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基”是指( )。
A.传授与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完成教育体制改革,基本完善教育结构 D.基本完成课程改革任务,基本实施素质教育 【答案】B
【错误防范】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在总目标中,除了提到“两基”外,还提到了“两全”和“两重”。“两全”是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重”是指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例17(2010年统考试题)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是( )。 A.扫除青壮年文盲和职业人才培训
B.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C.加强农业知识的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 D.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 【答案】B
例18(2011年统考试题)
义务教育是我国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 )。 A.自觉性、免费性与普及性 B.免费性、统一性与选择性 C.强制性、免费性与普及性 D.福利性、自觉性与普及性 【答案】C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考点二:教师的专业素养。
考点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内容和途径。 考点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五:师生关系的特点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例1(2002年统考试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答案】C
例2(2004年统考试题)
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个特点?( )
A.复杂性和创造性 B.主体性和示范性 C.长期性和间接性 D.连续性和广延性 【答案】D
例3(2005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点。 【参考答案】复杂性是由教师劳动任务的多样性以及劳动对象的个别差异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劳动。
示范性是指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表率,教师必须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由学生“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例4(2007年统考试题)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主体性 D.示范性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易考的选择题。
【错误防范】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该部分内容易考简答题。
考生要对教师的主体性深入理解。主体性是指劳动手段,教师的劳动手段是他(或她)自身,是凝结于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思想品德等,教育教学过程就是将教师自身具备的知识、才能、思想品德等素质转移到学生身上的过程。 例5(2001年统考试题)
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答案】D
【解析】复杂性是针对劳动的目的和对象来说的,创造性是针对劳动对象、内容、方法和突发教育事件来说的;连续性是针对时间而言的,广延性是针对空间而言的;长期性是指人才的培养周期长,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价值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主体性讲的是劳动手段,教师的劳动手段是他(或她)自身;示范性是指教师是学生模仿的榜样。
【错误防范】教师劳动的8个特点经常考,容易出两类考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因此,考生首先要记住这8个特点。其次,了解各个特点的含义,这样可以为选择题做准备。命题者经常会给出一两个小例子,让考生来分析它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最后,能用几句自己的话来解释教师劳动的每一个特点,这是在为简答题做准备。 例6(2008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参考答案】(1)复杂性、创造性。复杂性表现在教师劳动目的的全面性和劳动任务的多样性;创造性体现为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
人。
(2)连续性、广延性。教师劳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严格界限。
(3)长期性、间接性。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合格的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教师劳动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4)主体性、示范性。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解析】这部分内容易考简答题。
【错误防范】首先,要求考生记住这些特点。
其次,要对这些特点理解,以防灵活性的小题出现。如: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创造性) “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创造性) “教有法,而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创造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长期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示范性) 考点二:教师的专业素养。 例7(2004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素养?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有集体协作的精神。
(4)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例8(2002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参考答案】(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例9(2003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做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素养?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1)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反思能力。
考点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内容和途径。 例10(2010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是什么?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参考答案】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专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 例11(201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教师自我的形成。
例12(2006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基本途径? 【参考答案】(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和在职培训; (3)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4)自我教育提高。
考点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例13(200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怎样正确地看待学生? 【参考答案】(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例14(2002年统考试题)
学生是教育的 ,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 。 【答案】对象(客体)主体
【解析】尽管填空题的题型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该考点还是需要考生加以注意。 例15(2003年统考试题)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答案】D
【错误防范】为什么说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答案要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因为第一,从教师方面看,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就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第二,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因为第一,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不是盲目、机械、被动地接受作用于他们的影响。第二,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考点五:师生关系的特点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16(2001年统考试题)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 和教学相长。 【答案】尊师爱生民主平等
【解析】尽管填空题的题型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该考点还是需要考生加以注意。 例17(2003年统考试题) “教然后知困”、“能者为师”、“弟子不必不如师”等说明了我国师生关系的哪一特点?( )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师道尊严 【答案】C
例18(2007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2)可以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3)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4)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例19(2009年统考试题)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 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 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 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答案】D
例20(2010年统考试题)
西方学者罗森塔尔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标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期望,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产生这种影响的师生关系类型是( )。 A.教育关系 B.组织关系 C.心理关系 D.社会关系 【答案】C
例21(2008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哪些权利?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下列基本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3)在学生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5)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姓名权、荣誉权、隐私权、健康权等权利。
【错误防范】考生要记住受教育权、姓名权、荣誉权、隐私权、健康权,以防出小题来考大家。
例22(2009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我国《教育法》中对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学生的基本义务做了哪些专门规定?
【参考答案】(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例23(2011年统考试题) 一位学生没有交作业,教师在上其他课时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这种做法实际上侵犯了学生的( )。 A.人身权 B.受教育权 C.人格权 D.荣誉权 【答案】B 第六章课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精解(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