0 0 1 0 | | 0 0 1 0 |
| 0 0 0 0 | | 0 0 0 0 | | 0 0 0 0 | ={<1,3>,<3,3>} 可得t(R)={<1,2>,<2,4>,<3,3>,<1,3>} ∪{<1,3>,<1,4>,<3,3>} ∪{<1,3>,<3,3>} ∪{<1,3>,<3,3>}
={<1,2>,<1,4>,<2,4>,<3,3>,<1,3>}
5、设R、Q都是集合A上自反、对称、传递关系,则
s(R∩Q)=_________,t(R∩Q)=_________.因为_________也是自反、对称、传递的。 s(R)∩s(Q) t(R)∩t(Q) R∩Q 6、集合 A={1,2,3,4,5,6}的关系图如下所示,求: a) R,R^2,R^3及关系图
解: R={<1,3>,<1,5>,<2,5>,<3,3>,<4,5>,<5,4>} MR^2=
| 0 0 1 0 1 0 | | 0 0 1 0 1 0 | | 0 0 1 1 0 0 | | 0 0 0 0 1 0 | | 0 0 0 0 1 0 | | 0 0 0 1 0 0 | | 0 0 1 0 0 0 | | 0 0 1 0 0 0 | = | 0 0 1 0 0 0 | | 0 0 0 0 1 0 | 。| 0 0 0 0 1 0 | | 0 0 0 1 0 0 | | 0 0 0 1 0 0 | | 0 0 0 1 0 0 | | 0 0 0 0 1 0 | | 0 0 0 0 0 0 | | 0 0 0 0 0 0 | | 0 0 0 0 0 0 | R^2={<1,3>,<1,4>,<2,4>,<3,3>,<4,4>,<5,5>}
11
MR^3=
| 0 0 1 1 0 0 | | 0 0 1 0 1 0 | | 0 0 0 1 1 0 | | 0 0 0 1 0 0 | | 0 0 0 0 1 0 | | 0 0 0 0 1 0 | | 0 0 1 0 0 0 | 。| 0 0 1 0 0 0 | = | 0 0 1 0 0 0 | | 0 0 0 1 0 0 | | 0 0 0 0 1 0 | | 0 0 0 0 1 0 | | 0 0 0 0 1 0 | | 0 0 0 1 0 0 | | 0 0 0 1 0 0 | | 0 0 0 0 0 0 | | 0 0 0 0 0 0 | | 0 0 0 0 0 0 | R^3={<1,4>,<1,5>,<2,5>,<3,3>,<4,5>,<5,4>} b) r(R),s(R);
r(R)={<1,3>,<1,5>,<2,5>,<3,3>,<4,5>,<5,4>,<1,1>,<2,2>,<4,4>,<5,5>,<6,6>} s(R)={<1,3>,<3,1>,<1,5>,<5,1>,<2,5>,<5,2>,<4,5>,<5,4>}
7、令S为从X到Y的关系,T为从Y到Z的关系,对于 A X,定义S(A)={y|
b) (S。T)(A)=T(S(A));
c) S(A∪B)=S(A)∪S(B),其中B X d) S(A∩B) S(A)∩S(B)
8、设: R1和R2是A上的关系,证明: a) r(R1∪R2)=r(R1)∪r(R2);
证明如下:因为R1,R2是A上关系,所以R1∪R2也是A上关系; 由r(R1)=R1∪IA 和r(R2)=R2∪IA可得 r(R1)∪r(R2)= R1∪R2∪IA
又因r(R1∪R2)=(R1∪R2)∪IA 所以左右相等。
b) s(R1∪R2)=s(R1)∪s(R2); 证明如下:
左边=s(R1∪R2)=(R1∪R2)∪(R1∪R2)-1 右边=s(R1)∪s(R2)=R1∪R1-1∪R2∪R2-1 =R1∪R2∪R1-1∪R2-1 =(R1∪R2)∪(R1∪R2)-1 =左边 等式成立。
c) t(R1∪R2) t(R1)∪t(R2);
因为:t(R1)=R1∪R12∪R13∪...∪R1n(n为A中元素个数) t(R2)=R2∪R22∪R23∪...∪R2n
则 t(R1)∪t(R2)=R1∪R2∪R12∪R22∪R13∪R23∪...∪R1n∪R2n 左边=t(R1∪R2)=(R1∪R2)∪(R1∪R2)2∪......∪(R1∪R2)n 设A中有任意
(1)因为
因此由(1)(2)(3)式可得:t(R1∪R2) t(R1)∪t(R2); 3.6习题答案
12
1、给定集合X={x1,x2,....,x6},ρ是X上相容关系且Mρ简化矩阵为: 试求X的覆盖,并画出相容关系图。 解:覆盖如下:
{
2、从下面给出的关系图中,说明哪个是相容关系。 答:图3、4是相容关系。
3、设集合A={1,2,3,4}中的一个覆盖为 B={{1,2},{2,3,4}},求出确定的相容关系。 解: S1={1,2} S2={2,3,4}
根据定理3.6.1:ρ=S1×S1∪S2×S2
={<1,1>,<1,2>,<2,1>,<2,2>}∪{<2,2>,<2,3>,<2,4>,<3,2>,<3,4>,<3,3>,<4,2>,<4,3>,<4,4>} ={<1,1>,<1,2>,<2,1>,<2,2>,<2,3>,<2,4>,<3,2>,<3,4>,<3,3>,<4,2>,<4,3>,<4,4>}
4、设αβ是A上相容关系,
a) 复合关系α。β是A上的相容关系吗?
