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省道305线那曲至夏玛段公路改建工程第C标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省道305线那曲至夏玛段公路改建工程第C标段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那夏C标段项目部
二0一一年八月五日
1
西藏省道305线那曲至夏玛段公路改建工程第C标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总说明
第一节 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西藏省道305线那曲至夏玛段公路改建项目土建工程招标文件》; 2.《西藏省道305线那曲至夏玛段公路改建项目工程设计文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4.交通部颁发的交公路发[2003]94号?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6.《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JTG F40-2004);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9.《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52-2000); 1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11.《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12.当地气候、交通、资源、环境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3.交通部现行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参考有关公路路面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等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14.结合我单位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和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实力及施工技术水平。
二.编制原则
1.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管理条例及业主招标文件要求编制; 2.执行交通部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按照《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版)的要求,搞好绿化、美化生产及生活营地,注重环境保护,使驻地建设的管理与维护,满足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的要求;
4.按照倒排工期方法确定各项工程施工进度,以此为依据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和劳力,并做到机械设备配套、技术工种齐全,确保按计划完工;
5.采用成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并进行技术革新,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四新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6.注意施工安全及施工路段的行车保通,确保实现零事故目标;
三.编制范围
本合同段编制范围为:省道305线那曲至夏玛段公路改建工程第C标段K78+000~K114+573.542路基、路面及桥涵工程。
四.工程概况
1 .主要工程数量:
2
西藏省道305线那曲至夏玛段公路改建工程第C标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土石方480368m3,特殊路基处理121732m3,浆砌防护15584.5m3,浆 砌边沟
8440m,土质排水沟28200m,浆砌截水沟1000m;砂砾垫层74630.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267965.7㎡,天然砂砾底基层315998.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AC-13C厚40㎜239430.5㎡,水泥混凝土面板1750㎡,培路肩6136m3,加固土路肩658m3;桥梁工程 116.24 m/2座;单孔波纹管涵 361.2 m/35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605.1m/59道。
2.地形地貌、气象及水文
2.1本项目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藏北羌塘大草原,北枕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与
新疆、青海交界;南踏念青唐古拉山,与日喀则、拉萨和林芝等地(市)相邻;东接昌都地区的边坝、丁青;西与阿里地区的改则、措勤相连。线路标高4771m~4909m。西藏那曲至夏玛段公路起点位于国道109线(青藏公路)K3579+500处,与青藏公路相交叉,经嘎扎村(K4+700),在K41+360处跨龚曲,翻过玉托拉山、阿依拉山,经林堤乡(K85+000),在K88+796处设麦地藏布桥跨越麦地藏布江,止于夏玛乡(距离乡政府以西约5公里附近),终点桩号K114+573.542,路线全长114.493公里。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路网功能,发挥藏北地区的区位优势,促进那曲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2本工程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冰结层水为主,松散岩类孔隙水包括砂卵石为主的冲、洪、湖积含水层和以漂砾、卵石为主的冰啧、冰水堆积含水层;分布于河谷、平原及丘间洼地中,含水层主要为卵砾石。
2.3本项目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以低温干燥、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特点,属温带湿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区。
地理位置见下图:
3
西藏省道305线那曲至夏玛段公路改建工程第C标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五.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6、《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 062-91)》; 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8、《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9、其它相关的现行标准、规范的规程。
第二节 施工条件
一.道路交通
本次施工路段那曲至夏玛公路全线长120公里,始建于60年代,未进行设计工作,修建等级标准较低,目前,全线路基宽度约为4~9m,路面为砂石路面,沿线桥涵构造物缺乏及毁坏严重,大部分路段只能淌河而行。全线平均海拔4700米,最高处达5178米。全线间断分布有局部段落的冻土。易受水毁、水石流、泥石流破坏的公路累计达65公里左右,易受雪害影响路段为玉托拉山区、阿依拉山区等。沿线跨越50~100米宽的河流2处,10米以下的水沟多处,现有大桥(钢桁架桥)1座,中桥1座,小桥及涵洞多处,还有多处过水路面。
二.施工用水
本标段沿线有河流、支流水质洁净、无污染,工程及生活用水可就近取用。
三.施工用电
据现场考察,本施工标段内,无电力供应,但为了顺利开展项目部工作,项目部自备5台移动发电机及大型发电机4台,作为施工及生活用电。
四.施工通讯
本施工段内主要通讯为“手机”。
第二章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
方法
第一节 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要求
4
西藏省道305线那曲至夏玛段公路改建工程第C标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进度总体计划的网络控制计划 3.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4.各专业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顺序
二.编制原则
1.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确保工期
2.根据工程量使人员设备的配置处于最佳状态 3.充分考虑设备人员动员的准备时间
第二节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1.主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平地机、挖掘机、压路机、摊铺机、发电机、沥青拌合楼、水稳拌合机、装载机等)采用公路平板车运至工地;自卸汽车采用自行方法到施工现场。
2.施工人员乘客车到达施工现场。
3.主要材料:钢材、水泥从格尔木和拉萨购买,木材、汽油、柴油由拉萨购买,汽车运输至工地。
第三节 施工工期及综合进度计划
根据合同工期要求及该标段的现场实际情况,总体施工顺序采取平行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路面工程的施工;使工程始终在计划之中有步骤、有先后、有重点的进行,项目部定期对计划工期进行检查调整。
一.综合进度计划
本段合同工期为16个月,为了确保早日实现西藏省道305线那曲至夏玛段公路畅通,尽快的让当地老百姓走上富裕之路。本项目经理部计划在开工前,立即着手进行路基、路面工程自采材料的采集、采购、备料工作,在2012年11月按合同要求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我项目经理部在人员、机械设备、资金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在确保工期、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拟定如下综合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计划从2011年7月25日~2011年8月1日。
主要任务是:组织人员进场、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沥青拌合楼及水泥稳定拌和机安装调试等工作。
第二阶段为施工阶段:
1.备料
2011年8月20日~2012年6月10日;
2、路基工程
路基挖方2011年9月5日~2011年10月10日; 路基填方2011年8月25日~2011年10月25日; 路基细平2012年4月10日~2012年5月10日;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那夏施组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