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刺激物的(ABCD)特点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A.强度 B.对比关系 C.活动和变化 D.新异性 4、(AB)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原因
A.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B.当归的情绪状态 C.活动的目标 D.意志品质 5、(ACD)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A.加深对活动的目标、任务和理解 B.培养直接兴趣 C.培养间接兴趣 D.合理地组织活动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注意?为什么说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2、注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注意转移和注意分散的区别是什么? 4、注意的生理机制是什么?
5、说明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特点。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一、单选题
1、人的听觉主要受(D)的控制。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2、感受性是(B)。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3、听觉的适宜刺激是(A)。
(A)空气振动 (B)物体振动 (C)空气 (D)声源 4、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D)。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5、以下对知觉特征理解正确的是(A )。
(A)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B)知觉常常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不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C)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是相同的。 (D)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不同的。
6、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 A )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受阈限 7、差别感觉阈限是指(D)
A.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B.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6
C.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 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
8、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是感觉的( D )现象 A.适应 B.后象 C.对比 D.联觉
9、在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中,人们看远物纹理模糊,看近物纹理清楚,属于( B )因素的影响
A.物质重叠 B.空气透视 C.线条透视 D.结构极差 10、“甜蜜的声音”、“沉重的脚步”都是( B ) A.对比 B.联觉 C.心境 D.表情
11、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一定时间后,再将视线转到白色的背景上,就会看到一个蓝绿色的正方形的现象,称为 ( D )
A.知觉 B.适应 C.对比 D.后象
12、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给以反映的特性被称为(a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3、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被称为( D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 14、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D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5、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经验来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意义的特性,被称为( B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6、决定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是(C)
A.生理线索 B.运动透视 C.两眼视差 D.结构级差
17、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我们看到月亮好像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好像没动,这是(B)运动知觉现象
A.真动 B.似动 C.幻想 D.自动 二、多选题
1、关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AB)。 (A)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B)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就越低 (C)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就越高 (D)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没有关系
2、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是(ABD)。
17
A)感觉后象 (B)视觉的后象 (C)负后象 (D)正后象 3、以下属于联觉的是(ABC)。
(A)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B)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
(C)听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时候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D)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4、感觉是(ABD)
A.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B.大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C.人对作用于感官的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D.属于认知的心理现象
5、对韦伯定律正确的说法是 (BC)
A.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相对不变 B.适用中等强度刺激范围 C.对于不同感觉通道的K值不同 D.是指感觉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6、注视打开的电灯几分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产生一片黑背景,黑背景中间有一电灯形式的光亮形状,这就是 (AC )
A.后像 B.继时对比 C.正后像 D.无彩色对比 7、适应是 (AB) 心理现象
A.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 B.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的 C.刺激作用停止后出现的 D.两种刺激同时作用时引起的 8、对事物的知觉是(AD)
A.受人以往知识经验影响的 B.感觉的相加
C.不同的人不同的 D.人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9、(BCD)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A.分散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10、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AC)
A.线条透视 B.相对亮度 C.双眼视差 D.运动视差 11、将元素组织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知觉的原则有(BCD)
A.简单性原则 B.接近性原则 C.封闭性原则 D.相似性原则 1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AC)
A.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B.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 C.对需要加工的某事物优先给予清晰的反映 D.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 13、在读书时,遇到残缺字能根据经验将其补全,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AC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8
14、时间知觉是对(BC)的反映
A.事物空间关系 B.事物的连续性 C.事物的顺序性 D.事物的位移 15、错觉(AB)
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B.种类很多 C.通过主观努力可以克服 D.没有规律 16、对比是 (BD) 心理现象
A.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 B.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的
C.刺激作用停止后出现的 D.不同刺激作用同一感觉器官引起的 17、知觉是(ABCD)
A.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B.在感官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 C.对输入的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
D.存在着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18、下列哪几项是情绪对时间估计长短的影响规律(BC)? A.正经历的事件,情绪愉快则觉得过得慢。 B.在盼望未来的事件时则觉得过得慢。 C.正经历着事件,情绪愉快则觉得过得快。 D.正经历着事件,情绪不愉快则觉得过得快
19、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我们看到月亮好象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好象没动,这是 (BC) 现象
A.真动 B.似动 C.诱动 D.自动 20、时间知觉是(BD) A.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或顺序性的反映 C.对事物位移和位移速度的知觉 D.具有相对性的 三、简答题 1、简述韦伯定律。 2、简述视觉的适应性。 3、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4、简述似动现象的概念。 5、简述错觉的种类。 第四章 记忆 一、单选题
19
1、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于(B )。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记忆过程包括(D)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3、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 A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识记忆 4、材料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或被遗弃受( B )控制 A.组块 B.注意 C.复述 D.编码
5、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6、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 C )个组块 A.5~9 B.7~9 C.5~7 D.9~11
7、在短时记忆中,把几个孤立的项目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单位来识记称为(A) A.组块 B.编码 C.项目 D.容量
8、头脑中呈现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表明油比水轻时的样子是( C ) A.情绪记忆 B.情景记忆 C.动作记忆 D.语义记忆 9、通过( D )可以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10、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运用了部分报告法,首先提出存在( A )记忆 A.瞬时 B.短时 C.长时 D.内隐
11、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 ( A ) 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A.注意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二、多选题
1、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个性的形成是记忆发展的前提 (B)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C)记忆的内容有时可以提取有时不能
(D)有了记忆才能把过去和现在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
2、艾宾浩斯第一个运用无意义音节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绘制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明了(ABCD)
A.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B.时间因素影响遗忘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试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