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仙都导游词 正本(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路到景区出口处,乘车前往。

朱潭山景点——仙堤:朋友们,我们来到了朱潭山景点,这条位于两桥之间的长堤,叫做仙堤。仙堤两边杨柳婆娑,用卵石铺成的长堤既浪漫又多情,是当地恋人拍摄婚纱照的首选之地,并且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丽水、金华、武义邻近县市成千上万对新人纷纷沓至。其实,仙堤成为婚纱摄影外景地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欣赏鼎湖峰的位置最佳。让鼎湖峰和练溪成为婚照的背景,共同为他们的爱情作证。寓意相爱的人彼此如鼎湖峰在水中的倒影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仙堤上这座四角攒尖的望峰亭和旁边的水榭,既点缀了风景,又是摄影的最佳取景点。从这里看,岸上的鼎湖峰伟岸挺立,水中的鼎湖峰婀娜多姿,随波摆动。当夕阳的余辉洒上一片金色,岸上与溪中的鼎湖峰都更加美丽动人,宛如天上的琼楼玉宇。

这如诗如画的风光是仙都的精华,自古以来天下名人于此驻足。建国以后,成为中央、省、地方领导和游人留影的必到之处。这里也曾是《阿诗玛》、《绝代双骄》、《天龙八部》、《汉武大帝》等数十部影视剧的拍摄基地。

晦翁阁、九龙壁、超然亭:我们眼前的晦翁阁,是一处在岩洞内人工修建而成的半边亭阁。亭阁面积90平方米,高约6米,木结构,两亭角飞翘于洞窟之外。洞窟名晦翁洞,后山即为晦翁岩,山脚好溪溪阔水深,人称朱潭,相传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字晦翁)曾憩于此,这里的景点均以朱熹的姓与号来命名的。晦翁岩高达几十米,南北延伸数百米,悬崖碧潭,古洞幽趣。古树遮天,是仙都又一寻幽探胜的好去处,晦翁岩后山岙,环境清幽,多连理树,是理想的恋爱定情之地。

这些建在石基上的竹屋,是供游人避暑休闲、体验山野之趣用的。

我们看到的这面奇特的岩壁,人们称之为九龙壁。这是一条带状的层状节理地质构造。整条节理带长约100米,其整体与好溪水面几近平行,最低处与水面相距不到1米,节理带中洞窟高低、深浅不一,最高达4米,最深4米。因节理带处于悬崖峭壁间,凝灰岩层状分明,弯曲起伏,如无数条虬龙盘石潜伏,故称九龙壁,又名龙崖。

溪边的这座四角单檐攒尖顶亭,叫超然亭,意思是超然物外,心如闲云。它是远眺马鞍山日出的观景亭。亭底边长2米,高5米,木制结构,红柱青瓦。该处东可远眺马鞍山日出,北可近观天师洞,南可望鼎湖峰雄姿。要领略朱潭山的魅力,应坐下来慢慢感受,体验它天然的宁静、清新与质朴。

芙蓉峡景点

孔雀浴溪→芙蓉嶂、芙蓉峡→“铁城”摩崖、珍珠瀑→紫芝坞→螺蛳岩→玉兔守门→

21

洗心池→小芙蓉→胡公诞生地→三奇岩→铁城崖壁→仙掌岩→卓锡峰→碌碡岙→莲花峰→石壁潭→截脉岭

■旅游指南:芙蓉峡景点是仙都景区的重要部分,位于县城五云镇东北约15公里处,南距鼎湖峰景点约3公里。从县城沿磐缙省道、仙上景区公路可直达景点入口,进出交通非

常方便。可乘坐县城至仙都的旅游巴士或在缙云汽车站乘坐壶镇方向的班车前往。

概说: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芙蓉峡!芙蓉峡是仙都景区的重要景点,主要有芙蓉峡、碌碡岙、石壁潭、孔雀岩、截脉岭等景观。芙蓉峡,三面围抱,一谷出口。中心低凹成洞天,峡谷中植被茂盛,以灌木为主。相传是仙人僻五谷茹芝草的地方,古称紫芝坞。芙蓉峡以峡谷幽深雄伟、岩石惟妙惟肖闻名已久,号称“石头动物园”,在此拍过数十部影视剧,是天然的摄影棚。

