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和封冻水。
3)地被植物应合理施肥。有机肥每隔1-2年施用1次,一般在秋季施用追肥一般每年2-3次,化肥和其他微量元量肥按需施用。施肥应因地制宜,小雨前后施肥最佳。 4.5.7嵌草砖内播种草籽
1种子的质量:质量指两方面:一是纯度,二是发芽率。一般要求纯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85%以上。
2种子的处理:为了提高发芽率,达到苗全、苗壮的目的,在播种前可对种子加以处理。
3播种量:应根据草种、种子发芽率来确定种子播种量,种子有单播和2~3种混播的,单播时,一般用量为10~20g/㎡。
4播种:
1)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机械播种播2-4次,保证播量准确,播撒均匀。
2)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必要时可进行植前施肥,对整好的场地,均匀撒施熟化的有机肥3kg/m2、复合肥0.08 kg/m2,再进行土壤翻耕,然后用铁耙将表土耙平、耙细保证细整后的坪床不出现坑洼高低不平的现象,以免浇水或雨天积水而造成草坪生长不良。细整后的坪床准备播种。
3)白三叶播种量以发芽率及土壤条件来决定。发芽率高、土壤条件好则可减少草种播种量、反之增大草种播种量。一般为10-15 g/m2,用播种机撒播均匀。
4)覆土镇压:播种后,用覆土耙进行覆土2 次以上,覆厚0.2cm,之后用50-80kg滚筒进行镇压2次,确保草种与土壤接触紧密、坪床具有一定的紧实度。覆盖:选用草苫子进行覆盖,保湿、防止种子流失、减少径流对地表的冲刷而导致地表板结。
5)播后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喷灌,喷湿土壤5-10cm,1天喷2-3遍,保证坪床湿润,直至种子发芽,发芽后20天,保证2-3天对草坪进行一次喷灌,之后每3-5天对草坪进行一次喷灌,直至成坪。
6)揭除覆盖物:待幼苗出土整齐后,选择阴雨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并注意揭除后的养护工作,防止造成幼苗脱水伤害。
草坪草生长到5叶期时,用速效氮(4-8g/m2)对草坪进行第一次追肥,当草坪生长至10-12cm时,对草坪进行第一次修剪,选用悬刀式剪草机修剪,剪
31
高7-8cm。
7)苗期进行3-5次杂草防除工作,采用化学防治与人工拔除相结合。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如幼苗凋萎病、根腐病及食叶、食茎害虫的发生。 4.6道路工程 4.6.1施工工艺流程
新建道路施工工艺流程图
4.6.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测量准备:按设计单位所交控制桩利用一台全站仪和两台水准仪分导线组、基平组、横断面组、内业组进行全线贯通测量,加密水准点、导线点,闭合后进行横断面测量与绘制、现场施工放样。
2、土工试验准备:对地面按要求取代表性土样,进行颗粒分析以及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的测试和击实试验,击实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土的最
32
测量放线 地面整平压实 地面填方压实 雨水口、雨水管及路缘石施工 透层及下封层 铺筑底层混凝土/水泥砂浆 铺筑面层透水砖
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将上述测试结果报监理、业主部门审批。
3、施工队伍准备:根据此次承担的土方工程量及工期安排,安排专业施工班组及时打开作业面,从挖、装、运、填、平、压实行一条龙施工。
4、机械设备准备:根据此次承担的土石方工程数量及工期安排,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形成多套生产线,同时平行作业,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 4.6.3场地清理
本工程院内范围内原有广场砖、嵌草砖、透水砖拆除及所有基土、垃圾、树木、腐植土等按规范要求的深度和范围清除。
在地面填筑以前,按规范要求全部予以清除运弃。所有指定为可利用的材料,都应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了便于运输,可分段或分片,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存放。
地面填筑前对旧地面结构及地表线以下30cm的渣土、杂物进行清理外运。用地范围内的树坑、孔穴等全部清挖至洞底,根据监理要求进行处理。认真处理现况废弃的地下管线。现况地表的人工杂填土层主要为农田等非适用材料,经现场确认后清除至良好底层并运至弃土场。清表至基底标高后,如有软土地基或低洼坑沟时,请监理、设计现场确认,提出处理方案,可按要求厚度分层回填砂砾,碾压密实后再继续进行上层地面的填筑。
沿地面底宽度外侧50cm左右设定填筑边线,对此范围地表进行平整压实,底基压实密度须达到93%以上。当基底松散层厚度大于30cm时,先翻挖再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密度同样达到93%以上。在地面填筑边线外侧修筑临时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 4.6.4地面填方施工
