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5+50)m悬浇梁施工技术方案
骨架锁定。对称张拉合拢段纵向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遵循先长束后短束,顶、底板束交替张拉的原则。
11)箱梁的合龙是控制主桥受力状况和线形的关键工序,因此箱梁的合龙温度和工艺都必须严格控制。
合龙顺序:按照设计要求,合龙段按先边跨合龙,再解除临时锚固,最后中跨合龙的顺序进行施工,写成体系转换。同时在施工中,要保证施工质量,在合龙前连续3天进行悬臂端轴向伸缩、竖向挠曲及水平向偏移变形观测,每天定时定点观测6次,做好温度及各项变形纪录。我们要会同设计、监理和监控单位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合龙、时间和合龙劲性骨架长度。合龙锁定在梁体相对变形最小和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时间区内完成。
12)拆除合拢段支撑和中跨挂篮。 13)施工桥面系。 5.3 0#块施工
5.3.1 支座安装及临时锚固
?永久支座安装
施工前仔细阅读图纸,严格按支座布置图进行安装,防止支座滑动方向安装错误。
主桥支座平面布置图
主桥支座平面布置图GPZ(2009)5SXGPZ(2009)32.5SXGPZ(2009)32.5DXGPZ(2009)5SX江海西路隆吉线GPZ(2009)5DXGPZ(2009)32.5DXGPZ(2009)32.5GDGPZ(2009)5DX11号墩12号墩13号墩14号墩 2162
(50+85+50)m悬浇梁施工技术方案
为保证支座安装质量,拟采用HCGM-III早强型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进行支座锚固,该灌浆料适应于盆式支座、大型设备的锚固安装。为保证灌浆质量,支座垫石应低于设计2~3cm。
该灌浆料产品特点:早强、高强:1-3天抗压强度可达30-50MPa以上,缩短工期;微膨胀性:保证设备与基础之间紧密接触,二次灌浆后无收缩,粘结强度高,与钢筋握裹力不低于6MPa;自流性高:可填充全部空隙,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耐久性强:本品属无机胶结材料,使用寿命大于基础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经上百万次疲劳试验,50次冻融循环实验强度无明显变化。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强度明显提高;抗离析性能: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克服了现场使用中因加水量偏多所导致的离析现象;泌水性:不泌水;绿色环保:无毒,无味、无腐蚀、无污染、不含铁离子和氯盐,安全环保;可冬季施工:允许在-10℃气温下进行室外施工;抗开裂能力:现场使用中因加水量不确定、环境温度不确定以及养护条件限制等因素裂纹现象。
支座安装前,检查支座连接状况是否正常,不得随意装卸支座连接螺栓。凿毛支座垫石表面,清除预留螺栓孔中的杂物,用水将支座垫石表面浸湿。用钢楔块楔入支座四角,找平支座,并将支座底面调整到设计标高,在支座底面与支座垫石之间留2~3cm空隙,安装挡浆模板,仔细检查支座中心位置及标高后,用无收缩高强度灌注材料灌浆。采用重力灌浆方式,灌浆过程从支座中心部位向四周注浆。直至从钢模和支座底板边间隙观察到灌浆材料全部灌满为止。灌浆前初步估算所需浆体体积,灌注实用浆量与计算值不得产生过大误差,防止中间缺浆。灌浆材料终凝后拆除模板及四角钢楔块,检查是否有漏浆处,必要时对漏浆部位进行补浆,并用砂浆填堵钢楔抽出的空隙。
2172
(50+85+50)m悬浇梁施工技术方案
支座安装时,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并参照当地气象资料,推测0#梁段施工与合拢段施工时气温差值,计算由此产生的连续梁伸缩量和支座位移量,确定0#段底部永久性支座安装时预留的偏移量。
?临时固结
临时固结采用体内固结,0#块施工时在墩身顶设置临时锚固垫块,承受施工时由墩两侧传来的悬浇梁段荷载,在梁体合拢后便于拆除和体系转换。