现在我们来到芙蓉峡三棵树渡口,这个名字来源于对面渡口石阶上生长着三棵苦槠树,为好溪漂流的起点。这座粉墙黛瓦的建筑是铁城书院,原来在芙蓉峡内螺蛳岩之下,后来被毁,1998在此重建。铁城书院占地约7000平方米,建筑为江南民居风格,三进五开间,粉墙黛瓦,掩映于绿树丛中,分外别致。书院内部设有仙都影视文化陈列馆,等一下,请大家进去看看。对面这一排高耸的峰岩,称做将军岩。让我们踏上竹筏,渡过美丽的练溪,一睹芙蓉峡她那神奇的芳容!

仙掌岩:朋友们,过渡后往左走,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块耸立在好溪边的巨型石壁,形似手掌,称仙掌岩。传说是玉皇大帝派一名天将守在芙蓉峡口,防止外人偷摘仙草紫芝。一天,何仙姑与蓝采和赴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路过此地,看到满山遍野的紫芝,觉得这是送给王母娘娘最好的礼物。于是降下云头,采摘起来。这位天将急忙上前阻止,但是无法抵挡俩位神仙的合力,眼巴巴地看着何仙姑他们将紫芝摘走,想想自己无法向玉帝交差,又气又恼,一掌击在石壁上,就留下了这个大手印。岩体高约100米,宽约40米。面溪一侧岩壁陡立,岩面平整光滑,岩体顶端与山体分离。从南侧观此岩壁,突兀岩面又呈现出一戴头盔的古代武将画像。在好溪对岸的沙洲是仙掌岩的最佳观景点。

孔雀浴溪:请大家抬眼往左边看,在好溪右岸有两块岩体叠交,酷似一孔雀,这就是孔雀浴溪景观。那姿态如同一只孔雀在溪水里刚刚沐浴上岸,头向山上,冠翎显现,尾部一直延伸到好溪溪畔,栩栩如生。孔雀浴溪,又名“孔雀石”,是由大小两块岩体构成的象形石。峰岩高约30米,基部围径约80米。紧临溪边稍矮的一块峰岩,又貌似一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老翁,临江垂钓,叫“姜公石”。细看,它又象一只可爱的小狗熊靠在崖壁上休憩观景

22

呢!

关于孔雀浴溪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风景秀丽的马鞍山上有很多孔雀,时而排列成行,象条飘带绕山飞转;时而聚集一起,象朵盛开的琼花,鲜艳无比;时而列队歌舞,山下百姓为之陶醉;时而交颈成对,惹人喜爱。一天,它们飞过好溪上空,见溪道弯弯、潭水清清,都想到溪里洗澡,又怕被人看见。第二天,天未亮,一只美丽而顽皮的小孔雀,偷偷到石壁潭下,水清潭深的地方洗澡,洗忘了时间,待太阳上山,村民下地干活时,看见河里的小孔雀,就要去抓,小孔雀赶紧爬上岸想飞走,由于羽毛未干飞不起来,停在山坡上,回头祈求同伴相助,同伴未来,一直等在那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石头。

当然这是传说,从科学角度解释,孔雀浴溪岩石岩性为凝灰岩,所在山体形成于白垩纪晚期,山体岩石垂直节理明显,后经自然风化和雨水侵蚀,周边岩体慢慢自然崩塌分离,形成了尖柱状的石柱。

芙蓉嶂、芙蓉峡:“马铃儿响来玉鸟唱,我陪阿黑哥回家乡。”朋友们一定都知道电影《阿诗玛》。但大家也许不知道,除了云南,仙都的芙蓉峡可是阿诗玛的第二故乡啊!阿黑哥当年为救阿诗玛,一箭射开山崖的那场戏就是在芙蓉峡拍摄的。

朋友们,这里就是芙蓉峡,又称铁城,是由两山体相夹而形成的V型狭谷段落。芙蓉峡进峡处稍宽,继而曲折,中窄而后宽,形似葫芦。峡谷幽长,两侧峭壁对峙,山石突兀,悬崖如帘,如罗裙褶裥,如舞台帷幕,且峡高百丈,称芙蓉嶂;紫石簇簇如万朵芙蓉陡立竞放,故名芙蓉峡。由于两旁崖壁竖立,壁上又生起条条凹道,从谷口往里看,像钢铁铸成的城墙,上头又似个个女儿墙,难怪又取名为“铁城”。又象是一排钢琴的琴键,山风吹过,天籁声声,真是“如闻仙乐耳暂鸣”啊!

