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雾凇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1、 投影片2、 录音机、配套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 指名背诵《九九歌》。
2、 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 3、 揭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景观的投影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1) 生字词正音。
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 淹没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2) 释词。 (3) 指读长句。
(4)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再读质疑 五、指导写字
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
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 4、学生完成习字册。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组词。
堤( ) 俗( ) 模( ) 凝( ) 提( ) 浴( ) 摸( ) 疑( )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随机出示投影片)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
a. 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指导朗读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
b. 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背诵。(抓关键词)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 ),这雾气便( ),( ),笼罩着( )。树木( )。( ),灯光,树影( )。这蒸腾的雾气,( ),( ),( )、( )。最初像( ),逐渐变成( ),最后( )。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观察插图,让学生形容一下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指导赏背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1、自由准备 2、自我推荐
六、评“最佳小导游”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下周班队课我们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八、板书设计: 22 雾凇 奇观
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4、春联
教学目标:
l、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 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教学难点:课文中出现的春联的特点:对仗、音律美,这些因为是初次接触,学生可能较难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大家一定要仔细听,想想我们在什么时 候能经常听见它。放录音(恭喜恭喜) 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春联大家基本都见过,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春联告诉给大家呢? 2、同学知道的春联还真不少,那春联的内容到底有哪几个方面呢?下面我们 一起去看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内容
3、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春联,用‘“_”画出春联的内容。 描写春联有哪几方面内容的句子读一读。教师在出示的段落中画出,生读一读。 4、描绘美丽春光的是哪一副春联?
指名回答后出示: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指名读
从哪几个词中看出春光是美好的?(芳草绿 杏花红)个别、集体读、指明背。 5、出示: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指名读
从这副春联中你看到了祖国什么样的景象?从哪几个词中看出?(千山秀 百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七单元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