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地点:在天长市永丰镇,集中连片建设10万亩现代生态、绿色、观光农业核心示范区,主导产业:优质粮食生产。
建设内容: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沟渠路改造和修缮。林网建设和花草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良种选用。农民培训工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建设完善的农产品质量体系。
(2)南谯区大滁城现代农业示范区
含锦农蔬菜园、乌衣农业园和滁菊产业园三大功能区: ---锦农现代蔬菜园
建设地点:沙河镇三里塘村,连片面积50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3000亩(分三期建设)。主导产业:标准化、规模化设施蔬菜生产、加工、销售。
建设内容:建设1000亩现代化大棚生产区,其中钢架大棚260栋,日光温室大棚100栋。申报无公害产地认证及产品认证。建设1000亩深加工基地。
---乌衣农业园
建设地点、面积:乌衣吴港、黄圩村,面积2.4万亩。 主导产业:稻—麦连作、苗木花卉、特种水产。
建设内容:粮食作物示范园,面积1.5万亩,主要进行品种对比试验、高产技术攻关、农机农艺结合、工厂化育秧、无公害稻米生产等。苗木生产示范园,面积0.4万亩,主要进行高效苗木花卉生产。特种水产养殖,面积0.5万亩。主要开展
- 26 -
名特优水产品生产示范,重点发展珍珠养殖、稻虾连作、蟹鳜混养等。
---滁菊产业园
建设地点:种植示范区位于施集镇和珠龙镇,核心区2000亩,连片辐射2万亩。种苗繁育区位于施集镇马大塘和市滁菊研究所,建设规模500亩。生产加工区位于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和市滁菊研究所。主导产业:滁菊生产加工和市场开发。
建设内容:一是优质种苗培育,保障区域优质纯正种苗供给,主要开展扦插苗、脱毒组培苗繁育。二是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大田标准化种植。三是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厂房、加工流水线、产品深加工设备、冷库、组培室、育苗棚、炼苗圃等。四是滁菊产品的市场开发。
(3)小岗村皇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地点:凤阳县小岗村,项目区5万亩。
建设内容:以广东从玉菜业为主,发展蔬菜(设施蔬菜1000亩,露地蔬菜9000亩)、葡萄、蓝莓等生态种植业。以天津宝迪集团年出栏10万头种猪项目和生产屠宰一体化项目为主发展现代养殖业。以GLG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产业园为主发展甜叶菊加工业。以大包干品牌发展红色旅游观光农业。
(4)明光市女山湖现代渔业示范区
建设地点:潘村镇钱西村女山湖北岸,核心区面积10100
- 27 -
亩。主导产业:河蟹、小龙虾良种繁育、生产。
建设内容:8000亩河蟹围栏网养殖,1100亩河蟹良种繁育区。1000亩小龙虾良种繁育区。建设300平方米示范区建有水产科技培训中心;建设养殖水域环境检测、生产投入品监测、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200平方米。
(5)来安县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区 含张山桃花、汊河2大设施蔬菜产业园。
建设地点:张山、汊河2个乡镇,以张山桃花村1000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以汊河2200亩小南瓜、茨菇、胡萝卜蔬菜生产基地为主,发展设施蔬菜6000-10000亩,打造“皖东蔬菜第一村”。依托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华萃有限公司带动全县蔬菜生产、加工和出口。
建设内容:引进、繁育、推广蔬菜新品种;新建标准化钢架大棚蔬菜生产区2000亩、冬暖式大棚生产区400亩。
(6)全椒县金坝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地点:十字镇陈浅村、杨庄村,核心区面积10000亩。依托单位:十字金坝虾蟹养殖合作社。主导产业:龙虾、河蟹健康养殖和观赏苗木生产。
建设内容:龙虾、河蟹健康养殖和观赏苗木生产。其中龙虾、河蟹健康养殖5800亩,年产商品虾1000吨,商品蟹800吨,优质商品鱼700吨。
(7)明光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 28 -
含古沛农业示范园和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 ---古沛农业示范园
建设地点:古沛镇白阳村,面积86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000亩。主导产业:“沛丰”牌环保绿色西瓜生产和明光绿豆开发。
建设内容:建设300亩设施西瓜多茬栽培样板区。建设100亩科技成果示范、展示区。建设500亩立体、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建设100亩科教培训基地。
---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
建设地点:桥头镇,面积5万亩,核心区2万亩。 建设内容:甜叶菊规模种植、特色水产养殖、沿湖观光带开发等。
(8)定远县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地点:池河镇高刘村,建设无公害瓜菜基地5000-10000亩。主导产业:无公害(设施)瓜菜生产和交易市场建设。
建设内容:无公害瓜菜基地5000亩,其中设施瓜菜1000亩。建立1个瓜菜交易市场,发展2个农民专业协会,认证3个无公害瓜菜产品。
四、“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一要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改
- 29 -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集中精力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二是加大创新力度,弘扬“大包干”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继续发扬敢闯敢干、敢于创造、敢为人先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解决“三农”问题纳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标准。三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组织能力、决策水平和实践本领;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政治和经济待遇;进一步创造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队伍培育和建设力度。四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村民自治,规范村级决策程序,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搞好村务和财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农村和谐社会。
2、创新经营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要创新土地经营机制。要把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与实现城乡统筹结合起来。重点建设好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地纠纷仲裁机构两大平台,做好承包合同认证、文本规范和
- 3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滁州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