由于自反性通过,运算可保持;但对称性不能通过,保持。所以复合关系α。β不是A上的相容关系 b) α∪β是A上相容关系吗? 是的
晓津补充证明如下:
(1)因为α,β是A上相容关系,若有任意x?A,则
(2)因为α,β是A上的相容关系,若有任意x,y?A且
可得α∪β是A上相容关系。 c) α∩β是A上相容关系吗? 是的
晓津证明如下:
(1)因为α,β是A上相容关系,则若有任意x?A,就有
(2)因为α,β是A上相容关系,则若有任意x,y?A且
可得α∩β是A上相容关系。 3.7 习题参考答案
1、设R是一个二元关系,设S={ |存在某个C,使?R且
如果题目反一下是:S是一个等价关系,则R也是一个等价关系。或许能证出吧 晓津看法:题中的大写C应为小写c;请学友提供您的看法。 (1)∵R是自反,
∴若有x?A就有<x,x>?R
13
∴<x,x>?S ∴S是自反的。 (2)因有<a,b>?S
且存在c,使<a,c>?R且<c,b>?R ∵R是对称的
∴<c,a>?R,<b,c>?R ∴<b,a>?S ∴S是对称的
(3)设<a,b>,<b,c>?S
则存在d,e使<a,d>,<d,b>,<b,e>,<e,c>?R ∵R是传递的
∴<a,b>,<b,c>?R ∴<a,c>?S 即S是传递的
因此得证S是等价关系。
2、设R是A上一个自反关系,证明:R是一个等价关系,当且仅当若 ?R,?R,则?R。 证明:由于R是一个等价关系,所以R是传递的。由此可知:若?R,根据对称性,则有?R 已知: ?R且?R,根据传递性,必有 ?R
晓津认为:jhju的证明中,已经在前提中确定了R是一个等价关系,这种理解应是不正确的。我的理解是: 前提:R是A上的自反关系
结论:R是一个等价关系 iff (aRb,aRc→bRc)
等价关系的充要条件是R为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但是我也无法证出来。请胖胖、sphinx、菜虫虫和ryz和其他朋友提供您的思路好吗? 下面是linuxcn
和阮允准同学给出的证明(晓津作了综合): 证明:1)
设有a,b,c?A,若有?R,?R 因为R是对称的,所以必有?R
又因为R是传递的,由,?R,有?R
2)由(a,b)?R,(a,c)?R,则(b,c)?R。证等价关系,其实只需证传递关系和对称关系。如下: 设有任意的?R ∵R是自反的 ∴?R ∴?R ∴R是对称的
对任意的,?R 由R是对称的 ∴?R
∴由?R,?R 可得?R ∴R是传递的 ∴R是等价关系。
3、设R为集合A上一个等价关系,对任何a?A,集合 [a]R=____[a]R={x| x?A,aRx}________称为元素a形成的等价类。[a]R≠φ,因为_____ A=φ______。 阮允准给出后一空的正确答案: a?[a] 4、设R是A上的自反和传递关系, 证明:R∩R-1 是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 证明:R是A上的自反关系,所以
14
?R 且 ?R-1 ?R∩R-1 R是A上的传递关系, 则:
若有?R 且 ?R,则有?R
由于R又具有对称性,所以?R 且
且
且
R是A上的对称关系,则有 ?R、?R R-1 是A上的对称关系,也有 ?R、?R 则有: ?R∩R-1 、?R∩R-1 由于R∩R-1
有对称性,传递性、自反性。所以说R∩R-1 是等价关系。
上面的红色部分有点问题,已知条件中并未给出这样的前提。晓津证明如下: (1)因为R是A上的自反关系,若有a?A,则 ?R且?R-1 即?R∩R-1
所以R∩R-1是自反的。
(2)因为R是A上的传递关系,则R-1也是A上传递关系,若有a,b,c?A,则 若?R∩R-1且?R∩R-1 必有?R∧?R 且?R-1∧ 因此有?R ∧?R-1 即?R∩R-1
所以R∩R-1是传递的。
(3)若有a,b?A 则
若?R∩R-1
就有?R且?R-1
同时因为?R,有?R-1;?R-1则有?R 因此有,?R∩R-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集合A={1,2,3,4,5}上划分为S={{1,2},{3,4,5}}, a) 写出由S导出的A上等价关系ρ;
b) 画出ρ的关系图,求Mρ。
解:a)ρ={{1,2}×{1,2}}∪{{3,4,5}×{3,4,5}}
={<1,1>,<1,2>,<2,1>,<2,2>}∪{<3,3>,<3,4>,<3,5>,<4,3>,<4,4>,<4,5>,<5,3>,<5,4>,<5,5>}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离散数学复习资料(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