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q倍,所以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为,故A正确.
62.引力波现在终于被人们用实验证实,爱因斯坦的预言成为科学真理.早在70年代有科学家发现高速转动的双星,可能由于辐射引力波而使质量缓慢变小,观测到周期在缓慢减小,则该双星间的距离将(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答案】B
【解析】: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mm?2??G122?m1??r
rT??mm?2??G122?m2??r
r?T?4?2r34?2r3计算得出m1?m2? ,计算得出T? 2G?m1?m2?GT因为双星的总质量减小,周期减小,可以知道双星间距离在减小.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是:B
63.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两星体密度相当( )
22
A.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 B.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大
C. 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大 D. 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体积较小的星体质量为m1,轨道半径为r1,体积大的星体质量为m2,轨道半径为r2.双星
m1??m??m2??m??间的距离为L.转移的质量为△m.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G,根据数学知识得知,
L2随着△m的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对m1:G?m1??m??m2??m??(mL21??m)?2r1①
对m2:G?m1??m??m2??m??(mL22??m)?2r2②
由①②得:??G?m1?m2?L3,总质量m1+m2不变,两者距离L不变,则角速度ω不变.故B错误.由②得:
?2r2?G?m1??m?L2,ω、L、m1均不变,△m增大,则r2增大,即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由v=ωr2
得线速度v也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双星
【名师点睛】本题是双星问题,要抓住双星系统的条件:角速度与周期相同,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采用隔离法进行研究。
64.一气球静止在赤道上空,它随地球一起自转,同时气球上空有一颗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球在万有引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B. 气球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 C. 气球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D. 气球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答案】D
65.在物理学中,万有引力常量、分子电流假说、惯性定律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提出或测定,他们依次是( ) A. 牛顿、法拉第、伽利略
B. 卡文迪许、法拉第、牛顿 C. 卡文迪许、安培、牛顿 D. 牛顿、库仑、伽利略 【答案】C
【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而卡文迪许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6.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史和单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理学家安培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B.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了静电力常量,并验证了库仑定律 C. Kg、m、N、A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D. 功的单位可以用 kg·m/s表示 【答案】D
【解析】密立根测量了电子的电荷量,A错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了引力常量,并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B错误;N是力的单位,不是基本单位,C错误;功的单位是J,由所以得1J=1kg?m/s,故D正确.
67.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密度为( ) A.
2
2
2
2
知,1J=1N?m,根据,得 1N=1kg?m/s,
2
3??g0?g?GT2g0 B.
3?g03?g03? C. D. 222GTGTgGT?g0?g?【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可列出物体在两极的表达式,再由引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列式综合可求得地球的质量,最后由密度公式,即可求解.
在两极时,由于物体不随地球自转,所以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故GMm?mg0,在地球的赤道上物2R2Mm?2??体受到的万有引力分为重力和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故有G2?mg?m??R,地球的质量:
R?T?g043?M??R3?,联立三式可得:??, C正确. 23GTg0?g68.两颗相距足够远的行星a、b,半径均为R0,两行星各自周围卫星的公转速度的平方v与公转半径的倒数
2
1的r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颗行星及它们的卫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行星a的质量较大 B. 行星a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小
C. 取相同公转半径,行星a的卫星向心加速度较小 D. 取相同公转速度,行星a的卫星周期较小 【答案】A
Mmv2GM212【解析】根据G2=m得,v=,可知v-图线的斜率表示GM,a的斜率大,则行星a的质量较大,
rrrrGMv12Mm故A正确.根据G2=m得,第一宇宙速度v1=,因为行星a的质量较大,则行星a的第一宇宙速
RR0R00度较大,故B错误.根据GMmGM=maa?得,,取相同的公转半径,由于行星a的质量较大,则行星a的r2r2GMMmv2卫星向心加速度较大,故C错误.根据G2=m得,v?,取相同的公转速度,由于行星a的质量
rrr较大,可知行星a的卫星轨道半径较大,根据T?2?r知,行星a的卫星周期较大,故D错误.故选A. v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重要理论,知道线速度、加速度、周期等物理量与中心天体质量和轨道半径有关.
69.在发射某人造地球卫星时,首先让卫星进入低轨道,变轨后进入高轨道,假设变轨前后该卫星始终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卫星质量的变化,若变轨后的动能减小为原来的,则卫星进入高轨道后( ) A. 周期为原来的8倍 B. 角速度为原来的 C. 向心加速度为原来的 D. 轨道半径为原来的 【答案】A
点睛: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与半径有关,讨论物理量的变化时要找准公式,正确使用控制变量法讨论物理量的变化。
70.若某双星系统A和B各自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星和B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距为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星的轨道半径为
m1d
m1?m2B. A星和B星的线速度之比为m1:m2
C. 若A星所受B星的引力可等效为位于O点处质量为m?的星体对它的引力,则m'?D. 若在O点放一个质点,它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双星系统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相等,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双星系统中两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即角速度相同,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引力充当向心力,故
m23?m1?m2?2
Gm1m2m2m122?m?r?m?r,又知道,解得,r?r?dr?dr?d,A错误;两者的角速度11122211122dm1?m2m1?m2mmv1v2vrm?,即1?1?2,B错误;A星受到的引力为F?G122,放在O点的星体对其的引力为
dr1r2v2r2m1相同,故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专题06万有引力与航天含解析(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