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第一节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
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实行公司、车间科室二级能源管理体系。公司设有节能办公室,该办公室为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公司分管副总经理任主任,公司计划部、设备管理部、企业管理部领导为副主任(计划部经理任常务副主任),其常设机构是计划部,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
各车间科室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设备科,由车间主任和设备科长负责本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
第二节 企业能源管理状况
该公司在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节能、节材、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不断完善能源管理的体系建设,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切实加快传统纺织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产品产业科技含量,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促进了企业高速、高效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薄弱之处有待加强:
16
一、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设
公司初步建立了各项能源管理制度,但由于公司缺乏专职的能源管理科室(目前由计划部主管、企业管理部等部门配合)又没明确职责与权限,导致节能工作无法全面贯彻实施,给公司系统、切实开展节能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另外,应继续完善能源管理制度体系,如定额管理。具体建立的制度有:能源采购和审批管理制度;能源财务管理制度;能源生产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统计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和奖惩制度。
二、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完善准确的计量器具配臵,就不能为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它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由于该公司在对能源的定额考核方面未做详细的规定,因此其在计量仪表管理方面,也只是完善了对一级和二级计量仪表的配臵,对机台及工序的三级计量仪表配臵率有待提高,客观上也使得大部分公司内部无法制订细化的工序能耗及单位产品能耗考核定额指标。
公司能源计量系统由原煤、电力、蒸汽自来水、燃料油五大块组成,其中电力、蒸汽和自来水的使用部门较多,消耗量较大,因此其计量范围也较大。目前该公司的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工作主要由公司计划部负责。
通过统计计算,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完好率分别为68.60%和85.70 %(详见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
17
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
能源序Ⅰ级 Ⅱ级 Ⅲ级 综合 应装安装配备完好应装安装配备完好应装安装配备完好配备完好计量数 数 率 率 数 数 率 率 数 数 率 率 率 率 号 类别 台 台 % % 台 台 % % 台 台 % % % % 1 电 4 2 蒸汽 2 3 水 20 4 原煤 1 5 油 1 4 2 100 100 35 100 100 3 35 100 100 505 365 72.0 82.0 74.0 83.7 3 40 2 8 100 91.7 44 80 97.5 52 12 27.3 85.1 31.9 89.6 10 19.1 65.1 57.72 95.1 100 100 100 100 20 100 100 50 1 1 100 100 100 100 2 8 100 100 100 1 68.6 85.7 从现场情况看,该公司的一、二级计量仪表配臵较为完善,但三级计量仪表配臵相对较差。特别是热力、自来水等方面的计量,其二、三级计量也相对较差,部分用能单位的用能单元或主要用能设备尚未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给各车间能源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
在能源计量系统管理上也存在薄弱环节,表现为公司无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尚未建立齐全的计量器具档案,对属于企业自行校准且自行确定校准周期的能源计量器具尚未落实现行有效的受控文件,因此对有关制度的执行还须下大功夫。
三、企业能源统计管理
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编制企业能源计划的主要依据,又是进行能源利用分析、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费的基础。只有对各部
18
门能源消费进行统计,建立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才能发现问题,找出能源消耗升降的原因,从而提出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只有通过能源消费的统计分析,才能制定出先进的和合理的能耗定额,确保定额考核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否则极易挫伤职工节约能源的积极性。
目前该公司虽然制定了节能管理制度,组建了节能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对公司的能源消费情况建立了统计台帐,各类统计数据及报表实行了电脑网络化管理。但由于能源定额考核不够细化等原因,其能源统计台帐及报表也就缺少对单位产品能耗的统计内容。
针对上述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完善各工序及主要耗能设备(如主要耗用蒸汽的热设备、用气车间或耗能工序等)的三级计量仪表的配臵的前提下,加强能源统计、细化定额考核。
强化能源统计具体途径:根据能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按照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设臵对各工序及车间主辅生产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建立分类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应妥善保存,报表的内容应按工序细化到:主要生产、辅助生产、采暖(制冷)、照明、运输、生活及其他,以利于细化对工序及产品的能耗考核。
四、企业能源定额管理
目前公司无科学的能源定额管理制度,仅纳入车间生产总成本考核。公司对各分车间现采取的是宏观管理的方法,仅对成本、利润和产量进行考核,未制定详细的产品能耗定额考核指标,因此,其各分车间制定的内部考核指
19
标也主要是产量及费用总额,即便是有的分车间制定有单位能耗考核指标,也只是按能源费用金额而不是按实物量单耗进行考核,由于分车间能源结构及价格的不同,使各分车间的能源成本也各不相同、不具可比性,显然该公司仅以成本费用为控制目标的考核办法无法切实调动各分车间加强能源定额管理的积极性。
因此,应尽快建立并完善工序及产品单耗考核管理体系,实施分级考核,进一步探索不同机台、不同面料考核定额指标的合理性,细化工序及产品的能耗定额,严格节奖超罚,以推动企业在生产管理、设备运行、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节能潜力,达到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天印染公司能源审计报告(定型)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