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建学校应设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及日照充分的地段 (B) 优化教室的自然环境 (C) 控制噪音 (D) 绿化校园
14. 以下有关尊重信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尊重信任是爱的具体体现
(B) 尊重信任是实现素质教育价值的保证 (C)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
15. 以下有关能力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能力知识主要是创新和探索的知识
(D) 能力知识是我国教育所欠缺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17. 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
(A) 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C) 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
(D) 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
18. 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特征具体体现在()等方面。 (A) 人文学科以及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受到应有的重视 (C) 培养“完整的人”的目的被普遍认同
19. 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 (A) 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 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20. 美国教育家泰勒提出的著名的“目标模式”在今天看来,具有的不足之处是()。
(A) “先确定目的然后确定手段”的做法,在课程设计中未必可行,不应把目的和手段完全分开
(B) 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点滴改进的必要性,
(C) 像理解力、鉴赏力等重要的教育结果,是难以测量和清楚地观察到的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一校之魂,校长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 (否)
2.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是)
4. 闲暇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否)
5.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否)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 (是)
7.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否)
8. 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
9.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10. 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存在什么素质教育模式。 (是)
11. 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 (是)
13. 教育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 (是)
14. 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 (是)
15. 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否)
16. 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否)
17. 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否)
18. 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否)
19. 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
20. 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 (是)
21. 法纪责任素质,不仅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是)
22. 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是)
23.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否)
24. 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是)
25. 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否)
26. 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否)
27.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
28. “行教”是指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教育影响学生。 (是) (否)
[分值:1.0]
29.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30. 校舍布置是构成校容校貌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状态。 (是) (否)
[分值:1.0]
素质教育概论 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和核心。教育学生做集体的小主人,就是要培养学
生具有“五爱”思想、优良品德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A) 社会主义 (B) 个人主义 (C) 集体主义 (D) 人文主义
[分值:1.0] 1.0 2.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
常称为()。
(A) 劣势潜能 (B) 优势潜能 (C) 共性潜能 (D) 个性潜能
[分值:1.0] 1.0 3. “元教育”又称(),指人类早期比较完整地体现自身本真职能的原始教育,其本性是为人类服务,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实现环境改造,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A) 异化教育 (B) 本源教育 (C) 本真教育 (D) 复归教育
[分值:1.0] 1.0 4. 人类一切文明进步都以文化成果的积累和()的提高来体现。
(A) 文明水平 (B) 科学水平 (C) 教育水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素质教育概论考试多套试题b(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