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稿子(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度达到平衡。这样示波极谱的极谱曲线呈现尖峰形状。对于可逆电极反应,峰电流ip与可还原物质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ip=2.72×105n3/2D1/2AV1/2C

对于滴汞电极:

ip=2.31×105n3/2D1/2m2/3tp2/3V1/2C

式中tp为汞滴生长至出峰的时间(s);V为扫描速度(V·S1),其它与Ilkovic方程式相同。

由此可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峰电流与去极剂的浓度成正比,这是定量分析的根据。 本实验是在酒石酸,子,在电极上被吸附后可逆还原,附近。此法适于人发,矿样和一些化学试剂等试样中铅的测定。[仪器与试剂]

JP-2型示波极谱仪试剂:1%抗坏血酸溶液;g Pb(NO3)2,加几滴含铅1mg/mL的标液。使用时稀释到含铅[实验步骤]

调好示波极谱仪。在7个10 mLKI溶液,再分别加入摇匀。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作示波图,记下峰电流高度。取5.0 mL水样,如上述加入酒石酸等试剂,最后用水冲稀至刻度,摇匀。在与上相同条件下作示波图,记下峰高。[数据处理]

以铅浓度为横坐标,换算成原水样中铅的浓度,以[思考题]

1.示波极谱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与经典极谱相比为什么能提高灵敏度和分辨能力。

[目的要求]

1、了解电位溶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点;KI底液中用单扫示波法测定Pb2+

。在KI存在下,形成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液,其峰电位为-

10%酒石酸溶液;10%碘化钾溶液;铅标准溶液:称取:3 HNO3,加水溶解,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冲至刻度,即得50 μg/mL。

分别加入1.0 mL 10%酒石酸,0.3 mL 1%0、0.1、0.2、0.4、0.6、0.8 mL 50 μg/mL铅溶液,用水冲稀至刻度,

峰高为纵坐标作图得工作曲线。由工作曲线查出水样的含铅量。mg/L表示。 电位溶出测定铅

Pb2+

与I-

形成络离

0.59V(对S.C.E)0.1599 0.5 mL 10% 并 1容量瓶中,抗坏血酸,实验十八2、掌握电位溶出的基本操作 [基本原理]

电位溶出法分富集和溶出两个过程。富集过程:先将待测离子在一定电位下先电解富集在电极上,生成汞齐。溶出过程:电解富集后,断开恒电流电路。借助氧化剂的氧化作用使电极表面的汞齐化金属氧化成离子,进入溶液中即为溶出过程。同时记录工作电极的变化曲线。

本实验中,在-1.0 V电解富集铅,富集后,断开恒电流电源,利用氧作为氧化剂,使铅溶出。在溶出时,电极电位恒定。在保持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电解电位、电解富集时间以及电极旋转速度等实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溶出时间与溶液中位溶出分析方法的基础。 [仪器与试剂]

DPSA-1微型电位溶出分析仪;MP-1型溶出分析仪;玻碳预镀汞膜电极;镀汞液:称取分析纯HgCl2 0.054 g溶于30.0 mL 1:1HNO3溶液,即为准溶液:Pb2+ mg/mL,pH约为2的HNO3溶液。用时,稀释为液;1:1 HNO3 [实验步骤]

1、打开仪器预热5分钟

2、取镀汞液20 mL于50 mL小烧杯中,将玻碳电极、铂电极、甘汞电极洗净,与仪器连接好,将电极插入镀汞液之中。

3、预镀汞膜条件:电解电位-1 V;记录上限-0.9 V搅拌电解40 s,灵敏度20,停止30 s后溶出,反复镀汞溶出4、汞膜镀好后,将电极从溶液中取出,洗净,用滤纸将溶液吸干。取水样2滴1:1 HNO3于50 mL小烧杯中,摇匀,将电极浸入溶液中,V;记录下限-0.2 V,搅拌时间120 s,灵敏度10的条件下进行电解溶出,记录E-t曲线上波高,重复3次,看是否重现。

5、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Pb2+标准溶液,能使波高增高两倍。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电解溶出,记录E-t曲线,读波高值,重复3次。

