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2014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175.8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6.3%。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61.03亿元。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225.27亿元。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3.8万亿元,分行和法人机构达到95家。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5160.1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0630.69亿元。
1.6 人文
截至2014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2991.40万人。城镇化率59.6%。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67?,死亡率为7.0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2?。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0.3。年末户籍总人口3375.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03.08万人,非农业人口1372.12万人。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陪都文化也成为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奠基石。狭义的重庆言子,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为重庆方言的一大特殊现象。重庆郊县依然保留移民的方言岛,渝西有大片客家话区和老湘语区,所以在语言上,重庆方言较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硬,直,平。
截至2014年末,全市共有博物馆78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出版发行报纸62639万册(份)、各类期刊5740万册(份)、图书13278万册(张)。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0.415册(张)。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59项。
第二章 城市形象调查
由于调查时间、空间有限,为深入了解重庆城市品牌形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主要通过文献法获取资料并分析资料。
2.1 组织自我期望形象调查
根据《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确定五大定位: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在《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4年深化)中,首次增加了“美丽的山水城市”的城市性质论述。重庆美丽山水城市规划以“充分利用自然山水田园、森林绿化、历史文脉、山城形态等特色资源”为原则,彰显重庆国家中心城市与众不同的“自然山水之美”、“城市形态之美”。“具体来看,规划构建登山步道,打造亲水活动岸线,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有利于市民能
3
够更便捷地享用山水资源。”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表示,在保护农林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机耕道、滨河步道,构建城乡绿脉与农田林网系统,保留广大农村地区的田园风光,同时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拥有丰富的城市形象资源,但与东部城市和毗邻的成都相比,重庆城市形象塑造与推广相对滞后。为此,重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领导、在渝专家学者近年来一直高度关注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城市形象定位(见表1),对塑造什么样的重庆城市形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2 组织实际形象调查
在开展对组织自我期望形象调查的同时,要了解外部公众对组织形象的评
4
价,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了解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实际形象,才能比较两者差距,才能更进一步了解公众对组织形象的期望,找出重庆城市品牌塑造和形象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得失,为城市品牌塑造规划和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2.1 调查方法
通过文献法利用现有资料分析重庆城市形象现状及问题。根据文献描述,调查针对重庆市民、来过重庆的外部观者、没有来过重庆的外部观者三个群体,设计了三套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以得到市民在其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对城市环境与管理的真实体验,了解他们对城市的满意度、愉悦性和舒适度评价,找出重庆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中存在的主要差距。对来过重庆的外部观者的调查,主要是了解他们对重庆城市环境和城市发展各方面的直接感知和评价,以分析重庆城市品牌形象,找到该城市与其它城市相比的差距,了解重庆对外部观者的吸引力;对没有来过重庆的外部观者的调查,主要是了解他们对重庆城市环境和内部品牌的知晓度和感知结果。
问卷一有效问卷为318份,问卷二有效问卷为139份,问卷三有效问卷为272份。
2.2.2 调查结果分析 2.2.2.1 外部观者
图1 外部观者对重庆历史及名胜古迹评价
由图1所示,外部观者对重庆的科技发展程度和文化繁荣程度持中等观点的有效百分比为54.7%和49.4%。说明重庆在科技和文化上还不算发达,只处于中等的位置.比起其它大城市还是落后的。外部观者认为重庆的历史和名胜古迹较好。有效百分比为56.4%和52.1%,认为中等的有效百分比为37%和4O.9%,认为
5
较差的有效百分比为6.6%和7.0%。这说明在外部观者眼中重庆是个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的老城。这两点可以作为重庆的“亮点”继续包装宣传。
图2 外部观者对重庆水质评价 图3 外部观者对重庆公共交通评价
有1/4左右的被调查者对重庆的市容、城市规划、卫生、空气、水质、交通、公共交通等基本情况不了解。其它的外部观者认为,重庆的卫生、空气、交通普遍较差,有效百分比分别高达33.5%、39.7%、31.3% 。由图2、3可以看出,水质和公共交通的总体有效比例分别为较好25.1%、中等48.8% 、较差26.1%和较好28.4%、中等46.6%、较差25%。这些数据表明:在外部观者看来重庆的卫生、空气、交通都比较差,这给重庆的整体形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水质和公共交通的形象也比较差,虽然“较差”的比例相对降低了一些,但从总体来看绝对比例仍很大,需进一步改善。市容和城市规划的形象相对而言要好些,但有50.6%和55.1%的人认为重庆的市容和城市规划处于中等水平。这表明重庆还需要大力整治和美化城市市容,只有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才能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
2.2.2.2 市民
市民对重庆市的“开放程度”比较满意。总体来看,市民对重庆经济发展比较满意。
6
图4 市民对重庆城市功能四项指标评价
由图4所示,市民对重庆城市功能的四项指标中,工作满意度、学习满意度、居住满意度、休闲满意度评价为“较好”和“中等”的累计有效百分比均未达到8O%。这四项指标为“较差”的比重较大,有效百分比分别为22.4%、2O.7%、27.3%、23.2%。市民对这四项指标进行评价时选择“中等”的占总体的1/2以上,有效百分比分别为65.5%、60.6%、61.2%、53.7%。工作满意度、学习满意度、居住满意度中“较差”频次均大于“较好”的频次。这说明市民对重庆城市功能的总体情况不太满意。
重庆科技、文化、历史满意度的四项评价指标中,市民认为“较好”和“中等”的累计有效百分比除“文化事业繁荣”一项外都比较高。这说明市民对重庆的历史和名胜古迹的满意度比较高,但对“科技发展程度”和“文化事业繁荣”的满意度为中等。
图5 市民对重庆政府评价
从图5可以看出,市民在评价重庆市政府形象的五个指标中,“办事效率”、“开拓创新”、“民主化”为“中等”的有效百分比在1/2以上,分别为50.8%、57.7%、59.1%。对“办事效率”、“严格执法”、“社会治安”的评价,“较好”和“中等”的累计有效百分比均未达到7O%,分别为66.0%、60.9%、63.9%,“较差”的有效比例为34.O%、39.1%、36.1%。由此可以说明,市民对重庆市政府并不满意。在“办事效率”、“开拓创新”、“民主化”的评价中有效值主要集中在“中等”,而对“严格执法”和“社会治安”的评价比较低。
市民在评价重庆城市市容、环境、交通形象的几个指标中,表现出对于重庆市的市容、环境、交通形象的总体情况非常不满意,尤其是“卫生”、“空气”、“交通”和“公共交通”。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重庆城市形象定位及公关策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