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1.2 框架涵工程施工方案
基坑开挖后分三阶段施工,即:底板,边墙,顶板。
钢筋弯扎先绑扎底板及部分边墙钢筋,再绑扎边墙钢筋,最后绑扎顶板钢筋。钢筋骨架在现场弯制绑扎成型,主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接头。
模板以大块钢模板为主,木模板作为调节尺寸用,支架采用φ50钢管脚手架(配可调型支托)搭设。 3.1.4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见5.2柳江沟隧道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3.1.5站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充分利用天窗时间,要点进行长治北的站场改造,人工进行道岔的预铺和拨接工作,在点内合理调配劳力,保证按点完成场内的改造工程。 3.1.6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3.1.6.1轨道工程概况
专用铁路在CK10+200预留牛村站,平坡,站坪长1800m;在CK18+000处设潞化站(装卸站),平坡,站坪长度(2475m)满足到发线有效长1050m要求。 3.1.6.2新建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本标段线路上部工程主要有铺轨、上碴、整道作业等。
计划采用人工铺轨、铺岔的施工方案。道砟计划采用汽车运输,整道计划采用机械捣固。
铺轨施工中在钢轨运到现场前,施工人员事先将混凝土枕按设计摆放,保障在钢轨运至施工现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铺轨施工。
在线路起落道施工时,采用顶镐将轨道顶起至设计位置,人工清筛旧道床、补充道碴,人工用电镐将道碴震实。 3.1.7房建工程施工方案
房屋位置按照设计图纸,并结合车站要求确定,结合通信、信号、给排水、车辆、电力、站场的施工情况,合理安排各专业施工的先后顺序。房屋主体完成后,先引入外接管线,安装室内各种机械设备,然后进行内外粉刷施工,防止各工序相互干扰。
施工队伍进场时,布置测量控制网、建立、搭建生产及生活临建设施;为土方开
挖做好准备。按照顺序进行土方开挖、垫层、基础的施工;在进行±0.000以上土建结构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中,以主体结构施工为关键进度线路,中间穿插水、电等安装部分的预留预埋工作。
主体施工完毕后进行砌体施工(从下自上),同时进行地面施工;主体验收之后,开始进行抹灰工程施工,穿插进行其它工程的施工配合,进行装修的流水施工。外墙装修可在室内装修施工中穿插进行。在土建施工的同时,安装工程的各道工序穿叉作业,积极配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最后进行竣工验收。 3.1.8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沟槽、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外运,人工配合。过线、过路的管道采取顶进套管的方法穿越。管道安装及其它构筑物根据其特点选用合适的工艺及方法进行施工。
3.1.9站场建筑设备施工方案
站场建筑设备工程随站场改造铺轨施工的进度适时开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项施工采用平行、流水、交叉、相互配合的作业施工方式,按照工程阶段工期的要求,高质高效完成所辖工程。 3.1.10 通信工程施工方案
3.1.10.1 光、电缆线路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开工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线路进行实地测量,绘出现场径路草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光电缆过桥梁、河流、沟渠、公路等地形的具体方案,测量出防护光电缆所用水泥槽、钢管的长度,测量出每个区间所需光电缆的实际长度,为光电缆配盘提供资料。
光电缆到货后,由工程师和专业测试人员,对光电缆进行单盘测试并做好记录。电缆测试合格后将电缆头封焊,进行单盘气压维护。
光电缆单盘测试合格后,将单盘测试资料和复测资料对比,对光电缆进行配盘,配盘时应注意,光电缆接头避免落在河中、过公路铁路的穿越处和建筑物以及地形复杂不易接续操作的地点。
光电缆敷设后,由监理工程师检查,签署隐蔽工程检查证后才能回填。 光缆接续时要搭帐篷,防止刮风和雨雪天气,防止进入灰尘。冬天时要有取暖设备。单纤接续指标应严格控制在0.08dB以下,平均接续指标严格控制在0.04dB以下。光电缆接续人员须有铁道部认可的光电缆接续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电缆敷设后进行单盘气压维护,气压合格后才能接续。接续时应注意交叉和平衡。封焊美观牢固。
光电缆施工要严格把好敷设、接续、测试关,确保光电缆施工质量,保证铁路通信大通道的安全稳定性。
站场通信线路与长途线路同径路时,与长途光电缆同沟敷设,不同沟部分在房屋主体工程完成后进行。
由于本工程是对既有铁路线路进行施工,施工时应严格按照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的原则施工,确保在施工中既有设备的正常运转。 3.1.10.2 设备安装与单机调试施工方案