峡谷幽深,长约300米,两侧石壁相对高度约60米左右,峡谷最宽处约60米,最窄处约2米,如石门中开,仅容一人过往,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芙蓉峡最初由于白垩纪火山喷发,山体岩性为凝灰岩,之后,地质作用使山体发生构造抬升,纵向节理面经侵蚀作用,而形成了峡谷。芙蓉峡在研究仙都山体的历史和成因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

关于芙蓉峡的形成,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东海八仙赴西王母蟠桃会路过,见此处紫芝丛生,一起按下云头,入山采摘。性急的蓝采和不经意将何仙姑的花篮撞翻。芙蓉仙花散落一地,吸水而化,就变成了芙蓉峡。

这是仙女岩,惟妙惟肖,可与江西龙虎山的仙女岩媲美,真是“男人看了笑哈哈,女人看了羞答答”。

23

“铁城”摩崖、珍珠瀑:请大家往山谷里走。此谷中有块平地可容数百人休憩,是芙蓉峡的精华所在,在此既可观瀑,又可观赏明代万历年间镌刻的“铁城”摩崖。“铁城”摩崖题于芙蓉峡右侧崖壁上,署名“万历庚寅岁八月廿二日,仙都吏郝敬为李小仙山人书。丞杜木式、薄朱廷宠、尉吴守仁刻铭谨识”。为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缙云知县郝敬所题,楷书直写,字径3.2米,幅大4.5×7.0平方米。它和初阳山上的“旭山”题刻、鼎湖峰下的“鼎湖胜迹”题刻、玉甑岩上的“玉甑岩”题刻,黄龙山中“佛”字题刻,称为仙都五大摩崖石刻。摩崖下方,还有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缙郡令樊问德的题记,面积约有3平方米,为 “铁城”摩崖作注。“铁城”摩崖石刻字体刚劲有力,清晰可辨,给铁城增添了一份阳刚之美。“铁城”是明缙云进士李键的字号,也号小仙山人。李键(1520—1610),明嘉靖年间在工部为官,职务相当于现建设部的总工程师。当时,故宫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因雷击起火烧毁后,李键负责修复。后因在朝廷触犯皇族权贵,辞职回家,与其他受排挤的官员郑汝璧、李逢雷、樊向朝等四人化名在铁城书院隐居,吟咏酬唱。消息传出,朝廷恐他们聚众闹事,命缙云知县郝敬前去侦察,郝敬查后,造反之事子虚乌有,并且很快地与他们几人成为好朋友。郝敬从优上报朝廷,朝廷满意,并请他们出山为官。李键执意不出,甘为山人。郝敬佩服李键的高风亮节,遂在该石壁上刻“铁城”两个大字以示纪念。郝敬是明朝大书法家和学者,他的字一直被后人推崇。一次,中国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到此游览,请他题字,沙却说:郝敬题写的字太好,自己就不献丑了。

这里是珍珠瀑,水滴从崖顶断断续续飘然而落,如颗颗晶莹的珍珠。但在雨天则飞流直下,倒挂北斗。明代李键有诗句道:“两山高并敞云门,天壁飞泉吐欲吞”,“朝霞出洞扶桑色,古峡飞泉宿雨声”,就是此景的真实写照。

芙蓉峡越往里走,峭壁愈高,山谷愈窄。最狭处,中裂如门,仅容一人穿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故叫铁门峡,是缙云仙都著名峡谷。当年峡谷的险峻吸引了“阿诗玛”剧组前来拍摄。电影《阿诗玛》中,阿黑为救恋人阿诗玛,跃马直奔,见前方有山岭挡道,怒发神箭,射裂山崖,纵马穿峡而过的镜头,就在这里拍摄,因而铁城被誉为“阿诗玛的第二故乡”。其实,电影《阿诗玛》的绝大部分镜头都是在仙都拍摄的。

