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反思
课题 练习三 1.学生认识多边形的形状,了解多边形的名称与边数的关系。 2.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 总第 9 课时 本课第3课时 课型: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 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教具: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一、出示预习目标; 1.学生认识多边形的形状,了解多边形名称与边数关系。 2.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究 今天,我们首先回忆所学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学生交流: 乐分享给其他人,好吗? 讲解:多边形的名称和边数有关,几条边围成的就是几边 形,那么多边形的边和角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 出示教材16页第2题,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四边形有4个角,五边形有5个角,六边形有6个角,几 边形就有几个角,角的个数与边数相同。 三、练习检测 1.练习三第1题,学生跟着书上的例子边折边填空,然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三第2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集体讲解。 3.练习三第3题,学生小组交流拼法,集体汇报。 全班交流
4.练习三第4题,学生先判断,再交流说说怎么样将原来的图形改成平行四边形,并在钉子板上围一围。 5.动手操作完成练习三第5、6题。 四、总结交流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课题 有趣的七巧板 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总第 10 课时 本课第4课时 课型: 教学 目标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重点 难点 通过拼图形,让学生体会图形有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教具: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一、出示预习目标; 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 合作意识。 二小组交流探究 认识七巧板 1、出示一副七巧板。 提问:在这样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几块图形?你知道每块图 形的名称吗?(同桌互说) 动手操作:试试提问: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种?哪些三角形用七巧板中的的大小完全一样?你是怎样知道的? 2、请学生试着用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 (1)学生们拼,指名板演 (2)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 三、动手操作实践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 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拼成应该平行四边形。
2、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一个已经认识的图形 (1)学生分小组活动。 (2)指名板演、讲解。 (3)指名分组汇报时,应多鼓励、表扬有多种结果的同学。 3、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是否也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4、出示第19页的几幅图。 5、说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能拼出有意思的图形。 请形式分别说说这几幅图是什么? 再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出美丽的图案。 四评价交流。 教学 反思
课题 教学目标 乘法的初步认识 总第 11 课时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本课第 1 课时 写法和读法。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课型: 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知道乘法的意义。 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一、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1)出示例1主题图 小白兔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鸡呢?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白兔一共有几只? 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 鸡呢? 这两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三、交流展示 试一试 一次摆2根小棒,摆5次。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1、初步认识乘法 出示例2主题图 你是怎么知道的? 6张桌子呢,8张呢,10张呢,100张呢? 师介绍: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 写作4×2=8或2×4=8 介绍读法,领生读 师介绍乘号、乘数、积 问:4个2相加中“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新授课 教具: 课件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生观察。 生提问题。 2+2+2=6(只) 3个2相加得6 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 同桌交流。 加数都相同。 生摆小棒 2+2+2+2+2=10 5个2相加得10。 生说说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4个2相加。2+2+2+2=8 生想办法解决问题。 生说一说图意并列式。 交流算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