1、施工步骤
测量放线→场地清理→挖除非适用材料及回填处理→地面填筑→碾压成活→检测→下层施工
2、现场施工准备
组织技术、施工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及现场环境,施工前应对地下管线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核实、收集资料、核对工程数量。根据现场条件,解决现场所需的水、电、道路、设备、材料等问题,保证地面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前对现况地面进行测量,均衡全场土方量。
3、试验地面施工 (1)试验目的
33
1)检验材料是否合格:对试验段所使用的填料进行外观检查,并取土样进行试验分析,检查土样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液塑限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人工、机械组织检验:通过试验段检验人员分工是否合理、各部门之间是否协调、机械配置是否合理、人机配合是否有误、机械状态是否良好。同时对运输能力。运输路线、到场时间等做初步统计。
3)通过采集准确、有效数据,进一步明确最适宜的碾压机械、最有效的虚铺厚度。最经济的压实遍数。最佳的控制含水量、最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法等,为地面后续部分施工提供依据。
(2)试验地面选取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30m长作为试验段。 (3)试验数据确定
1)松铺系数:松铺系数根据水准仪测出的碾压前、后标高算出,每10m做一断面,每一断面测3个点。
2)压实度:对于地面压实度由灌砂法测出。
3)碾压遍数:碾压三遍后,测压实度,以后每压一遍,测定一次,直至达到设计要求,记录碾压遍数、程序等。
4)压实机械的最佳组合和工作效率。 (4)成果整理
试验段结束后,立即将试验结果整理出来,上报监理及甲方,待得到明确批复后,即可办理地面填筑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开始地面的填筑工作。
4、地面填方
地面填方分段进行,按设计断面水平分层。根据试验路段取得的最佳虚铺厚度(一般不大于30cm)等数据,结合汽车运输能力,确定卸土堆的合理间距。
填土区段完成一层填筑后,先将成堆的卸土大致摊铺整平,整平时对地面进行初步压实,以避免振碾时发生滑坡现象。推土机初平后,由人工配合平地机进一步整平到规定的虚铺层厚,保证平整后的层面纵横向平顺均匀。
碾压时填料的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含水率太低时,采取其表层喷水并采用路拌的方法提高含水率;含水率超标时,采取翻挖晾晒的方法或采用灰土拌合处理降低含水率,并适当减薄铺填厚度。
填筑施工期间应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当天摊铺的土层必须当天碾压密实。
34
4.6.6地面压实度要求
见下表。
路基压实度标准
填挖类型 路床底面以下深度(m) 0~0.8 填方 0.8~1.5 >1.5 零填及挖方 4.6.7人行步道施工
1、基础施工
人行步道路床碾压成形后,铺设5cm粗砂垫层,用平板振捣器振实,无砂混凝土施工前用水浇湿,无砂混凝土施工要注意以下几点:
(1)砂浆采用预拌砂浆。
(2)严格掌握基层厚度和高程,其坡度与面层一致;
(3)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先用采用6~8t的小型碾静压,再用12t的碾子振动压实,密实度达到95%,孔隙率达到18~20%;
(4)无砂混凝土拌和到压实终了时间不超过3~4小时。
(5)无砂混凝土施工后保湿养生6d,浸水1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4.5MPa。
2、方砖铺砌
步道方砖的铺设采用2cm1:5干硬性水泥砂浆卧底,砂浆摊铺宽度应不大于方砖铺面5~10cm,铺砌时应轻轻放平,用橡皮锤夯打稳定,不能损坏方砖的边角。砂浆层不平时,应拿起方砖重新用砂浆找平,严禁向砖底填塞砂浆或碎砖块等。铺好后应检查是否稳固及面层平整度,发现方砖有活动现象应立即修整,用干砂掺入1/10水泥(体积)拌合均匀将砖缝灌注饱满,并清扫干净。要求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5mm,横坡允许偏差为0.3%,纵横缝允许偏差10mm,缝宽允许偏差为3mm,相邻两块方砖高差不大于2mm,不能有活动及凹凸不平现象。缝内砂浆饱满,纵横缝直顺美观,纵横坡要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无积水现象。
人行道透水步道砖的选用
透水步道砖尺寸及类型符合《透水砖》(JC/T945-2005)标准,但技术指标
35
压实度(%) 机动车道 95 93 92 95 93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92 91 90 92 0~0.3 0.3~0.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改造项目技术暗标(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