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word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 区分材料时主要从材料的组成上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 B、有机玻璃是化学合成的一种塑料,外观颇似玻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是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错误; D、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错误. 答案:A 点评: 许多物质名称很相似,易混淆,结合组成、性质等正确区分它们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8.(2分)(2015?苏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铜 B. 二氧化碳 C. 金刚石 D. 氯化钠 考点: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分)(2015?苏州)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2 +3 +4 +6 A.B. C. D.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10.(2分)(2015?苏州)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 ) A.葡萄糖 B. 淀粉 C. 蛋白质 D. 纤维素 第11页(共27页)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解答: 解: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属于糖类物质;蛋白质不属于糖类物质.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食物中的主要成分,然后再根据营养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2分)(2015?苏州)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 B. 盐类:烧碱、纯碱 混合物:自来水、冰水共存物 C.D. 氧化物:水、二氧化锰 考点: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根据有机物、混合物、氧化物及盐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 解:A.二氧化碳不是有机物,错误; B.烧碱不是盐类,错误; C、冰水共存物不是混合物,错误; D、水和二氧化锰都是氧化物,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关键是掌握有关物质的分类的相关概念,掌握常见物质的俗称. 12.(2分)(2015?苏州)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B.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木炭燃烧 C.D. 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故A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故B选项错误. C、木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C选项错误. D、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中吸热或放热问题,熟记吸热或放热的判断规律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2分)(2015?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离子 B. 通常把PH<7的降水称为酸雨 C.第12页(共27页)

D.氯化铵可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施用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元素的概念.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原子的组成分析; B、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 C、根据酸雨的PH值分析; D、根据氯化铵的作用分析. 解答: 解: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正确; B、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元素,错误; C、通常把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错误; D、氯化铵不可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比较综合,关键是对各项知识的掌握. 14.(2分)(2015?苏州)下列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B.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C. D.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同时生成硫酸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换成分,价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分)(2015?苏州)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B.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C.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第13页(共27页)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相当于对配制的溶液进行了稀释,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计算出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进而由所需水的体积判断所需量筒的量程. 解答: 解:A、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转移,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相当于对配制的溶液进行了稀释,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7.5g=42.5g(合42.5mL),应选用5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2分)(2015?苏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是纯净物 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排放到江河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B. 水能够溶解所有的物质 C. 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考点: 水的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纯净物是不含有杂质的物质解答; B、根据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解答; C、根据水的溶解作用解答; D、根据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有任何杂质解答. 解答: 解:A、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中含有可溶性矿物质,不是纯净物,错误; 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排放到江河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正确; C、油不能溶解在水中,故水不能够溶解所有的物质,错误; D、蒸馏水中不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2分)(2015?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B.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C.第14页(共27页)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说法正确,故A不可选;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物质,此说法正确,故B不可选; C、二氧化碳溶于水成为碳酸,所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会变为红色,说法正确,故C不可选; D、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说法不正确,故D可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制取方法的掌握,难度不大. 18.(2分)(2015?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B. 用FeSO4溶液、Cu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C. 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铁锈的主要成分.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根据波尔多液的成分、金属的活动性顺表的应用分析判断; B、根据铝的性质分析; C、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表的应用分析判断; D、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分析. 解答: 解:A、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在铁桶中配制波尔多液,故A错误; B、由于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所以,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故B正确; C、由于Cu和Ag都不能与用FeSO4溶液反应,只能得出铁比铜、银活泼,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故C错误; 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2O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重要知识, 19.(2分)(2015?苏州)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苏打能作发酵粉,是因为小苏打能与面粉反应 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于洗洁精 B. 浓硫酸可用于作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第15页(共27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word版(3)在线全文阅读。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word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6681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