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笔记1 - 图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五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

a 存在多种经济形式要求多种分配形式相适应 b 按要素分配是市场化分配(因为要素进入市场就要按市场分配(要素所有权,要素贡献率)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所以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但按劳分配在市场化的

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按要素分配 如银行存款转化为投资,劳动积累进行再投入) d 按要素分配主要体现非公有制经济要求其形式也主要表现为合法的,按要素参与分配的非

劳动收入

e 社会主义进入小康阶段按劳分配主要体现公平,按要素收入主要侧重于效率 经济变化→分配形式多元化→坚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市场经济→承认要素收入合理化 4 非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关系意义) 按劳分配 公有:主人 公平(平均主义) 劳动收入:按劳动贡献所获得的收入 按劳动价值分配(工资)私有:雇工 效率 非劳动收入:主要指市场化的要素收入 取决于:要素所有权,要素贡献率 注意;16 大认为非劳动收入的合法性。

16 大认定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非劳动收入种类(330~331 页):四种。 a 资金收入;利息,股息,红利 b 投资收入:利润,租金,差价

c 技术收入:出卖专利所得的收入,技术入股 d 管理收入:股票期权,目标奖励收入

5 先富,共富与总体全面小康的关系 目前:总体上实现小康,但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小康 a 先富,共富关系(312 页)

A 在市场化条件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先富是必然现象(三个(332~333) B 先富不是目标,共富才是目标:先富作为手段带动更多人致富从而共同富裕 C 已在总体上实现小康,但这种小康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离全社会共同富裕还有相

当的距离

D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中国十几亿人更高水平小康,缩小或扭转工农,城乡,地

区差别的全面小康,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富普遍增加, 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的小康。 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 6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a 社会保障制度含义(334 页) b 目前存在问题(335 页)

c 社会保障体系目标取向(337 页):法制,统一,社会,基金化 d 实现三个功能(结论):保障,稳定,调节功能 7 消费水平,结构,方式(341 页 辨析) a 消费水平

含义: 指标:实物,价值

影响消费水平因素:宏观:人口增减,消费资料;微观:就业人口多少,个人收入和 物价水平 b 消费结构;含义。。。

c 消费方式;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有机统一

第十四章

57 :

5

五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

西方经济学部分 第一讲西方经济学导论 一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

1 定义:一定制度条件下各类经济活动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如何合理 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内容:理论和政府

2 资源稀缺性:人们需要和欲望无限且多种多样,满足需要的经济资源多种多样且有限,资

源的有限性和需要的无限性叫稀缺性

3 经济选择:资源稀缺性和多用途性决定人们-可以且必须选择,包括三大主要选择:a 生产

什么商品,每种商品生产多少 b 用什么方式生产 c 生产出的产品如何分配。 4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类问题 a 资源充分利用问题---宏观经济学 b 有效合理配置资源---微观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规范分析以实证分析为基础

2 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非均衡分析:在制度可变的条件下分析制度和制度变化对经济增长,效率,公平等的影响

3 静态的均衡分析: 比较静态的均衡分析: 动态均衡分析:考虑时间因素 4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三西方经济学表达方式

a 文字说明(最基本的)

b 几何图形(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c 函数 第二讲市场供求均衡理论 一市场需求

1 定义:在其他因素(收入,预期,偏好,消费者数量,相关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对于

某种商品的不同价格市场上的全部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在其他因素(收入,预期,偏好,消费者数量,相关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对某

种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 一般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2 市场需求的变化]

a 定义:某种商品需求量与它的价格的变化

b 表现形式:曲线移动,函数变化,需求表变化 c 原因(影响因素):除商品价格之外的其它因素(收入,预期,偏好,消费者数量,相关

商品价格)的变化 dⅠ定义:两个定义 Ⅱ表现形式:需求量变化是在同一曲线上点的移动

五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

Ⅲ影响因素:需求量直接角度上讲只有价格 3 消费者剩余(评价经济福利和效率的重要范畴):

a 定义:消费者愿支付市场价格(特定商品愿支付最高价格)总额和实际支付价格总额的差

实际支付价格总额:市场价格总额=PxQ 愿支付市场价格:需求价格总额=由边际效用决定的是边际效用总和 MUx/Px=MNm→MUx(边际效用)/MUmx=Pλ (愿支付价格)

b 图式:

2 市场供给

a 定义:某种商品市场供给量与价格关系的变化 b 表现形式;供给曲线,供给函数,供给表的变化

c 影响因素:除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生产成本状况(生产技术,要素价格),相

关商品价格,生产者预期,厂商数量

d 市场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化和异同 Ⅰ定义; Ⅱ表现形式 Ⅲ影响因素: 3 生产者剩余

a 厂商愿接受销售价格总额与实际接受市场价格总额的差

Ⅰ实际接受价格总额=市场价格总额=PxQs=TR(总收益) Ⅱ愿接受价格总额=供给价格总额=边际成本的总和→短期:TVC(总变动成本);长期:

总成本

b 图形:

五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

三供求平衡

1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相对稳定状态 或一定条件下市

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市场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的状态

2 供求均衡的形成(均衡价格的决定)

a 什么是均衡价格:市场均衡状态下的交易价格或需求价格湖供给价格相等的价格 b 均衡价格的决定;总体上讲是市场供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下形成的

c P 市>P 均---供过于求

d P 市

e P 市=Pe 市场处于出清状态---买卖双方既没有愿望也没有能力来调整交易价格 3 供求均衡的运用

a 支持价格(最低价格) Ⅰ定义:政府制定的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主要有:农产品最低支持价格(保护农民

利益,保证农业稳定发展,支持农产品实行不同的价格可促使农产品的结构合理 化 存在问题;出现过剩产品 通常政府收购:加重负担:出口:可能引发贸易 纷争),最低工资标准 Ⅱ作用:保护生产者利益,扶持某个产业的稳定发展

b 限制价格 Ⅰ定义:政府制定的低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房租,利率,战时价格管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笔记1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笔记1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69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