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粮食加工产值28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10亿元的3家,超5亿元的8家,超亿元的53家,打造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以上。
---稻米加工。重点发展优势营养米、米糠综合利用、碎米综合开发、稻壳综合利用项目。发展米制食品工业化生产;建立健全稻谷加工标准体系、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使日处理稻谷100吨以上碾米企业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工业化米制品产品占稻米总产量的20%。
区域布局:以定远、凤阳、南谯、全椒、天长等地为加工重点区域,着力培育年加工能力2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碎米、米糠、稻壳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以安徽省凯源粮贸有限公司、滁州市第一优质米厂、天长市天鑫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波涛粮油发展有限公司等省级龙头企业为龙头发展大型稻米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
---小麦加工。加快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延长小麦加工链,开发麦胚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壮大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企业集团,打造名牌产品,提高产业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程度;实现面制食品手工制法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变,小麦副产品及综合利用率提高到15%以上。
区域布局:以定远、凤阳、天长、明光等县市为重点加工区域。以凤阳县凤宝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省凤阳县盛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麦郎食品(天长)有限公司为重点龙头
- 21 -
企业,延长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龙头企业实力档次,力争实现1家企业被批准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油料加工。实现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2015年,实现油料加工产值2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
区域布局:在全椒、来安、南谯、天长等全国优质油菜产业带,重点发展大型加工企业。以滁州金恒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滁州绿一油脂有限公司、明光市鸿远油脂有限公司、全椒大平油脂有限公司为重点,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3)畜产品加工。完成项目总投资20亿元。到2015年,畜牧业加工产值50亿元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5亿元的4家、超亿元的10家。
---肉制品加工。加强冷却肉、冰鲜禽肉、传统肉制品等产品精深加工。增加肉制品加工品种,提高肉制品加工能力;建立完善的肉制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使我市肉制品加工率达到10%以上。
区域布局:在全椒、来安、定远、凤阳、明光等地,重点进行生猪屠宰与加工龙头企业布局。在全椒、南谯、来安等地,重点发展家禽屠宰和深加工龙头企业布局。依托滁州市志成畜牧业有限公司、滁州市申龙食品有限公司、滁州正大有限
- 22 -
公司、滁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以及来滁投资大型畜牧加工企业集团,生产冷却家禽肉、冷冻小包装家禽肉、低温肉制品、冷却猪肉等深加工制品。
---乳制品加工。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优质奶源基地,加快发展奶制品企业。
区域布局:在全椒、定远、南谯、明光建立奶牛养殖基地和奶制品加工企业;依托安徽达诺乳业有限公司、滁州市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主要发展专用乳粉、鲜牛奶、学生饮用奶和乳饮料、冰淇淋等制品。
(4)水产品加工。完成项目总投资5亿元以上。到2015年,水产品产量达30万吨以上,实现水产品加工产值3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新建鱼回 鱼、河蟹、小龙虾等省级名优水产品出口基地3个以上,产量、出口量走在全省前列。
区域布局:在明光、天长、全椒等淡水渔业资源丰富地区,依托明光永言水产集团、天长市渔业合作社,开发鱼回 鱼、鱼糜制品及水产模拟食品等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冷冻调理食品、冷藏保鲜鱼制品、即食食品和休闲食品;并建立健全淡水鱼加工HACCP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利用明光、天长、全椒、来安等地虾、蟹丰富资源,研究原料虾蟹的质量控制技术和虾解新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出口创汇能力。
(5)水果、蔬菜加工。完成项目总投资5亿元。到2015
- 23 -
年,实现果、蔬加工产值2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亿元的2家。
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凤阳、南谯、全椒、来安果蔬产业带,依托安徽省金华萃食品有限公司、滁州申龙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小岗村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华怡食品有限公司、凤阳县小岗村从玉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滁州锦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实现基地专业化、产品优质化、加工规模化、营销网络化,形成块状经济效益,把我市建成全省有影响力的果蔬创汇基地。
(6)棉花加工。完成项目总投资2亿元。到2015年,实现棉花加工产值10亿元。全市棉花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专用棉生产基地20万亩以上。
区域布局:在全椒、南谯重点规划两大棉花优势产业带,建设优质棉基地,提高棉花单产、纤维成熟度和品质一致性。依托滁州霞客环保色纺有限公司、滁州市银山棉浆有限公司、全椒县华茂棉花有限公司、全椒县新宇棉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产品精深加工,提升竞争力。
(7)茶叶、菊花、甜叶菊加工。完成项目总投资20亿元。到2015年,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5万亩,滁菊面积3万亩,甜叶菊50万亩,实现加工产值3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亿元2家,实现全市茶叶、菊花、甜叶菊标准化生产,力争实现1家企业被批准为国家级农业产
- 24 -
业化龙头企业。
区域布局:在南谯、来安、全椒、定远茶叶、菊花产业带,重点发展名优绿茶和滁菊保健茶。依托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滁州市施集茶场、滁州市滁菊研究所、来安县半塔茶场等企业进行深加工。在明光、定远、凤阳培植全国最大的甜叶菊种植基地,依托滁州润海公司、凤阳县小岗村永丰甜叶菊高科有限公司开发甜菊糖新型生物食品添加剂。
(8)林特产品加工。完成加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到2015年,实现林特产品加工产值8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超5亿元的1家,林特产品加工和开发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利用我市丰富的林木资源,依托滁州润林木业有限公司、滁州三源木业有限公司、滁州扬子木业有限公司、安徽肯帝亚皖华人造板有限公司、天长市天森木业有限公司、好地地板(来安)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开发实木地板、强化木地板生产,形成年产5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木地板生产基地。
2、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布局
在“十二五”期间,以争创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重点抓好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引导现代农业发展。
(1)天长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 2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滁州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