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湖滨公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3.工程及污染源强分析
3.1拟建项目工程概况
3.1.1名称:紫荆湖滨公寓建设项目; 3.1.2性质:新建;
3.1.3规模:项目占地12105m2; 3.1.4投资总额:11000万元; 3.1.5项目建筑总面积:54469m2;
3.1.6项目所在地:千岛湖镇开发路东侧区块; 3.1.7资金筹措:建设资金自筹。 3.2总体规划
本工程由三幢塔楼组成,分别为一幢24层酒店,一幢21层住宅和一幢25层住宅组成。地下一层为汽车停车库,总建筑面积54469m2(地上41057m2、地下13412m2)。 3.2.1设计理念
构建区域城市节点: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千岛湖镇三大步行街区之一,已建设有一定量的住宅项目,通过建设一个功能互补的一流商住区,与北侧正在建设的千岛龙庭共同完善这一区域的功能配置,形成开发路东侧步行街区的高潮节点,重建千岛湖镇的现代化形象,激发该区域的城市活力。
完善城市轮廓线:本项目所在区域是千岛湖镇城中湖沿岸重要的景观组成部分,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协调现有的建筑、自然山体的高度关系,丰富城市沿湖景观,完善沿湖城市轮廓线。
创造特色的生活空间:本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城中湖景观,创造一个具有特色的、以人为本的、优美舒适的现代化居住、酒店、商业和谐有序的空间系统。
强化地方文化特色:建筑风格采用流线型、游艇甲板等形态概念,创造出既呼应千岛湖地方文化特色,又具时代特色的建筑。 3.2.2总体布局 3.2.2.1功能分区
根据用地性质,基地内分成东西两大部分。东侧设置两幢高层住宅楼;西侧设置一幢高层酒店及商务公寓楼,裙房内设置一座超市以及酒店的公共部分,如餐饮、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
11
紫荆湖滨公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娱乐、健身及会议室等。沿开发路底层形成商业面,西南角设置一个对城市开放的公共广场空间,形成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一部分。 3.2.2.2道路交通系统
设计原则:以经济、简洁的路径解决小区内各类功能的机动车和人流的出入口停车问题,以路网结构划分功能分区,创造有效的小区环境系统。
道路系统:基地内道路沿周边布置,形成相对完整的步行区域,减少对绿化用地的分割,有昨于减少基地内机动车对居民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满足高层建筑周边消防环道的要求。
出入口设置:基地沿开发路南北两端各设一个机动车出入口;酒店店及商务公寓楼主入口面向开放广场设置;超市主入口设置于群房西侧和北侧;住宅出入口设置住宅北侧。
停车设置:地面停车位设在基地西侧和南侧,减少对住宅居民的影响。基地内设地下停车库,满足酒店及住宅的停车要求,基地中部南北两侧各设一地下车库出入口。地下停车库分别设置在地下通道与两幢高层住宅楼的交通核心筒相连,停车后不出地面即可直接进入住宅楼和酒店商务公寓楼,使用十分方便。 3.2.2.3绿化
由于建筑物采用高层建筑的形式,因而基地内留出较大的绿化空间,通过建筑及道路的紧凑布局和有效组织,使得绿化用地较为完整,使小区有了一个可供居住者活动的绿化空间。同时在设计中尽可能利用裙房等屋顶进行绿化,住宅楼设置空中花园及部分出挑空间进行立体绿化,充分体现生态主题。 3.2.3建筑设计
开放性:采用住宅立面公建化的方法,使住宅立面与酒店在形式上取得呼应,同时开放性的设计也使住宅最大限度地获得南面的阳光和北面的千岛湖自然景观。
标志性:建筑的标志性并不是过分张扬自我,而是在完善城中湖沿岸城市轮廓的基础上,利用空中花园、立体绿化以及流畅的线条形成贯穿城市脉络的有机形态。
生态化:以本项目为契机提出的千岛湖沿湖建筑生态化的操作方法:顶层退台、屋顶绿化。 3.2.4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种:12105m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
12
紫荆湖滨公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总建筑面积:50480m2(地上40901m2、地下一层7776m2、地下二层1803m2) 其中:住宅建筑:12503m2 公寓建筑:8100m2
酒店建筑:20298m2(客房151间) 住宅总户数:268户 建筑密度:17.3% 容积率:3.39 绿化率:35%
停车位:329辆(地面32辆/地下297辆) 住宅户室见表3-1
表3-1 各住宅户室
A 住宅楼 B C D E F G 单身公寓 H I J K L 合计 套型套面积 135.9 56.2 79.7 47.3 48.6 89.8 87.8 60.1 79.7 68.6 82.6 145.2 数 42 50 50 49 13 13 15 15 15 4 2 2 268 5708 2810 3985 2318 632 1167 1317 901 1036 274 165 290 20603 27.7% 13.6% 19.3% 11.2% 3.1% 5.67% 6.44% 4.43% 5.03% 1.33% 0.8% 1.41% 小8100 计小计住宅南楼全部以及北楼下部4层为小户型,北楼5-25层为大户型。 90平方米以下房型占70.9% 总面积 面积比例 说明 1250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
