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代心理学(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 有两个神经组织:杏仁核(情绪)、海

马(记忆)。

4. 脊髓的构造与功能

甲、两种功能: i. ii. i.

提供躯体与脑部之间神经双向传导的通路。 作为脊髓反射的反射中枢。

反射只经过脊髓,只由感觉、中间、运动三个神经元所形成,即称为「三神经反射弧」即「又射弧」。 反应经过大脑。

乙、反射与反应之区别:

ii.

iii.

周围神经系统 1. 躯体神经系统:

甲、感觉神经元

乙、运动神经元

丙、骨骼肌最大的特征:是随个体意志支配的,也称

随意肌,肌肉能够随意支配,即系因躯体神经系

统使然。

2. 自主神经系统:

甲、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神

经元所构成。

乙、运作不受个体意志所支配,故称「自主」或「自

律」。 丙、分为两大部分: i. 交感神经系统:在个体紧张而警觉时发生作

用。 ii.

副交感神经系统:常使个体在松弛状态时发

生作用。

丙、大脑半球的构造与功能

i.

大脑皮质的构造

1. 表层:大脑皮质,由灰质构成。 2. 下方:白质构成。 ii.

大脑半球的分区与联合功能 1. 运动区 2. 体觉区 3. 视觉区 4. 听觉区 5. 联合区

11

iii. 大脑两半球的分合功能

1. 每半球分别各有运动、体觉区、听觉区、联合区等神

经中枢。 2. 在神经传导的运作作,两半球相对之神经中枢,彼此配合、发生交互作用。 3. 两半球之联合区,分别发挥左右半球相关各区的联合

功能。

4. 两半球非各自独立,两者交互作用之发挥,是靠胼胝

体的连结。 5. 语言区:

甲、布氏语言区──功能偏于语言的表达

乙、威布语言区──偏于语言的记忆与理解

丁、内分泌系统

i. 脑垂腺

1. 生长激素:

甲、分泌过多:巨人症

乙、分泌不足:侏儒症 2. 性腺激素: ii.

3. 泌乳激素: 甲状腺

1. 甲状腺素:促进全身细胞的氧化作用,增进新陈代谢速率,维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及骨骼的发育。

2. 机能高亢:闷热、身体消瘦、显现突眼之症状。 3. 不足:在成年人则会发生水肿现象,代谢速率较常人

为低。

iii.

副甲状腺

1. 功能:调节血液中钙与磷的浓度,维持神经系统与肌

肉的正常兴奋性。 2. 分泌过多:易导致骨骼断折或变形,肾结石的疾病。 3. 分泌不足:易致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以致引起

痉挛而窒息死亡。

iv. v. vi. i.

胰腺 肾上腺 性腺

心理遗传学:又称「行为遗传学」,系结合「心理学」与「遗传学」两方面的知识,对个体身心的发展与身心变化,从事系统研究与解释的一门科学。

12

戊、心理遗传学的研究

ii. 心理学家研究个别差异时,一般采两大取向: 1. 藉用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释。

甲、属生理特征者,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 2. 从环境因素的影响来解释。

甲、属个体行为与心理特征者,受环境因素影响较

大。

iii. 染色体与基因 1. 显性基因 2. 隐性基因

iv.

心理遗传学的研究 1. 选择性交配:以动物为对象来研究遗传影响行为的方

法。

2. 孪生子研究:

甲、同卵孪生

乙、异卵孪生

第三章 感觉历程

第一节 感觉的基本特征

一、绝对阈限

1、 阈限:指界限的意思,在此界限之上即生感觉,低于此一界限,

感觉无从发生。 2、 绝对阈限:阈限是按受试者的感觉经验判断的,而此种判断,

是在没有其它刺激可资比较的情境之下,纯以单一刺激为根据的。

二、差异阈限

1、标准刺激:保持不变者。

2、比较刺激:使之改变者。

3、差异刺激:在辨别此两种刺激的差异时,两种刺激强度的最低差

异量,又称「最小可觉差异」。 4、韦氏定律:△I/I=K

甲、△I:代表两刺激间的差异,亦即差异阈限。 乙、I:代表标准刺激的强度。 丙、K:代表常数。

丁、主要概念:感觉变化中,虽然差异阈限常因刺激类别与感觉

类别而异,但其差异阈限与做为比较根据的标准刺激之间,

仍保持一种定比关系。

5、韦氏分数:即常数K,人类各类感觉的韦氏分数之间有很大的差

异,如视觉对亮度差异辨别的敏锐度较凭味觉对盐淡差异辨别的

敏锐度为高。

13

三、感觉之适应

1、 感觉适应:感觉器官因接受刺激久暂而使其敏锐程度改变

的现象。及特性如下:

i.

因刺激过久而变为迟钝。

ii. 因刺激缺乏而变为敏锐。

四、阈下刺激的感觉效应

1、

第二节 视觉

一、眼睛之构造与功能 二、视觉刺激与视觉适应

1、视觉刺激

甲、色调:由光波之长短所决定的某种颜色感觉。 乙、亮度:光波的强度而言。 丙、饱和度:光波的纯度。 2、视觉适应

甲、暗适应

乙、亮适应

三、视觉的主要现象

1、混色与补色

甲、混色: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波混合之后所得到的色觉。 i. ii.

相加混色:所指者为色光。 相减混色:所指者为颜料。

刺激强度降至感觉阈限之下,而不能觉察其存在,该刺激对人是否仍产生影响?

乙、补色:混合之后变成灰色的现象。 2、后像与颜色对比

甲、后像:视觉刺激虽消失而感觉暂时留存的现象。

i. ii.

正后像:原刺激消失后,其所遗留的后像,与原刺激的色彩及亮度均相似。

负后像:后像的亮度与原刺激相反,而色彩与原刺激互

补。

乙、颜色对比:指不同颜色之物体并列或相对出现时,所得色觉

与单一颜色出现不同。 i. ii. iii.

同时对比:两种刺激同时出现而生的颜色对比。

连续对比:因两种刺激相继续出现而产生的颜色对比。 亮度对比:因两色觉刺激亮度不同而产生的颜色对比。

3、色觉缺陷与色盲

甲、色觉缺陷:对红色、绿色、蓝色不能明确辨别清楚者。

乙、色盲:对红、绿、蓝三种颜色完全不产生色觉经验者。

14

i.

全色盲 ii.

部分色盲

四、色觉理论

1、杨赫二氏色觉论

甲、英医学物理学家杨格与德国赫姆霍兹所提出 乙、三色论

2、相对历程论(色觉对向论)

甲、德国生理家赫林所提出。

乙、网膜上有三种不同功能的锥体细胞 i. 职司亮度。 ii. 职司红绿色。 iii.

职司黄蓝色。

第三节 听觉

一、耳朵的构造与功能

1、构造:外耳、内耳、中耳 2、功能

二、听觉刺激与听觉现象

1、引起听觉刺激的声波,有三种物理属性: i. 频率 ii. 振幅 iii.

复杂度

2、三种心理属性:

i. 音调(音高) ii. 音强(响度)

iii.

音色

三、听觉理论

1、部位论(钢琴论、竖琴论、共鸣论)

甲、采用听觉共鸣的原理来解释听觉现象 2、频率论(并发论、电话论)

甲、按频率论的解释,其原理与电话相似。

第四节 其它感觉 一、嗅觉

1、嗅觉皮膜 2、绝对阈限 二、味觉

1、感受器为「味蕾」。

甲、甜在「舌尖」。

乙、酸、盐在「舌两边」。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现代心理学(3)在线全文阅读。

现代心理学(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090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