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二 一,单选(30分)
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一般认为是在西方( )时代。 A 古希腊 B 雅典 C 欧洲中世纪 D 文艺复兴
2、下列( )是中国殷商时期高层次的学问传授中心。 A 右学 B 国子监 C 学宫 D 书院 3、( )大学首先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大学理念。 A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4、民国时期“大学区制”是蔡元培仿效( )高等教育系统设立的。 A 法国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5、牛津、剑桥等英国古典大学具有悠久的( )传统。 A 自由教育 B 博雅教育 C 专业教育 D 技能教育 6、提出“威斯康星思想”的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 ) A弗莱克斯纳 B 布鲁贝克 C 郝钦斯 D范·海斯 7、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院是在( )成立的。
A 柏林大学 B 东京大学 C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D 哈佛大学 8、( )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 A 课程建设 B 教学内容 C 教材建设 D 现代教育技术建设 9、布鲁贝克认为,( )和政治论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两大哲学基础。 A 认识论 B 文化论 C 技能论 D 创造论
10、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一般是按( )制定的。 A 学科 B课程体系 C 教学大纲 D 专业
11、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公立主导型的是( )。 A 美国 B墨西哥 C 韩国 D 日本
12、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中央集权型的是( )。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日本
1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 )为大众化教育阶段。
A 10%-30% B 20%-40% C 15%-50% D 20%-60% 14、( )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A 备课 B 上课 C 问题答疑 D 课后总结 15、( )的大学教授属于政府高级公务员。 A 日本 B 德国 C 韩国 D 巴西
16、提出实用主义教育观的著名学者是( )。
A 克拉克·科尔 B 杜威 C 德里克·博克 D 夸美纽斯 17、( )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教学起着检查、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A 实践教学 B 课程设计 C 毕业设计(论文) D 毕业实习
18、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真诚、热情、民主的程度,属于教学评价中的( )方面评价。
A 认知 B习惯 C 技能 D 情感 19、( )是衡量考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的指标。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20、重视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与开展,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 )层面的文化建设。 A 物质文化 B 精神文化 C 制度文化 D 行为文化
26
(答案:1、A 2、A 3、D 4、A 5、B 6、D 7、C 8、A 9、A 10、D 11、A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D 19、A
20、D)
二、多选(20分)
1、下列属于雅典教育中“七艺”的是( )。 A 文法 B 修辞 C 神学 D 几何学
2、后代以后,中国官办的高等教育机构被称为( )。 A 太学 B 国子监 C国子学 D 书院
3、美国大学教师的学衔等级包括( )等几级。 A 教授 B 副教授 C 助理教授 D 博士后
4、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 A 层次结构 B 类型结构 C 形式结构 D 课程结构
5、评价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涉及( )等三个方面。 A认知 B 胜任能力 C 情感 D 技能与习惯
6、下列国家中,按照办学主体的不同,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双轨型的包括( )。 A 美国 B 德国 C 比利时 D 荷兰
7、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属于中央集权型的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俄罗斯 D 日本
8、下列( )学科属于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范畴。 A 经济学 B历史学 C 哲学 D 法律学 9、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包括( )。
A面向全体学生 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 发挥学生特长 D 倡导学生主动发展 10、课程的文化功能包括( )。
A 传递文化的功能 B 选择文化的功能 C 升华文化的功能 D 创造文化的功能
(答案:1、ABD 2、ABC 3、ABC 4、ABC 5、 ACD 6、CD 7、BC 8、BC 9、ABD 10、ABCD )
三、判断(30分)
1、一般认为,现代大学的直接源头为欧洲“中世纪大学”。( ) 2、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于学者行会,包括教师行会和学生行会。( ) 3、早自中国汉代的“太学”,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就有了“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 ) 4、“书院”、“国子学”、“国子监”,都是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的官办高等教育机构。( ) 5、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思想最早是由牛津、剑桥等古典大学明确的。( ) 6、《莫里尔法案》推动了美国农工技术学院的大发展。( ) 7、中世纪大学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
8、德国是首先将大学教授纳入国家公务员体系的国家。( ) 9、英国古典大学具有悠久的博雅教育传统。( ) 10、京师大学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 ) 11、美国高等教育系统是典型的集权管理模式。( ) 12、日本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典型的私立主导型。( )
27
13、终结性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结论的评价。( )
14、区分度指的是考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 )
15、北美新大陆早期殖民地学院时期,高等教育模式移植了英国模式。( ) 16、依据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中国目前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 17、美国大学教授的终身制轨道“Tenure”是由宪法所保障的。( ) 18、德国大学的学术水平及质量差异极大,体现了显著的两级分化。( ) 19、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规模居于世界第一位。( )
20、我国高校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前提是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情景分析题(20分)
1、试从一名年轻大学教师的视角,对以下观点加以简要评析。 (1)立足讲坛,搞好教学对年轻教师极其重要。
(2)申报课题、发高水平论文于青年教师意义最重大。 (3)年轻大学教师待遇低,被称为“青椒”,是制约个人创造力的首要原因。 (4)个人研究领域及方向应该尽可能与团队保持一致。 (答案:不设标准答案,根据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对问题的理解等等实际情况简要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2、假如你名校博士毕业新到一所地方普通高校任教,请谈谈你对下列问题的认识。 (1)本科层次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学?
