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重庆城市形象定位及公关策略(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3 组织形象差距

通过调查,了解了组织对自我形象的期望,同时也把握了公众对组织的实际评价。接下来将两者进行比较,这是制定公共关系目标的前提。如何通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去弥补或缩小这种差距,便形成公共关系目标了。

综上所述,外部观者和市民对重庆城市品牌形象的感知与体验效度受城市环境、内部品牌、整合传播、与其它城市的比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市民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满意、舒适和愉悦性体验主要受城市环境体验、城市内部宣传,以及同其它城市的对比结果等因素共同影响;到过重庆的外部观者感知主要受城市环境的短暂体验、城市内部品牌、城市对外宣传,以及与其它城市比较等因素共同影响;没来过重庆的外部观者感知主要受城市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的消费体验、城市对外宣传、与其它城市的比较等因素综合影响。他们对城市“主体”要素的体验和感知结果形成了其内心的重庆城市品牌形象。

第三章 公关策划目标

重庆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相比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是重庆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理论研究尚处于引进和探索阶段,当前,重庆城市形象定位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理论和统一的规划,故也未能很好地指导实践。所以进行公共关系策划目标制定,发现问题然后根据一定的条件提出解决问题、期望结果的方案。

3.1 公关目标

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1) 通过资料分析发掘重庆潜力;

2) 通过城市形象传播推广塑造一个明晰、独特的城市形象; 3) 推动重庆经济文化政治全面发展。

3.2 目标公众

目标公众包括了内部公众、政府、媒体、国内外企业等。

内部公众:组织内部沟通、传播的对象,包括组织内部全体成员构成的公众群体。

媒介公众: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政府公众:政府各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即组织与政府沟通的具体对象。

8

名流公众:那些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有名望人士。

国际公众:该组织所面对的不同国家、地区的公众对象。

第四章 公关策划主题及理念

主题设定为:新形势下的“新热力重庆” 理念:

1) 随着知识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形象定位趋同性现象日益

突出。新形势下,构建重庆特色城市形象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2) 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不仅有助于展现城市特点和城市魅力,增强城市居民的

凝聚力,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吸引优秀人才,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获取外部支持,如资源计划、财政投入、重大主题活动等,也有助于招商引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还有助于支持本市组织和个人开拓市场等。

3) 整体城市形象定位是通过对城市的历史特点、现实优势与发展趋势的分析资

料进行分析,归纳出最能代表城市历史、文化、现实优势和发展趋势的核心类属,它代表了城市的整体发展目标和对利益相关者的核心诉求。 4) 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城市全方位的事业,绝不仅仅只停留在广告宣传上,它

需要城市政府从影响利益相关者体验、感知和满意度的因素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城市中的人、事、物等细微处着手,调动政府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市民的广泛参与和领会。

第五章 城市SWOT分析 5.1 优势

1) 经济优势

重庆的本身工业发达,有“汽车城”、“摩托之都”之称。重庆又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国际经融结算中心,拥有银行、证券、保险和各类金融中介服务等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机构数量为西部各地之首。 2) 环境优势

长江和嘉陵江在重庆主城区汇合,城市依山临水、错落有致,是我国著名的“山城”和“江城”。山城和两江交汇的独特地形形成两江四岸“山、水、城”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布局,使得重庆在保有大城市规模效应,得以集约、高效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居住者提供尺度适宜的生活空间。

9

3) 历史悠久

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具有浓厚的红色革命气息。博物馆等优越的红色资源,有助于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显著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重庆在革命基地发展红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旅游产业。 4) 文化深厚

自古以来巴渝人民又喜欢\摆龙门阵,民间口头文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直至今日喜欢\摆龙门阵\依然是重庆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自然有着码头文化。

5.2 劣势

1) “以旧换新”改造压力大

重庆新城市的建设基本上是在“以旧换新”的基础上,由于之前旧城的不合理布局,重庆市中心城区人口过于集中、建筑密度过大,需要拆建的区域较多以及存在房屋陈旧、居住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恶劣、卫生设施欠缺、物业管理滞后等现象。所以在重建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居民的搬迁、重新规划等一系列问题的压力。 2) 地形复杂

复杂的地形在造就重庆山城美景的同时,也导致重庆道路建设难度大的事实,重庆路网密度与东部地区相比较低,交通不畅,信息流通速度慢,这些情况直接影响了重庆的招商引资,影响资源的开发,使得地域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此外,起伏地形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加上高海拔的山地不宜耕种,致使重庆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起伏的地势还会影响农业的机械化和生产规模化,至今重庆很多山区还保留着最原始的耕种方式,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发展。 3) 城市污染问题严重