本工程通信设备安装主要含长途通信设备、站场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施工单位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对每台设备进行单机调试,确保本机运行正常。 3.1.10.3 通信工程竣工验收
本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工作是长途与站场通信线路全线检查验收,通信系统功能的确认、设备的移交、竣工资料移交、竣工结算。
在提出验收报告前,项目经理部应按设计文件进行全面自检,在自检合格后,提出申请竣工验收报告,说明本工程完成情况、验收准备情况,以及申请办理竣工验收的具体日期等报建设单位。
验收是检验工程质量的最后程序,是建设、接管和监理单位对整项工程线路、设备的全面、系统检查,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我单位严格按照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和建设单位的相关规定执行。
3.1.11 信号工程施工方案及过渡方案
本标段信号工程按先站场后区间的原则组织施工。先进行站场工程的施工,站场施工的同时兼顾区间工程的施工。
过渡施工应本着“安全第一”、“优先运输”的原则,根据设计文件和建设单位下达的工期和技术要求,并结合现场调查资料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制定合理的施工过渡方案。
本工程主要过渡有:影响线路施工的信号机、箱盒、电缆等需移设,并恢复联锁关系;站改过渡期间,按照铁运函[2004]185文的要求,接发车进路上的道岔需纳入联锁监控,因此对插铺道岔应安装转辙设备,利用新设信号干线电揽,实现对新插铺道岔表示条件的检查。
在过渡之前,与工务部门一起对站场进行认真地考察,交桩。熟悉站场改造的情况,在充分考虑对运营影响最小的前题下,提出一个最佳的过渡方案,并报请建设单位,经设计部门审核签认或根据过渡设计文什实施。对站改工程的每一工序进行仔细安排。
信号机、箱盒:对需要移设的信号机、箱盒,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将新位置的基础坑挖好,过渡电缆敷设到位。施工时,根据电缆备用量及周围的情况,与电务部门负责人一起在现场制定方案。信号机拆除后,信号楼内信号组合应拔除熔断器,防止该架信号机电缆带电。迁移的信号机必须由既有信号楼控制。
轨道电路:对需要移设的轨道电路设备可提前将过渡电缆放到位,插入的道岔及线路提前将连接线钉好,绝缘安装好。插入的新线路必须与既有轨道电路断开。
道岔:在站场改造过程中,凡新插铺或移铺的道岔将按照《关于既有线车站信号改造过渡工程中严禁在进路接入非联锁道岔的情况下开放信号的通知》的要求纳入车站联锁。对新铺或移铺的道岔的定位密贴状态进行机械调整结束后进行钉固、加锁,并通过电缆连接对定位状态连续检查,通过有关进路的建立和电路开放检查新铺或移铺道岔定位表示继电器励磁条件,以保证行车安全。 3.1.12 电力工程施工方案
在本标段电力工程施工中采用人力、机械相辅相成,流水作业、平行作业、交叉
作业的施工方法。以区间电力工程、站场电力工程、变配电装置工程为单位工程,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方式;对分部、分项工程安排平行作业为主,交叉作业为辅的作业方式,在各工序环节,采用成熟定型的工艺流程或工法,保证本标段电力工程的标准化施工作业。
施工队进场后,根据长治北交接场现场实际情况和开通工期,先进行高压供电线路定测、复测工作,然后按照高压线路,新建或既有10/0.4kV变配电所(台)施工或过渡改造,就近向新增负荷低压供电线路施工的顺序进行施工,对站场电力的站场照明、动力配线等进行施工和设备安装;同时进行远动设备安装、调试;最后进入全线转接开通等工作。
3.1.13 电气化工程施工及过渡方案
针对长治北车站进行电气化改造,接触网工程按照先易后难,在线路达到施工条件的地段尽早展开施工,见缝插针,特别是线路参数的交接工作,提前展开施工步骤预想,即各工点在施工时应考虑工序的衔接,不窝工。
由于本工程部分是在既有营业线上施工,且需要利用维修天窗施工和分三段逐步开通投运的特点。根据站前和房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加强横向联系,提早安排,加强施工管理,统一协调,密切配合,避免专业与专业间的相互干扰,爱护上道工序的工程产品,杜绝行车、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站前工程施工与正式开通前的间隙时问,尽可能的同步安排可施工的项目,避免和减少开通后施工与运输间相互干扰而降低工效和影响运输。
上部工程根据物资供应配套情况,采取“大循环、小流水,平行推进”程序化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安排和施工天窗点方案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效,减少占用轨道作业时间。工程施工利用行车间隙申请给点,采取“分步要点”施工方案。为保证土建工程顺利实施,并减少对运营的影响,接触网可采取以下过渡措施方案:做临时锚段、临时腕臂支柱或软横跨、临时悬挂定位、临时下锚、临时绝缘分段、临时防护措施、临时悬挂调整等。最后悬挂调整及冷滑、热滑试验,竣工验收开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施工组织设计(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