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承担责任的好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上进意识,学习成绩也慢慢提高了。两周之后别同学们正式选为班长。
上面事例中的老师真是一位善于发现学生美的好老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那些看似顽皮,甚至令人疼的学生身上,都有美好的一面,甚至不只是一面。只要做老师的能细心观察,一定能发现这些学生美的一面,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
然而,现实中许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点,不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于是这样的学生最终变得更加不尽人意,最终失去做人的、做事的信心,严重者甚至一生都生活在黑暗中。
那么,做教师的怎样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
1.透过“有色眼镜”看学生,扬长避短。
一位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经常惹是生非,同学们称其为“霸王天”,老师们谈起他来个个摇头,可是班主任老师却能用一副“有色眼镜”来观察他,从而发现他热爱田径的闪光点,于是鼓励他参加,给予他关爱和帮助,让这个孩子体验到了成功喜悦,班主任因势利导,给他提要求,希望其他方面也像体育一样出色,那学生还写了承诺书。班主任还经常找他谈心、鼓劲,是他感受到了教师的爱抚与温暖,最后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每个学生都有着上进心,都有着对成功的渴望,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遇,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6
2.透过“有色眼镜”观察学生,注重个性差异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用同一样的标准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掌握同样深度的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考出同样优异的成绩。实际上,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其实还像我们张开的手掌一样,五指并拢手指有长有短,这是一种参差的美,错综的美。如果都要跟中指一样长,其他几个手指必然要受骨伤筋断之苦;如果跟小指一样长,那就成了钥匙坯子;如果跟大拇指一样长那就成了铲子,失去了诸多功能。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发现孩子的擅长之处,让他们在自己的成功中找到自信。
五、用关爱代替责骂来教育管理学生
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故意捣乱、迟到、把按时交作业、打架斗殴等。当发生这些情况时,老师们一般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冷静地进行提醒或批评,一种是情绪失控,对学生出言责骂。责骂式的处理方式在现代教育中已经被当作负面方法,被认为不可取。不过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责骂学生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虽没有体罚学生,却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气,对学生进行侮辱性的责骂。那些尖利的语言进到学生耳朵里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留下了伤害,长期积累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
1.责骂学生会影响学生上课情绪,降低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快乐的人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作品”,学
17
生要提高成绩,努力是一方面,情绪和兴趣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在一个班级里,如果教师经常责骂学生,将班级气氛变得非常低沉,生活在这个班级里的学生也会受到显著影响,学习压力增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社会上不断出现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因为不能忍受教师的责骂而做出极端的事情,对于那些真实的案例,我们不可不谨慎对待。 2.责骂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阻碍和谐校园的建设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必须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服。但是尊重很难从责骂学生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中得到。教师如果一看到学生犯错误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顿,甚至用过分的语言责骂学生,这种行为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导致学生不服从老师管理,师生关系紧张。
为此,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只顾自己情绪激动就将学生斥骂一顿了事,应当认识到“为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教师只有宽厚待人,真诚对待每一名学生,才能赢得相似的爱戴,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从而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想让学生“听话”自己首先有一颗宽厚的心。
当然,对于责骂很多人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只有表扬和鼓励的教育同样也是畸形的教育模式。我认为,学生既需要春风般的鼓舞力量前进,也需要严厉的警示才能认识到错误,避免步入歧途。有时候顽皮的学生只有用当头棒喝才能镇得住。对做错事的学生保持修养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但是如果学生屡教不改,教师就可以考虑用严厉的教育手段。认为责骂教育虽然来自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但是如果使用恰当,确实有一定的意义。
18
教师有教育犯错误学生的职责。如果一名教师在学生做错事实不生气,可能说明教师的涵养好;但是也可能是因为教师得过且过,根本无心管理。很多教师在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为了维持秩序稳定,只是用比较温和的教育方法去劝导,但因为现在的学生个性较强,管理难度加大,使得教师的劝告方式不仅没有派上用场,反而令部分学生有恃无恐更加嚣张。一些教育人士认为,只有表扬没有责骂的教育也是不完善的,教师既要给学生温情又要不时给予威风凛凛的严责,令学生印象深刻。
但是,教师的责骂教育应与关爱学生联系起来。在实际运用中掌握好尺度。教师责骂学生的前提是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平时就必须对学生关爱有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自我判定这脾气该不该发,而且学生喜欢的教师发火对学生的震慑力更大,如果教师经常小题大做责骂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将不以为然。
有这样一个故事:(第一人称)我是一名外语教师。有一次学校放国庆长假。假期结束之后要收作业,但是当天却没有课代表那作业来。这我正在疑惑时,听到其他教师说全班学生的作业几乎都没写,班主任老师正在班里骂人呢。班主任是个爽朗的中年人,人很幽默,平时都很和颜悦色,没想到他发火的时候如此的怒不可遏,言词尖刻,我们看到他狠狠地批评了那些懒学生,把全班学生羞得抬不起头来。不过,当天学生就把作业补齐了,后来很长时间内上课都非常认真,都按时交做作业。我问几个学生当时有没有被老师吓到?他们说有,不过因为班主任平时对学生很好,这次挨骂都觉得自己理亏了。我听了不由得会心一笑,果然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班级来呀。
19
六、把握爱的尺度
在现实工作中,关爱学生的尺度很难拿捏。和学生关系过于密切会
丧失原则;过于纵容会失去老师的尊严;过于严厉,吝于表达关爱的话,又会和学生疏远。在关爱学生方面,教师要格外小心,以免因为不恰当行为而伤害了学生的心灵。恰当地对学生表示关爱,是一种道德境界,更是教育事业的一种美好的现象。 1.不可把关爱学生变成无原则的宠溺
一些教师性格温和,和学生们相处起来十分融洽,几乎和学生打成
一片,虽然说教式没有架子容易和学生相处,但很容易对学生的一些小毛病视而不见。例如:学生在上课时做小动作,开小差,教师不批评;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认为错误无足重轻,于是不予理睬,甚至在学生与别人发生纠纷时过度袒护学生,混淆事实。这样对学生关爱有加,仿佛像一个没有原则的家长一样宠溺学生,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2.关爱学生必须摆好自己的位置
关爱学生不能居高临下,但是也不能没有原则。过于严厉或是过于放纵对师生关系都是一种伤害。教师要想关爱学生必须先认清自己和学生的位置。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但是这种平等不可能是绝对的平等,教师和学生身份不同,知识和能力不同,二者之间达不到完全平等。教师经过专业培训,是职业工作者,社会能力要强一些,教育工作中担当责任的一方,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负责;而学生是在成长阶段的人,是接受教导的一方,性格多变甚至叛逆,是在学校生活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书育人 关爱学生(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