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性的起源与性行为的进化 3.6.1 性的起源
(1)起源---类似于真核细胞的内共生学说,即一个细胞“吞食”了另一个细胞,结合为一体,两者的物质进行混合和交换。
(2)无性生殖---原核生物和少数低等生物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由单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3)有性生殖---两个细胞结合后融合为一个单独的新细胞。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4)有性生殖的优势---无性生殖能够被选择的只有一种突变体或者只有一个个体的后代;有性生殖不仅能够把双亲的各种突变结合在同一个个体中,而且两个亲本的基因在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能够重新组合,增加了选择的遗传性状,从而大大增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进化速度。
(5)有性生殖的类型---同配和异配两种方式。
(6)性的组成---包括第一性征(性染色体和性器官)、第二性征和性激素三部分。
3.6.2 两性求偶吸引的感觉机制---性行为的前奏 3.6.2.1 常见的感觉机制
(1)视觉吸引---通过颜色、闪光、实物和行为等的变化作为信号来吸引异性。多见于昆虫、鱼类和鸟类。
(2)听觉吸引---不同的鸣叫来吸引异性,多见于昆虫和鸟类。 (3)嗅觉吸引---用特殊的气味来吸引异性,多见于昆虫、鱼类和哺
31
乳动物。一般称为性信息素,是一类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4)触觉吸引---以触碰、挨挤和理毛等多种方式来吸引异性。多见于鸟类、兽类和人类。
(5)聚众吸引---多个雄性动物聚集在一起,并且发出信号来吸引雌性。多见于昆虫和鸟类。 3.6.2.2 求偶吸引感觉机制的说明
(1)求偶吸引感觉机制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混合运用的。 (2)求偶吸引感觉机制只是动物感觉机制的一种类型,注意与其它感觉机制区分;甚至前者除了与求偶有关外,还有其他功能。 (3)求偶吸引感觉机制可以用来进行动物的搜集。 3.6.3 动物求偶行为进化的实例
(1)缝蝇(Hilara sartor)---雄性先制造一个大小与自身相当的软质丝球,然后群集并且进行圆圈飞行以吸引雌性;雌性从中挑选一个中意的雄性,并且接收其丝球,双双飞离群体,交配。
推测的进化过程:
a. 雄蝇向雌蝇求爱,并且将雄蝇和其它雄蝇分离;
b. 雄蝇求爱前需要捕捉一个猎物作为礼品,雌蝇在交配前接收礼物并且在交配时食用。捕捉猎物有利于雄性个体间竞争,赠送猎物有利于交配,食用猎物有利于卵的成熟,从而最终有利于种族繁衍。
c. 雄蝇在捕捉猎物后先用丝捆绑猎物。
d. 雄蝇用丝包裹猎物,使其看上去比实际大,加强对雌性的诱惑。
32
e. 遗留---该蝇类已经进化为食蜜类型,礼物已经无实际用途,但是丝球仍然被保留下来,作为刺激求偶的信号。
(2)鸭子的求偶信号---求偶梳理行为。
3.6.4 动物交配、受精发生的进化---以脊椎动物为例
(1)鱼类---体外受精。如果为受精或者受精后遇到不良环境以及遇到敌害,则大量死亡;鱼类以大量产卵来应对。
(2)两栖类---多数仍然属于体外受精,少数为体内受精;前者出现蛙类的抱对(刺激同步产卵和排精)和鱼嫄的雌性抱卵(皮肤分泌的粘液可以防止卵的干燥)等适应现象。
(3)爬行类---绝大多数具交配器,行体内受精,真正适应陆生生活。 (4)鸟类---除鸭外均无交配器(以适应飞行),雌雄以泄殖腔相对进行交配,行体内受精,有良好的孵卵和育雏行为,显著提高了后代存活率。
(5)哺乳类---除单孔类外都具有发达的雄性交配器(阴茎),有交配季节,交配期内,雄性可以随时交配,但是雌性往往有动情周期,具有良好的育雏行为。
a. 雄性多追逐雌性,伴有特殊声音(如猫)、故作姿态(如大猩猩)、释放液体(如黄鼬)等。
b. 雄性多滥情,与一切发情期的同类雌性交配;但是犬科雄性在一段时期内只与同一雌性交配。
c. 一雄多雌婚配类型中,常常出现雄性争斗,以争夺交配权。 3.6.5 人类性行为的特点与其进化
33
(1)人类性行为包括结偶、性交前活动和交配三个主要阶段。 (2)人类性行为特点
a. 情感因素增加---情欲结合。人类有目的地追求性行为中的感官享受。常常伴有接吻、擦鼻子、拍手臂等动作,来表示快感。 b. 交媾方式的改善---从“背交”转向“面交”。由于人类性信号和性敏感区域集中在身体正面,如面部表情、嘴唇、胡须、乳房、阴毛、生殖器和性红晕等,所以“面交”不仅可以增加女性的主动性,提高受孕的机会,而且有利于男女双方交流感情。在结构上男性的阴茎勃起时的角度和女性阴道的角度都已经前倾。
c. 性活动的时间显著延长---只有人类女性才一直有性接受的能力。 (3)人类性行为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a. 嘴唇外翻---在性高潮时肿胀、变红,用于接吻,涂口红利于吸引异性。
b. 耳垂---人类独有,在性高潮时充血并且膨胀,并且及其敏感。 c. 体毛减少---“裸猿”,突出了性器官。
d. 直立行走---更加突出了性器官,而且利于性器官的接触。 e. 衣服---除御寒外,可以保护性器官,同时有增加了性诱惑。 f. 性爱---区别于其他动物,不再仅仅以繁殖为目的。 (4)人类性行为进化的意义
a. 有利于两性分工,提高生存竞争的效能 b. 有利于对后代的照顾,并且控制生育率 c. 有利于获得性满足,增进健康
34
d. 有利于配偶间建立良好关系。 3.6.6 性行为进化的影响因素
(1)性选择---动物性副征的起源和发展,是自然选择的一种特殊形
式。
(2)近亲交配的制约机制---加大了后代有害隐性基因形成纯合子的
概率。
a. 迁移---导致近亲雌雄个体的自然散失,降低了近亲交配的概率。 b. “早期熟识效应”---自幼共同成长的雌雄个体间存在一种制约性
欲的倾向。
(3)乱伦禁忌---禁止上代与后代或者同胞个体间发生性行为的模式。 (4)配偶外性交
a. 动物的婚外性行为---常见,有利于拥有更多的后代,有时后代会
更优秀。
b. 人类的婚外性行为---时有发生。
(5)季节与气候变化---通过物理性因素得变化触发动物的生理性反
应,从而开始或者终止性行为。 3.6.7 性行为进化的研究方向
(1)祖先性行为方式在后代多少会有一些保存下来 (2)共同性的性行为比特殊性的性行为产生得更早 (3)简单的性行为比复杂性行为起源早。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进化生物学讲义(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