紫芝坞:峡谷北端,又是另一洞天,四周高崖围立,中间绿草成茵,是传说中神仙种芝田、尝紫芝的地方,故名紫芝坞。明代吴观有诗云“山中白云多,坞内紫芝少;紫芝不可寻,白云为谁好。”李淑也云“不见茹芝人,只闻紫芝坞。我来醉白云,枕石欹芳杜。”

高耸的山崖,狭长的峡谷,真是气势磅礴啊!朋友们,这里有两池清澈的泉潭,是专为我们游客准备的。下面的泉潭用来洗手洗脚,上面的泉潭用于饮用,有人说长饮此水可以长

24

生,有人说久喝此水可以美容,有人说在此洗澡可以长出黑发、除去百病,大家是否先尝试一下。

螺蛳岩:朋友们,你们看这块岩石象什么?是不是象一枚巨大的田螺,所以叫螺蛳岩。它正对芙蓉峡北端峡口的正中,岩体呈黑灰色,高约20米,岩石基部有一洞穴,穴高约2米,深约3米,宽约4米,可容纳三、五十人,在此休憩、遮蔽风雨或烈日。如果你坐于洞穴口,可观望对面芙蓉峡的嶙峋怪石。如果你登上芙蓉峡之巅,向紫芝坞俯视,此岩又像玉麒麟。古人信神,称它为丹鼎。明郑汝壁《游仙都记》中记载“凡数转,径逾窄。徒拥一峡,□□相向,石门中开,可丈许。稍进,则二柱耸峙,忽辟而峭,两山抱之。中见一石如丹鼎,上圆下洞,可坐百人。”

螺蛳岩底洞穴前的平台就是铁城书院屋基遗址,是明代四位高人结庐隐居的地方。传说明朝京官李键因严嵩专横,愤而辞官返回缙云。他常在仙都漫游,看到这里,山势雄奇,山峡相倚,景角清幽,便在这儿筑“紫芝山房”草堂隐居。平日里,与隐居小赤壁的郑汝璧、初阳谷的樊献科诗来赋往。郑自称“壁上虎”,樊自称“洞底龙”,李自称“城中仙”。人们称他们为“仙都三老”。李键自号“铁城”,“三老”见附近百姓求学难,便在李键的草堂兴办了“铁城书院”,为山村百姓子弟免费教学。

玉兔守门:朋友们,看过螺狮岩后有两条线路,一条由蹬步道上山,可游览玉兔守门、洗心池、望江崖、小芙蓉、三奇岩和铁城崖壁。另一条是顺着好溪向下游走,可游览卓锡峰、百兽岩、仰天岙、连环洞、碌碡岙、莲花峰等景点。

好了,现在我们登游步道上山。朋友们,请向后看,在芙蓉峡口山顶上有一只玉兔蹲在那里,守护着芙蓉峡,这就是玉兔守门,为防止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来抢走芙蓉。

洗心池:走上百步梯,翻过龙脊岗,洗心池在半山腰一块岩石下,琵琶形状,前面壁立千仞,好溪就在脚下缓缓流淌。再往前就是望江崖和小芙蓉。

小芙蓉: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小芙蓉景观的山顶,从此看,小芙蓉是由九块呈丛状排列的岩体组成,由东面望去,极似莲花,故人称小芙蓉(莲花旧称芙蓉)。各岩体相对高度约25至30米,大小不一,构成了整个小芙蓉景观,占地约700平方米。在其中七块岩体呈半圆形的环绕中,又有两块岩体完全独立于其它岩体,呈石柱状,非常突兀,其中一块与其旁边的岩体构成一极为狭窄的岩隙,下面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

小芙蓉景观的峰顶是一个绝妙的观景台,纵目四望,真是心旷神怡!好溪水从东方汩汩而来,经胡诞地,过截脉岭,入石壁潭,就进入仙都的北大门--芙蓉峡。东侧可眺望高踞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仙都导游词 正本(5)在线全文阅读。

仙都导游词 正本(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388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