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家庭用户日均用气量

指报告期平均每户家庭每日使用的燃气量。 计算公式:

家庭用户日均用气量=报告期家庭用气量/报告期平均家庭用气户数×报告期日历日数 压力不足和停气次数

指报告期管道燃气用户的灶前压力低于规定压力的次数和停气次数。液化石油气可统计脱销次数与时间。

家庭用户灶前压力合格率

指报告期使用管道燃气的家庭用户灶前压力检查合格户数与检查总户数的比率。在供气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用户抽检。

计算公式:

家庭用户灶前压力合格率=报告期检测压力合格总户数/报告期检测总户数×100% 家庭用户用气设施报修及时率(或维修及时率)

指家庭用户燃气设施发生故障报修后及时修复和处理次数与报修总次数的比率。按用户报修时间或巡检发现时间计算,在6小时内及时处理,24小时内能修复的为及时。

计算公式:

维修及时率=及时维修次数/报修总次数×100% 抄表准确率

指报告期抄表抽查准确件数与抄表总件数的比率。正确的标准是表示读数,若抄表单据(凭证)填写与表示读数不一致,既为不准确。

计算公式:

抄表准确率=抄表抽查准确件数/抄表抽查总件数×100% 燃气费收缴率

指报告期燃气费实际收缴额与应收缴额的比率了。实际收缴额与应收缴额均不含上期欠费。 计算公式:

燃气费收缴率=实际收缴额/应收缴额×100% 液化石油气灌装合格率

指报告期液化石油气钢瓶灌装抽检重量合格钢瓶数与抽检钢瓶总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液化石油气灌装合格率=抽检重量合格钢瓶数/抽检钢瓶总数×100% 液化石油气钢瓶不漏气合格率

指报告期液化石油气钢瓶灌装抽检钢瓶不漏气的合格瓶数与抽检钢瓶总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液化石油气钢瓶不漏气合格率=抽检钢瓶不漏气的合格瓶数/抽检钢瓶总数×100% 六、综合效益 年替煤量

指各类燃气用户气化前年实际用煤量总和。年替煤量应根据实际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和计算。也可按典型用户的用煤指标进行计算。以“万吨/年”为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

年替煤量=各类燃气用户气化前年实际用煤量总和 年节煤量

指各类燃气用户气化前年实际用煤量减去气化后燃气气源厂为保证这部分用户的用气在生产燃气过程中增加的用煤量(包括动力用煤)。应按热值折成标准煤计算。以“万吨/年”为计量单位。

计算公式:

年节煤量=各类燃气用户气化前年实际用煤量-气化后燃气气源厂在生产燃气过程中增加的用煤量

年减少烟尘排放量

指各类燃气用户气化后,由于不再用煤而减少的烟尘排放量。以“万吨/年”为计量单位。 计算公式:

年减少烟尘排放量=年替煤量×煤的平均灰分(%)×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比率×(1-除尘器的总效率

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指各类燃气用户气化后,由于不在用煤而减少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以“万吨/年“为计量单位。 计算公式:

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0.8×年替煤量×煤的平均含硫量(%) 年减少炉灰量

指各类燃气用户气化后,由于不再用煤而减少的炉灰排放量。以“万吨/年”为计量单位。 计算公式:

年减少炉灰量(直接烧煤)=年替煤量(自然煤)×煤的平均灰分(%)×(1-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比率)

年减少炉灰量(烧煤球或蜂窝煤的)=煤燃烧后的灰量与煤的比率×年替煤量(自然煤)

第五部分 城市供热

城市供热

指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技术。按规模可分为: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按热源形式分为热电厂供热、锅炉房供热、工业余热供热和其它热源形式供热;按供热能源分为煤、燃气、电、地热、核能和太阳能等。

集中供热

指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的热用户供给生产和生活热能的方式。要求具有一定的规模:大、中城市供热设备的单机容量在7兆瓦及以上(锅炉单台容量在10吨/小时及以上),民用建筑供热面积在10万平方米及以上;小城市供热设备的单机容量在3兆瓦及以上(锅炉单台容量在4吨/时及以上),民用建筑供热面积在4万平方米及以上。工业供热能力不得小于7兆瓦(单台锅炉容量不小于10吨/时)。