13
紫荆湖滨公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3.2.5酒店各楼层功能
楼层 地下一层 地下二层 1层 2层 3层 4层 5层 6层 7层-10层 表3-2 酒店各楼层功能表
主要功能 设备用房、停车场、员工休息室 男女桑拿室、人防设施 员工食堂、餐房、酒店大堂、包厢 餐房、宴会厅 餐房、宴会厅、健身房 餐房、会议室 餐饮包厢 活动室(乒乓球、棋牌室) 客房 备注 3.3公用工程 3.3.1给水系统
建筑内地下层至地上二层采用市政自来水直供,地上三层以上部分采用“地下水池-水泵-屋顶水箱联合供水”方式供水,水泵房设于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内,由专用生活给水加压泵将水分别提升至各楼的屋顶水箱,然后由屋顶水箱供给各层使用。当供水静压力大于350Kpa时,采用减压阀进行减压分区,每个分区最小压力大于100Kpa。
热水系统:本项目采用锅炉房热水进行水水热交换提供宾馆客房、厨房的热水。 3.3.2排水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系统。酒店及住宅区的污水经收集统一进行处理,达到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纳管,统一由南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雨水口收集后排入附近雨水管网。 3.3.1.3 消防设计
消防水源利用城市自来水,消防泵直接从城市给水管网中抽水。
室内每层消防电梯前室及楼梯附近设自救式消防箱,箱内设消火栓,消防卷盘,手提式灭火器及直接启动消防泵的按钮。消防泵设在地下车库水泵房内。在室外每座住宅分别设三套水泵接合器,供城市消防车向大楼消防管网供水。
该工程主体为高层公共建筑,故在宾馆客房公共走道、消防前室、餐厅、厨房以及地下室车库等公共场所均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喷淋泵设在地下车库水泵房内。在室外适应位置设三套水泵接合器,供城市消防车向大楼喷淋管网供水。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
14
紫荆湖滨公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本工程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和室外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为:
室外消防水量:30L/S;室内消防水量:4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自动喷洒系统用水量为: 30L/S,灭火时间按1小时计。
为便于清运区块内产生的垃圾,需在区块入口处设立垃圾转运站,且与最近的住宅距离在40m以上。并在各个点设立垃圾收集箱,垃圾收集箱服务半径为70m。 3.4 拟建项目工程分析及污染源强分析 3.4.1建设期环境影响因素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景观住宅和酒店服务设施,将改变区域内部分土地原有使用功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按规划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为保持该地块原有自然风貌,规划将尽量减少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状况的改变,新建的主要建筑物均利用空地布置,并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布局,因此使建设期对土地的开挖量降至最低,有利于水土保持。
除土地利用和建设引起的植物变化和生态影响外,建设期的环境影响还有以下方面:
1、水环境污染
(1)对地表水系的影响:建筑开挖过程中,会有部分地下水涌入地面,并携带地面污染物进入地表水系;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等工艺也会有一定的废水排放并将地面的污染物夹带冲入千岛湖内。
(2)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人员一般为100人左右,如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为100L,排放率为80%,排放的污染物平均浓度CODcr300mg/L,BOD5200mg/L,则每人每天产生CODcr24g,BOD516g,当施工高峰时,按施工人员200人计算,施工现场每天的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的产生量见表3-3。 用水量(t/d) 污水量(m3/d) CODcr(kg/d) BOD5(kg/d) 表3-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
10 8 24 16 2、环境空气污染
(1)建筑扬尘污染。包括水泥、沙石等各种建筑材料在运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酒店规划(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