临时锚固垫块采用C50混凝土,平面尺寸为0.5m*9.4m。在主墩墩顶和0#块之间设置Φ32锚固精扎螺纹钢,每侧122根,用于抵抗悬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力矩、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使结构在悬臂施工中处于安全状态。(墩顶部前后位置各预埋2*56根Φ32螺纹钢筋,单根长度4.5m,锚入墩身2.5m,锚入梁体3.5m,锚固钢筋中心距墩身边缘25cm,和锚固垫块中心重合。)(详见后附0#块临时固结图纸)。 5.3.2 0#块支架、模板施工
0#块在墩旁一次搭设支架、一次浇筑完成。
支架方案比选:0#块支架通常采用满堂支架或钢结构托架,满堂支架适用于支架高度不大,地基处理简单的情况;钢结构托架适用于墩身较高,地基不易处理,但需要在墩身或承台上预埋型钢构件。
本工程实际情况为墩身临河,地基处理不经济,拟采用钢管柱、型钢组合支架方案。
0#块模板安装前对支架进行堆载预压,预压重采用等同于每延米墩顶块件一期恒载重量的1.2倍+施工荷载重量。墩顶块件长11m,作为挂篮拼装工作面。
2182
(50+85+50)m悬浇梁施工技术方案
5.3.2.1 0#块支架施工
0#块支架采用钢桶桩+型钢组合支架,支架顶部设横向分配梁,通过分配梁顶部的砂箱调节标高,砂箱顶部设置横向调平梁(双拼工28)及楔形调平条,楔形条上纵桥向铺设25工字钢,间距为0.3m(腹板下方采用双拼工25@30),横桥向铺10310cm方木@25cm,其上铺18mm厚竹胶板形成底模。
为增强支架稳定性,三角型钢架间设置联系,钢桶桩与承台焊接。支架具体设置详见《0#块支架示意图》。 5.3.2.2 0#块模板施工
0#块箱梁侧模采用现场加工的定型钢模(用于悬浇段),侧模支撑体系为14#槽钢焊接骨架片,骨架间距0.8m,骨架片由8#纵向槽钢联成主体框架,间距40cm,纵向槽钢上焊δ=5mm钢板形成面板。
侧模直立在25工字钢上,方木与侧模骨架间用木楔调节高度并加固牢靠,卸落时将木楔打落即可。两侧模底口、上口利用υ20拉条对拉,间距50cm;侧模和底模间用双面胶挤紧以止浆。侧模和内模之间用υ20拉杆拉紧。
因0#块施工周期较长,为确保箱梁外观质量,侧模脱模剂采用模板漆。
内模支撑采用υ48钢管搭设而成,底部通过10工字钢支撑在梁底钢筋上,顶部放置10310cm方木,面板采用18mm厚竹胶板。
箱梁端模采用10310cm方木上覆18mm厚竹胶板制成,钻取波纹管及钢筋预留孔,腹板端模支立时,以Φ48mm钢管为支撑用木楔塞紧即可。顶板端模支立时以侧模及内模上加焊的槽钢为支撑,设三角撑顶紧即可,所有模板间的缝隙均填乳胶及海绵条压紧止浆。
2192
(50+85+50)m悬浇梁施工技术方案
5.3.3 0#块支架预压、变形观测及预拱度的设置
0#块支架模板搭设完成后,为检查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消除支架、模板的非弹性变形,测量其弹性变形,需要对支架进行预压。支架预压时间不少于7天,且连续3天的每天沉降量均小于1mm,即可认为支架沉降稳定。
支架预压处理采用砂袋加钢筋方式进行,预压重采用等同于每延米墩顶块件一期恒载重量的1.2倍+施工荷载重量(0号块重508吨,挂篮及模板重80吨,施工荷载25KN,折合重量2.5吨,故预压砂袋重量为1.23(508+80)+2.5=708.1吨)。在0#块纵向布设4个测量控制断面,每断面布5个有代表性的测量控制点,测出相应控制点的标高(H1),然后按混凝土重量分布将砂袋堆放在模板上进行模拟加载,先加腹板,然后加底板,先加靠近墩顶部位,后两端,加载重量为0#块梁段混凝土的重量的120%,按50t分级加载,每次加载都要测出其高程,加载完成并待沉降稳定后测出各控制点的高程(H2)。然后进行卸载,先卸腹板,再卸底板,卸载并待反弹稳定后测出相应控制点的高程(H3)。
由以上观测结果可计算出0#块支架系统的变形值为: 非弹性变形:T2=H1 – H3 弹性变形: T1=H3 – H2
0#块施工控制高程由设计理论高程(H0)及预拱度组成,其中预拱度值由以下几项组成:
T1:支架承重后弹性变形值; T3:节段张拉后的上拱值; T4:悬浇块件荷载引起的挠度; T5:永久支座的压缩变形。
220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50+85+50m悬浇梁施工技术方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