分散供热

指热用户较少,热源和热网达不到集中供热规模的单体或小范围供热。 热电厂供热

指利用热电厂的热能向城市热用户供热的方式。 锅炉房供热

指利用锅炉房及其辅助设备和设施产生的热能向城市热用户供热的方式。 锅炉房是锅炉以及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辅助设备和设施的综合体。 工业余热供热

指利用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剩余的热能,向城市热用户进行的供热。 其它热源形式供热

指利用地热、核能、太阳能等能源向城市热用户进行的供热。 一、供热能力及总量

指供热企业(单位)向城市热用户输送热能的设计能力。 供热总量

指在报告期供热企业(单位)向城市各类房屋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供热的全部建筑面积。

供热户数

指报告期末供热企业(单位)实际供热的用户数量。可按生产、家庭、公共建筑等分组统计,资料可按供热单位与热用户签定的供热合同份数进行收集。

供热管道长度

指从各类热源到热用户建筑物接入口之间的全部蒸汽和热水的管道长度。不包括各类热源厂内部的管道长度。可按管沟敷设方式(管沟、直埋、架空等)分类统计。

供热半径

指热源到最远热力站或热用户的管道沿称长度。 直接连接

指同一供热介质从热网直接流入热用户系统的热用户连接方式。 间接连接

热用户系统通过表面式换热器与热网相连接,热网的压力不能作用于热用户系统的连接方式。又称隔绝式连接。

热力站

指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建在热源与热用户之间,用来转换供热介质参数,分配、控股及计量供给热用户热量的设施。

集中供热普及率

指实际集中供热面积与城市房屋建筑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

集中供热普及率=实际集中供热面积/城市房屋建筑面积×100% 人均供热面积

指供热企业(单位)报告期最大供热面积与在岗职工平均人数的比值。 (1) 报告期最大供热面积是指采暖期内最大供热面积。

(2) 报告期在岗职工平均人数是指纳入供热成本核算范围的平均人数,按劳动工资统计规定

执行。计算公式:

人均供热面积=报告期最大供热面积/报告期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二、生产经营管理 失水率

指报告期热水管网平均小时失水量(或热源厂补水量)与热水管网总循环水量的比率。失水量不含由于管网排障和正常检修而流失的量。

计算公式:

失水率=热水管网平均小时失水量(或热源厂补水量)/热水管网总循环水量×100% 凝结水回收率

指报告期蒸汽供热系统(或热用户)回收的凝结水总量与供出的蒸汽总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

凝结水回收率=凝结水回收总量/蒸汽供应总量×100% 运行事故率

指报告期供热企业(单位)各次事故延续小时与事故面积之积的和,与总供热小时和总供热面积之积的比率。凡供热设施或设备在供热运行中发生故障,造成停运八小时及以上者,即视为运行事故。 计算公式:

运行事故率=∑(报告期事故延续小时×由事故造成中断的供热面积)/报告期总供热小时×总供热面积×100%

锅炉运行效率

指报告期供热企业锅炉运行时锅炉输出总热量与输入锅炉总热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

锅炉运行效率=锅炉输出的总热量/输入锅炉的总热量×100% 热负荷

指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或用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供热量。 平均热负荷

指报告期内不同室外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额的平均值,即对应于供暖室外平均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

热指标

指单位建筑面积、单位体积与单位室内外温差下的热负荷或单位产品的耗热量。 平均热指标(热负荷密度)

指供热企业在报告期内,平均每平方米供热面积每小时所消耗的热量。 计算公式:

平均热指标=报告期供热总量/(报告期平均供热面积×天数×24小时) 分母中平均供热面积由供热面积按时间的比重加权计算。 热量计量收费率

指报告期内供热企业按热量计量收费的供热面积与供热总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

热量计量收费率=按热量计量收费的供热面积/总供热面积×100% 热价

指报告期末执行的经物价部门批准的价格。分为购入热价和销售(或供出)热价。 购入热价指供热单位向热源单位购买单位热量的价格。

销售(或供出)热价指供热单位向热用户收取的供热价格。 热费收缴率

指供热企业(单位)报告期内实收本期热费总额与报告期内应收本期热费总额的比率。 计算公式:

热费收缴率=实收本期热费总额/应收本期热费总额×100% 欠缴热费回收率

指报告期实收历年欠缴热费额与历年欠缴热费总额的比率。 计算公式:

欠缴热费回收率=报告期实收历年欠缴热费额/历年欠缴热费总额×100% 三、能耗 供热耗煤量

指供热企业(单位)供热过程中所消耗的标准煤数量。

(1) 供热量按供热企业(单位)外供热计量装置计算(即不含厂内用热)。

(2) 耗煤量要折算为标准煤量。即按规定期测算折算标煤系数,与规定期内耗实物煤量相乘

(不含备有汽轮机发电的供热消耗),然后累计计算标准煤量。

标准煤耗用量=耗用实物煤量×折算标准煤系数。 单位供热耗煤量

指报告期供热企业(单位)供出每单位热量所消耗的标准煤数量。 计算公式:

单位供热耗煤量=报告期标准煤耗用总量/报告期供热总量 供热耗电量

指供热企业(单位)供热过程中耗电的总量。不包括生活耗电和其它与供热无关的耗电。 单位供热耗电量

指报告期供热企业(单位)供出每单位热量所消耗的电量。 计算公式:

单位供热耗电量=报告期耗电总量/报告期供热总量 供热耗水量

指供热企业(单位)供热过程中耗水的总量。不包括生活耗水和其它与供热无关的耗水。 单位供热耗水量

指报告期供热企业(单位)供出每单位热量所消耗的水量。 计算公式:

单位供热耗水量=报告期耗水总量/报告期供热总量 单位制水耗电量

指供热企业用于制软水的单位耗电。耗电量指与制软水过程有关的动力设备、仪器仪表的综合耗电总量。

计算公式:

单位制水耗电量=报告期制软水耗电总量/报告期制软水总量 单位制水耗水量

指供热企业生产每单位软水所消耗的生水的量。 计算公式:

单位制水耗水量=报告期制水耗用生水量/报告期制水总量 单位制水耗盐量

指供热企业生产每单位软水所需盐的消耗量。 计算公式:

单位制水耗盐量=报告期制水耗盐总量/报告期制水总量 供热综合耗能

指供热企业(单位)供热过程中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通常折算为标准煤。 单位供热量综合耗能

指报告期供热企业(单位)供出每单位热量所消耗的各种能源的总量。

计算公式:

单位供热量综合耗能=报告期各项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报告期供热总量 四、服务质量

生活用热水供水温度合格率

指报告期供热企业(单位)供热过程中,用户水温抽检合格次数与水温抽检总次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生活用热水供水温度合格率=报告期用户水温抽检合格次数/报告期用户水温抽检总次数×100% 用户室温合格率

指检测室温合格户数面积与检测室温总户数面积的比率。检测的有关要求:

(1)在供热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居民用户进行检测。检测部位要选择在末梢及中间部位,被检测的居民住宅分别取顶、中、底层。并应选择不同朝向的房间。

(2)检测户内居室,一户按70户平米计算,每月检测总户数为:供热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内,不低于住宅供热总面积的1.5%;供热面积在101—500万平米之内,不低于住宅供热总面积的0.25%。

(3)采暖期内每月至少检测一次,累计计算。 (4)室内采暖温度不低于16℃为合格温度。

(5)检测由供热单位(企业)负责,检测结果必须要有用户的签字。 计算公式:

用户室温合格率=检测室温合格户数/检测室温总户数×100% 用户报修处理及时率

指用户报修及时处理次数与用户报修总次数的比率。及时处理的标准为:自用户提出报修,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并有用户签字。 计算公式:

用户报修处理及时率=用户报修及时处理次数/用户报修总次数×100%

第六部分 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

指城市中供众乘用的、经济方面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索道、缆车)、出租汽车、公共轮渡等客运交通设施。

一、公共汽车(电)车 运营车数

指公交企业(单位)用于运营业务的全部车辆数。以企业(单位)固定资产台帐中已投入运营的车辆数为准;新购、新制和调入的运营车辆,自投入之日起开始计算;调出、报废和调作他用的运营车辆,自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之日起不再计入。

标准运营车数

指不同类型的运营车辆按统一的标准当量折合成的运营车数。计算公式: 标准运营车数=∑(每类型车辆树×相应换算系数) 各类型车辆换算系数标准: 类别

车长范围(米) 换算系数

类别 车长 换算系数 1 >5~7 0.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8)在线全文阅读。

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505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