重工业和生活垃圾造成重庆水污染问题大,长江重庆段污染日益严重,枯水期多次出现发黑发臭现象,饮用水源水质时常达不到取水标准;严重的大气污染,使重庆很难看到蓝天白云;重庆还是全国酸雨控制地区之一,每两次降水就有一次是酸雨。重庆的噪声污染也十分突出,特别是道路两旁和商业集中区域噪声超标严重。

4) 缺乏深厚的资源支撑

重庆的“摩托车之都”和“汽车之城”的提法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缺乏深厚的资源支撑,很难形成品牌形象竞争力。 5) 城市形象定位概念较模糊

10

重庆城市形象定位设计中的有些提法如“人人重庆”,对于城市品牌形象的外部利益相关者而言,非常模糊,无法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特征,将重庆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

6) 城市形象定位提法雷同

重庆提出的“动感之城”、“时尚之都”、“开放之城”等城市形象虽具一定的合理性,但提法与某些国内外著名城市有雷同之嫌,如世界闻名的“时尚之都”法国巴黎、“动感之城”香港等。

5.3 机会

1) 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越性

近年来,重庆借助外围区域,互助发展其中成渝经济区,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承接悠久的合作渊源。经济发展总量提高,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居民的人家收入。由此可见,重庆可借助区域优势在经济发展上突飞猛进,对重庆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个长远机会。

2) 外部投资逐渐增多及新产业的发展

城区西部的重庆大学城紧邻建造省级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为西部唯一的微电子产业园区,成为中西部第一软件基地。重庆的发展不仅具有较多的外商直接投资,更是提升了城市在外商心目中的形象。由此可观,重庆在利用外来资金方面比较充足,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的实力。 3) 与周边城市交通的便利性

重庆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与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更是发达,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方便了市民的外出就业、旅游、学习等。

5.4 威胁

1) 资源制约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所以量相对偏少

重庆是典型大城市带动大农村。西部现象、中部现象、东北现象在重庆叠加,移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集于一体,资源的短缺、生态脆弱使得重庆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工业发展的一些原料及矿产资源需要从外部引进,以及日常的水电供应都需要有所保障。此外,重庆经济主要支柱是工业,靠第二产业发家致富,而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也居高不下。 2) 面临国内其它特色地区的激烈竞争

11

在全国来看面临着其它城市的激烈竞争,在以后的发展中,竞争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优良投资、项目开发、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 3) 旅游开发带来的负效应

旅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部分地区,对于如何处理好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景区没有做好管理保护工作,文化古迹遭游客践踏破坏,或者景区容量严重超载,造成对文物古迹及环境的损害、污染现象。同时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遭到了破坏,环境污染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阻碍和限制了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六章 重庆城市形象定位

“新热力重庆”:随着知识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形象定位趋同性现象日益突出。新形势下,构建21世纪重庆特色城市形象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所以本文提出的“新热力重庆”突出一个“新”字,代表新形势下注入新能量的重庆,不再是之前模糊的形象定位。重庆是一个充满热情活力的城市。它壮美瑰丽、特立独行、璀璨梦幻的景观;豪爽耿直、热情火辣的民风;热情奔放的艺术;长期受巴渝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和红岩精神交融的历史文化等。所有这些元素都是对热情充满活力的重庆形象诠释,新形势下,“新热力重庆”无疑是对重庆历史特点、现实优势和发展趋势最好的表达。

6.1 定位基本思路

1) 充分体现新重庆的历史特点、现实优势与发展趋势,即有效连接重庆的历史、

现实和未来。

2) 能很好地实现“新、旧”重庆的形象转换。“旧”重庆的城市形象主要体现

在“山城、火炉、雾都、棒棒、脏话、环境‘脏、乱、差、堵”’等负面形象方面,因此,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一定要突出“新”字。

3) 能清晰地表达城市发展目标,对当前和未来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

领作用。

4) 找准诉求对象,传递明确信息。

5) 城市形象定位应符合真实性、专属性、导向性、美誉性和认同性等基本原则。

6.2 定位依据

通过对文化、美食、美景、经济等多个范畴的继续考察,同时结合原始资源资料记录进行比较,发现“新热力重庆”是最能代表重庆个性特征的独特资源。

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名城”是对重庆独特的饮食文化、历史文化、民俗

1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重庆城市形象定位及公关策略(3)在线全文阅读。

重庆城市形象定位及公关策略(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91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