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广泛的、经常的,但却是自发的、无计划的。在肯定环境对人发展影响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例18(2009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师受过专业训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
【错误防范】这里考查的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除了教育因素外,还需要记住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即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环境对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考点五: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 例19(2001年统考试题)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 性和 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答案】顺序 阶段 例20(2002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例21(2005年统考试题)
教育者应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例22(2011年统考试题)
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说明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稳定性 【答案】C
考点六: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例23(2005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教育的政治功能,即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2)教育的经济功能,即教育促进物质生产发展和改善,促进一定生产关系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传递与保存文化、活化文化、交流融合文化、选择文化、更新与
创造文化等功能。
例24(200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解析】“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中的“教育”指的是基础教育(即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通过中小学教育,使原来被少数人(或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为更多的学生所掌握。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中的“教育”指的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具有教学和科研两种功能,通过大学教授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们一起研究可以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例25(2006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传递、保存文化; (2)活化文化; (3)交流融合文化; (4)选择文化;
(5)更新与创造文化。
【错误防范】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一个易考的题.。除了作为简答题准备外,还要浏览一下每小点之下的具体内容,做到一看到一个有关实际例子,就能够判断出它体现了教育的文化功能的哪一小点。
例26(2007年统考试题)
在教育的文化功能中,将存储形态文化转变为活跃文化是教育( )。 A.传递文化的功能 B.活化文化的功能 C.交流文化的功能 D.更新文化的功能 【答案】B
【错误防范】这部分考的是教育的文化功能中的一项内容。作为考生,“教育的文化功能”的内容要作为一道较为重要的简答题来掌握。 例27(2009年统考试题)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只起加速作用 D.只起延缓作用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的具体表现来看,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只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C和D两个选项都是不完全的。 【错误防范】辨析题:“教育救国论”。参考答案:错误。因为它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导致教育万能论的错误。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只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起决定作用。 例28(2010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答案】错误。
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表明,教育受社会生产 方式,尤其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教育对社会发展虽有作用,但只能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轨道上实现,对社会发展仅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它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否则,将导致教育万能论的错误。 例29(201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育有哪些主要的社会功能?
【参考答案】(1)政治功能:通过教育巩固和维护一定的政治制度,促进政治体制的完善与变革的功能;
(2)经济功能:通过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3)文化功能:是指教育传递保存文化、活化文化、交流文化和选择文化的功能。 第三章教育目的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考点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
考点三:在确立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存在的两种错误理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考点四: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和教育方针。 考点五:素质教育。 考点六:体育和美育。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例1(2009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在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答案】不准确或错误。
此说混淆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概念。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是相同的,即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教育目的的规定下,各级各类学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
【解析】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识记这两个定义。 考点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 例2(2005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答案】错误(不准确或不全面)。
除社会需要外,制定教育目的还应考虑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才能等个性发展的需要。 例3(2007年统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德育与智育、体育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错误防范】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部分,易考的小题有:(1)“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该内容易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择的部分为“社会分工”;(2)“脑力劳
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人的片面发展的主要特征”,该内容易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择的部分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例4(2008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发达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因此,在这些国家中就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错误或不全面。
机器大工业生产只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并不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还要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人的全面发展还必须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实现。
【错误防范】这部分考查的内容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除了上面的内容外,还需要考生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第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人的片面发展的主要特征。
考点三:在确立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存在的两种错误理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例5(2007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
(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为它有助于个人发展。 (3)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地发展。
【解析】教育受社会制约,同时也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这是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目的的确立必然受到社会的制约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所以,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能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曾形成过两大理论流派:一是个人本位论,二是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只强调人的需要,忽视社会的需要。社会本位论只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人的需要。这里只考了其中的一种错误观点。 【错误防范】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不仅要掌握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而且要知道如何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评析:个人本位论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它确立了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要,促使其个性的发展。其次,提出了培养“自由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教育观,对现代学校教育有积极意义。个人本位论的不足在于:首先,忽视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其次,过于强调人性中个人的价值及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忽视了学习和社会影响的作用。 第二,了解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等;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等。
第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及其评析。基本观点为:(1)个人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2)教育除社会目的外,无其他目的;(3)教育结果只能以社会效益加以衡量,教育的结果主要看对社会贡献了什么,培养的人对社会起了什么作用。评析: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这对于保证教育的地位,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但其否定了个体的兴趣、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对制定教育目的的作用,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也容易造成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压抑。
考点四: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和教育方针。 例6(2002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例7(2002年统考试题)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答案】A
例8(2005年统考试题)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应培养( )。 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C.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
D.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答案】D
例9(2010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参考答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例10(2011年统考试题)
我国当前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 )。 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祖国服务 B.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均衡发展服务’ C.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的农村服务
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答案】D
考点五:素质教育。 例11(2006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素质教育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答案】错误或不全面。
素质教育应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促进学生“双基”的掌握,智力、能力的发展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 考点六:体育和美育。 例12(2010年统考试题)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增强学生体质
B.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 C.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D.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答案】A
例13(2011年统考试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精解(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