6、在上述溶液中再加入相同量的Pb2+标准溶液,上述相同条件下测波高,依据三次测出的波高,利用外推法求出原水样中Pb2+浓度,以μl/L[仪器使用方法]

仪器面版各功能键置于如下状态: 1、功能选择键:置于上档位置(弹出)。 2、―PSA-MCP‖选择开关:置于PSA。 3、―二电极-三电极‖选择开关:置于二电极。 4、―+ - 0 ‖:置于0。

Pb2+浓度成正比。这就是电40 mg /L Hg2+-1%HNO3;Pb2+标Pb2+μ g/mL;1 mol/L KCl溶-0.2 V(均相对于SCE),4次。

20 mL,加电解电位-1.0 V,记录上限-0.9 E-t曲线,读 ;记录下限计算。5、―阴极-阳极‖置于阳极。 操作键盘按如下操作 1、开机

2、按―置数‖键,显示―A‖,置数―0‖(代表存常数)。 3、按―置数‖键,显示―B‖,置数―40‖(搅拌电解常数)。 4、按―置数‖键,显示―C‖,置数―20‖(灵敏度)。 5、按―置数‖键,显示―D‖,置数―0‖(静止电位溶出)。 6、按―洗电极电压的调节

1、在完成12、调节―起始电压3、旋―调零‖4、再调节―起始电压5、再旋―调满6、调节―起始电压7、按―DPSA‖

第四章 实验十九[实验目的]

1、了解核磁共振波谱仪的主要结构组成。2、熟悉核磁共振的磁铁的种类及特点。3、掌握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键,存入上述常数。 2两步后,按―DPSA‖键,显示―DPSAI‖‖旋钮,使―扫描电压‖显示记录下限值―输出电压‖指针回零。

‖旋钮,使―扫描电压‖显示记录上限值使―输出电压‖指针满刻度。

‖旋钮,使―扫描电压‖显示所需预电解电压值-溶出。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简介

-0.2 V。 -0.9 V。 -1.0 V。 ‖,字样,开始调节电压。 使‖ 键即可进行电解核磁共振波谱实验

1、自旋量子数:按照原子模型的观点,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有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故原子核带有正电荷,原子核不是静止不动的。原子核有自旋特征,用一个特征参数I表示原子核的自旋特征。即:核的自旋量子数I是原子核本身的特征。

核的自旋量子数I的取值可以是整数或半整数。 实验得出下列经验规律:

①原子核内质子数Z和中子数N都是偶数时,核自旋量子数I=0,如:16O8 12C6 32S16 等。

②Z+N=偶数,但Z和N本身都是奇数时,I取整数值,如14N7 I=1 ③Z+N=奇数,I取半正数,如 1H 31P I=1/2 11B I=3/2

? 2、自旋角动量P

?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用P表示,

?? 3、核磁矩

当自旋量子数I≠0时,原子核对外显示它的碳性,原子核具有子碳矩,用它的绝对值:

这里

为核的郎德因子,βN为核碳子,I为自旋量子数

表示,

h , 其中h为普郎克常数 2? 4、碳旋比γ

γ为碳旋比,即碳矩与角动量之比

碳旋比γ对不同的原子核是不相同的,但对同一核而言,它是一个常数。 5、拉摩频率Wo

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当放在恒定的外加磁场H0中时,核磁矩? 和 H0 相互作用,? 要绕着H0发生进动,进动的频率W0称为拉摩频率W0 可表示为 W0 =rH0

???

??如图1-1:

图1-1 核的进动

在外加磁场中有M=I、I-1、13

C I=1/2,故可以有M=1/2,M=-1/2两种取向,每种取向代表不同的能级,其能量大

Em???H0????mH0 1-2所示。

图1-2 核的取向

的核为例:则有

……-I个不同的取向,m=I,I-1,I-2,? ? ?

I。 6、能级 由于核碳矩I-2其中M为碳量子数。如H 小为: ? ? ? ? ,- 见图1

以I=1/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仪器分析实验讲义稿子(8)在线全文阅读。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稿子(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69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