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特色、精品”的原则
充分利用广灵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的优势和蕉山乡关于建立以东蕉山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和比较优势产业,突出特色、提升品质、扩大收益,在乡政府指导下,联村创建“绿色蔬菜基地”品牌。
5.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将蔬菜、粮食生产与养殖、加工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内部循环,建成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
第二节 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划
一、产业布局规划
根据东蕉山的立地条件和产业基础,以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形成各产业链相衔接、各专业区域相协调的发展体系。将整个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为“五大产业”和“六大区域”,实现“415”发展工程(五大产业: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优质水果产业、高效粮食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储存业、凤凰山生态林建设区;415工程:四个一即设施农业1000亩,优质果品生产1000亩以上,高效农业生产区1000亩以上,农业综合经济区1000亩,特色种植业500亩)。
规划范围:除村庄以外的全部村域面积。
1. 现代设施农业区:布局于村庄以北、高速公路以南、西至罗城路北延段、东到S201省道沿线,总面积1000亩,主要种植高档反季节蔬菜。
21
2. 优质水果生产区:布局于蕉王线以北、罗城路北线以西的全部区域,短期内规划面积1200亩,远期内为1500亩,主要种植桃树、李树、杏树、葡萄等经济林。
3. 高效农业生产区:布局于村庄以南的全部区域,总面积1200亩,这是全村最好的优质土地,主要发展高产饲用玉米、糯玉米和移动拱棚大田无公害蔬菜等。
4. 综合经济发展区:主要布局于S201省道以东区域,由规模养殖小区、林果经济小区和农产品加工储存小区以及农产品检测站构成,总面积1000余亩。综合园区有高压走廊通过,走廊下以种植果品经济林为主,使其将养殖区与加工区相隔离。
5. 北部特色农业种植区:布局于高速公路以北的全部耕地,总面积约500亩,主要种植具有地方特色的东方亮谷子、苦荞、马铃薯、豆类等作物,建成特色农产品繁育基地。
6. 凤凰山生态林建设区:布局于凤凰山及周围的沟坡地,总面积约3000亩,主要种植松树、柏树、洋槐树等生态林带,作为全村北部生态的保护屏障。因其规划期内仅作为投入而存在,本规划暂不将其纳入产业发展范畴。
7. 预留发展用地规划:位于村东综合经济区东侧,面积500余亩。 以上产业布局规划是从东蕉山村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要求而做出的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其绿色无公害的生产优势,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了现代设施农业的建设和规模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符合东蕉山村的立地条件和产业发展要求,并为未来的产业发展预留了较大空间,保持空间组合的优化配置,以期形成特色突出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22
二、设施农业发展规划
规划目标:以现代设施农业为核心,建成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使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在近期内实现二户一棚的目标,远期内达到户均一棚的目标,建成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区。
建设规模:规划总面积1000亩,建设温室大棚300个左右。
东蕉山村冬季严寒,但日照充足,环境无污染,水利条件较好,发展温室大棚具有较好的条件,而且规划地由南向北拾级而上,形成良好的采光条件。区域内现有7眼灌溉水井,每小时总出水量可达350T,规划将该地建成千亩设施农业,形成新型大棚300个左右的规模。大棚全部采用第四代下挖式双膜多功能日光温室大棚技术和机械化卷帘技术,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和减少卷帘的劳动强度。建设标准:10×100或10×80多功能日光温室大棚(通过土地整理,原则上不少于80m的长度),墙体内铺膜、棚体双膜以利保温,棚内实施水肥一体化设施,即在棚外建有储水井(池),利用较大的棚体面积汇集雨水储积,解决大棚种植灌溉问题;在棚内建有沼气池,以沼气加温和碳气灯补氧,并利用沼液、沼渣进行喷施肥,形成绿色生态循环生产系统,降低成本、提高单棚产量,减少农药使用,达到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标准。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和高档精细蔬菜,单棚产量达到4万斤左右。同时适度发展设施水果、花卉和食用菌,以多样化的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主要任务是调整土地、规模建设,引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做好市场营销等,以示范棚为带动效应,逐步实现规模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温室大棚建设应适当空出高压走廊。
23
三、高效农业生产发展规划
规划目标:以优质饲用玉米和水果型糯玉米及移动拱棚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建成大田高效农业示范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规划地址:村庄以南和以东地区,总面积1200余亩。
该地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是全村最主要的粮食产地,目前已建成较完善的水利灌溉设施。规划该地以优质玉米与蔬菜移动大棚进行倒茬混种,以减少病害、提高地力,大幅增加村民收入。其中发展移动拱棚500亩,优质玉米500亩,实现户均粮菜各1亩的发展目标,与温室大棚形成互补,满足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同时为农产品储藏加工提供生产基地。目前的重点是完善水利设施,引进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技术,实施测土配肥和科学管理,率先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标准化生产,建成大田高效农业示范区。
四、优质果品经济林发展规划
规划目标:引进适宜品种,提高质量,扩大面积,建成“优质、丰产、高效”的果品生产基地,并和北部凤凰山林区以及设施农业区形成休闲观光采摘农业园,创建品牌,扩大增收渠道。
近期规划总面积1200亩,远期规划1500亩,主要栽植李、杏、葡萄、桃等。
规划在村西现退耕还林地的基础上,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果品生产。该规划地虽然为退耕还林地,但土地较平整,罗城线北沿段水泥路全线紧接园区,交通条件优越;同时5#、6#、7#号出水井都位于该区域,灌溉极为方便,除高速公路以北地块需扬水外,其余地块全部可实现自流灌溉。规划在高速公路以北地块以杏树栽植为主,形成优势果杏500亩,高速公路以
24
南地块以李子、葡萄为主,面积约300亩。规划在退耕还林基础上,将果园面积向南扩展至村庄以西、蕉王线以北区域,使新扩面积达到400亩,果品生产总面积达到1200亩的规模,形成广灵县较著名的水果生产基地。目前和今后最主要的任务是配套水利设施,调整土地,引进新品种,并进行本土化适应栽植,扩大规模,快速形成园林,最终完成规划目标。
五、规模养殖业发展规划
规划目标:将养殖业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之一,并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立现代标准化养殖园,实现规模经营、安全生产、科学管理、集中养殖,彻底改变人畜混杂的局面,并与无公害蔬菜和高效玉米生产区形成生态循环,建立生态循环农业。
规划地址:属于东部综合经济区的一部分,位于S201省道以东、高压走廊线以北区域,总面积150亩,主要养殖羊、猪、肉牛、画眉驴等。
该地紧临设施农业区和高效农业生产区,可为其提供有机肥源,对建设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形成有力支持。养殖园建设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综合管理、分户养殖的形式进行标准化养殖,形成产、销、防疫、管理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将全村分散的养殖户全部入园经营,彻底解决人畜混杂、环境污染的问题。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一是标准化园区的建设,形成规模化、高标准的养殖示范区,实行集中统一建设,在满足本村居民养殖需要外,将部分场地对外出租,引入大型的养殖企业入园经营,发展壮大养殖业;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的资金扶持;三是加强新品种引进和防疫管理,培育专业人员,以标准化方式进行安全生产,形成园区的经营特色。
运作机制:成立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园区统一建舍、集中管理、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广灵县东蕉山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定稿)(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