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选择题专项突破
专题一 化学实验基础
1、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目的 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 -+操作 将25 g 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 2、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双选) 选项 A B C D 操作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现象 结论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还原性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粉末变红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3、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浓盐酸
b a
c d e f g h
i
KMnO4
浓H2SO4
饱和NaCl溶液
NaOH溶液
A.a-b-c-d-e-e-f-g-h C.a-d-e-c-b-h-i-g
B.a-e-d-c-b-h-i-g D.a-c-b-d-e-h-i-f
4、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转移 D.定容
5、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21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 mol/L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 mL0.5000 mol·L
-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
水80mL,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
-
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9—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氨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
定含有Fe2
+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
量苯酚 D.已知I3
-
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
-
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1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
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
瓶
11—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A B C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Al箔插入稀HNO3中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D 试纸上 现象 溶液呈红色 有白色沉淀出现 无现象 解释或结论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AgCl比AgI更难溶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浓氨水呈碱性 试纸变蓝色 12—7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双选) 22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浓H2SO4 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13—7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结论 原溶液中有SO24 --A 滴加BaCl2溶液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原溶液中无NH4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14—7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 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 A.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坩埚、温度计、硫酸铜晶体) B.蛋白质的盐析(试管、醋酸铅溶液、鸡蛋白溶液) C.钠的焰色反应(铂丝、氯化钠溶液、稀盐酸) D.肥皂的制取(蒸发皿、玻璃棒、甘油)
15—7 不能鉴别AgNO3、BaCl2、K2SO3和Mg(NO3)2四种溶液(不考虑他们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
A. 盐酸、硫酸 C. 氨水、硫酸
8—7【答案】C
9—7【答案】C 10—7【答案】A 11—7【答案】D 12—7【答案】BD 13—7【答案】B 14—7【答案】C 14—7【答案】D
23
B.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D. 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2016届高三选择题专项突破
第8集 氧化还原反应
1—8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 CO+H2O
CO2+H2 B 3NO2+H2O=2HNO3+NO
C 2Na2O2+2H2O=4NaOH+O2↑ D 2F2+2H2O=4HF+O2
2—8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
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4 B. 1:2 C. 2:1 D. 4:1
3—8、实验室常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发生如下反应(未配平)
MnO4 + SO2 + X Mn2+ + SO42 + Y
-
-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X为H+ Y为H2O
24
B.配平后H2O的计量系数为2(最简整数)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D.每生成1mol Mn2+,共转移5 mol电子
4—8已知氧化性Br2>Fe3+。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Fe2++b Br+c Cl2→d Fe3++ e Br2+ f Cl
—
—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 4 3 2 2 6 B.0 2 1 0 1 2 C.2 0 1 2 0 2 D.2 2 2 2 1 4
5—8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双选) A.生成40.0LN2(标准状况) B.有0.250molKNO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
6—8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 mL的0.100 mol.L-1 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
A. M C. M3
+
B.M2
+
D.MO2
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7—8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
A. 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C.每生成1mol Cu2S,有4 mol硫被氧化 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
8—8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 2Co(OH)3 + 6HCl = 2CoCl2 + Cl2↑ + 6H2O 2Fe(OH)2 + I2 + 2KOH = 2Fe(OH)3 + 2KI; 3I2 + 6KOH = 5KI + KIO3 + 3H2O 复分解反应:
2HSCN + K2CO3 = 2KSCN + CO2 ↑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
3NaCl + NaClO4;NaClO4
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 > Co(OH)3 > I2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 I2 > KIO3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历年高考化学选择题分类汇编 - 共1(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