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规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而定。实验室的轴线尺寸为810Omm×l20OO㎜。平面布置示意图参见附图4。另按物理、化学、生物各门学科实验室分别配备实验准备室,存放仪器、药品、标本,并供教师做实验准备工作使用。
六、技术教室是初级中学根据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教育改革的深化,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与训练的教学用房。
七、计算机教室主要根据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
域的广泛应用而设置,对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其面积系根据额定席位、双人使用的计算机台面尺寸9OOmm×6OOmm确定。完全小学每间使用面积为80㎡,初级中学每间使用面积为93㎡。计算机操作台可平行于教室前墙面布置或部分集中布置与部分沿墙周边布置相结合的形式。另配备准备室1间。 八、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的面积,已考虑非完全小学可 兼作科学、音乐、美术、电化教室等,并可开展游戏、舞蹈活动。6 班完全小学可兼作音乐、美术教室。12班及以上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可兼作合班、电化教室等。使用面积完全小学可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初级中学可容纳半个年级的学生。另配备准备室l间,主要用于电教器材、广播器材、声像设备的存放与操作。
九、远程教育教室是农村教师接受教育教学知识、信息、示范 课等培训的重要场所之一。完全小学每间使用面积为39㎡,初级中学每间使用面积为45㎡。
十、图书室是师生获得知识的信息库,由藏书、学生阅览、教师
- 36 -
阅览三个部分组成。根据教育发展和实际使用情况,为便于图书 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宜将三个部分合并为\图书室\,内部可分区域布置。
藏书面积系根据学校规模、每生配备图书册数、每平方米藏书 量计算。因小学在校学生不多,考虑教与学的需要,适当提高了非完全小学每生配备图书册数。同时考虑到按藏书总量计算藏书面积都较小,为适应藏、借、管的需要和学生课本循环使用的储藏,适当加大了参数部分的面积。
教师阅览区域,主要供教师阅览报纸杂志,查阅教学参考资料和优秀教案、进行备课等使用。小学教师阅览区域兼作会议室;初级中学教师阅览区域按教师人数的1/3设座,以满足教师阅览的基本需要。
学生阅览区域是学生在校集中阅读非外借图书的场所,是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特点,非完全小学不设置学生阅览座位,按班级或个人借阅图书;完全小学按学生人数1/20设置阅览座位;初级中学按学生人数1/12设置阅览座位。同时考虑图书开架阅览的因素。
图书室使用面积应符合附表2的规定
附表2 图书室使用面积 学校类别 班级规模(班) 生均藏书(册) 藏书量(册/㎡) 藏书部分使用面积(㎡) 33 31 39 学生阅览每座面积(㎡) — 1.50 1.50 学生阅览部分使用教师阅览部分使用合计使用面积(㎡) 面积(㎡) 面积(㎡) — 21 41 21 28 41 非完全小学 完全小学 4 6 12 30 20 20 600 600 600 21 80 121 - 37 -
续附表二
学校类别 班级规模(班) 18 完全小学 24 12 初级中学 18 24 20 30 30 30 600 500 500 500 65 60 75 91 1.50 1.20 1.20 1.20 82 60 90 120 55 35 53 70 202 155 218 281 生均藏书(册) 20 藏书量(册/㎡) 600 藏书部分使用面积(㎡) 52 学生阅览每座面积(㎡) 1.50 学生阅览部分使用教师阅览部分使用合计使用面积(㎡) 162 面积(㎡) 面积(㎡) 62 48 十一、体育活动室是为解决学生在雨、雪天上体育课、体质测试、进行文娱活动等设置的,标准中只规定了基本要求的面积。体育器材室工存放体育器材和设备。
十二、科技活动室是为了广泛开展课外教育活动,积极开发中小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一定的动手能力而设置的。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均宜设置无线电、航模、科学探索等固定的科技活动室,其余科技活动可利用相关教学用房进行。
十三、心理咨询室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的场所。
第三节 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第二十六、二十七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办公用房:
一、教师办公室应根据教师编制设置,小学每班2人,初级中学每班2.8人,使用面积均为4㎡/人;总使用面积非完全小学为32㎡,完全小学6班、12班、18班、24班分别为48㎡、96㎡、144㎡、192㎡,初级中学12班、18班、24班分别为136㎡、204㎡、272㎡。
- 38 -
二、行政办公室可根据学校规模大小,按工作职能设综合办公室或分设校长室、党支部办公室、教导处办公室、总务办公室等。
三、卫生保健室要考虑安放诊疗床、就诊桌、常用药品橱的需要。房间进深要能满足测试学生视力的要求。非完全小学和完全小学6班不设置,宜在有关办公室内设置保健箱。12班以上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每校均应设置1间,使用面积均为2O㎡。
四、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均应设置总务食库,存放设备、器材和办公用具等。
五、初级中学均应设置文印档案室,使用面积均宜为l5㎡。初级中学宜设置会议室。
六、完全小学设置少先队队部室,初级中学设置社团办公室。 七、小学和初级中学的传达值宿室,主要供收发、传达警卫、夜 间值班等用。
八、中心完全小学因负责所辖区内教师的业务、政治学习,代发工资、教材、课本等管理工作,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增设相应的办公用房。行政、教师办公用房的总使用面积可按本标准中表6所列面积的130%控制。
第五节 生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第二十八条、二十九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生活用房:
一、教工宿舍。非完全小学的教师很少,为本村或邻村人,一般
- 39 -
不设置单身宿舍。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分别按教职工编制的30%、50%配置,全寄宿制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分别按教职工编制的50%、60%配置,使用面积均为10㎡/人。规模小的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教职工单身宿舍可与行政、教师办公室统一规划建设。引进外地教师较多的学校,为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帮助教师解决住宿困难,在上级部门和乡(镇)政府支持下,在学校周边设立或建设教师住宿周转房,供外地教师在未购住宅前住宿。
二、学生宿舍。为适应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各地都在合理规划调整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布局,形成“规模”办学,以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因此,完全小学(主要是高年级)和初级中学都应根据上述要求、学校服务半径的增大等因素,设置一定比例的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包括居室、盥洗、厕所和值班人员等各种用房。一般学校学生宿舍的总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住宿生人数(比例),完全小学按使用面积3㎡/生,初级中学按使用面积3.30㎡/生配置,提出需要建设的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在立项时一并上报。
三、食堂。非完全小学、完全小学的教职工编制都较少,故教职工的就餐比例宜按教职工人数100%计;初级中学的教职工编制稍多些,且部分教职工住在学校附近,故教职工的就餐比例按教职工人数50%计。
食堂面积还应考虑部分学生的用餐和蒸饭的需要,以及小学低年级课间供应点心。食堂使用面积应符合附表3 的规定。
- 4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9-81972-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