(2)对于学术声望不高的系行政领导,如何与其处理好工作关系?
(3)在经费支持不足及学科平台保障欠缺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学术产出? (4)怎样规划自己的学术职业生涯?
(答案:不作具体规定,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个人的职业抱负,感性认识、理性选择、学科背景等实际情况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高等教育学试卷
(南昌航空大学 杜驰)
二,单选题(30分)
1、一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的直接源头是( )。
A 雅典大学 B 古巴比伦“寺庙学校” C 欧洲中世纪大学 D 中国“太学” 2、( )是中国自唐、宋以来最主要的私学高等教育形式。 A 右学 B 国子监 C 辟雍 D 书院 3、( )率先领导了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大变革。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4、晚清设立的( )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A 天津西学学堂 B 南洋公学 C 山西大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5、( )的创建标志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A 柏林大学 B 剑桥大学 C 牛津大学 D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 6、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的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 )
28
A 布鲁贝克 B 科尔 C 郝钦斯 D 弗莱克斯纳 7、( )的颁布,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A 莫里尔法案 B 退伍军人法案 C国防教育法案 D 高等教育方向法 8、( )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A 培养方案 B 课程体系 C 专业设置 D 学制设置 9、( )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
A 教学 B 科研 C 服务社会 D 文化传承 1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 )而展开。 A 学科 B 专业 C 课程 D 培养计划
11、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私立主导型的是( )。 A 美国 B德国 C 荷兰 D 日本
12、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型的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1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 )为精英教育阶段。
A 15%以下 B 20%以下 C 25%以下 D 10%以下
14、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受到空前重视,导致了哲学博士学位在( )新型大学中应运而生。
A 德国 B 美国 C 法国 D 英国
15、美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中,一般是在( )阶段进入“终身制轨道(Tenure)”。 A 教授 B 副教授 C 助理教授 D 博士后
16、最早系统阐述高等教育理念为“自由教育”的学者是( )。 A 纽曼 B 杜威 C 德里克·博克 D 加塞特 17、( )是学习某一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
A 选修课程 B 必修课程 C 理论课程 D 实践课程 18、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视情况,属于教学评价中的( )方面评价。
A 认知 B 情感 C 技能 D 习惯 19、( )是考试试题区分出学生能力水平差异程度的指标。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20、校风、校训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层面。 A 物质文化 B 精神文化 C 制度文化 D 行为文化
(答案:1、C 2、D 3、A 4、D 5、A 6、B 7、A 8、B 9、A 10、B 11、D 12、A 13、A 14、A 15、B 16、A 17、B 18、A 19、D
20、B)
二、多选题(20分)
1、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主要学科分科包括( )等几大学科。 A 文学 B 法学 C 神学 D 医学
2、高等学校具有( )三大基本职能。
A 培养人才 B 发展科学 C文化交流 D 服务社会
29
3、美国的博士学位包括( )等几种类型。
A 专业博士学位 B 哲学博士学位 C 文科博士学位 D 理科博士学位 4、我国的学位制度包括( )等几级学位。 A 学士 B 硕士 C 博士 D 博士后
5、按教学评价的不同目的、作用和时间来分,教学评价主要有( )三种类型。 A标准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6、按照办学主体的不同,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可以概括为( )三种类型。 A 私立主导型 B 双轨型 C 公立主导型 D 自由市场型
7、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属于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是( )。 A 法国 B 美国 C 日本 D 英国
8、下列( )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范畴。 A 经济学 B历史学 C 政治学 D 法律学
9、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高等教育发展包括以下( )等三个阶段。 A 精英化 B 大众化 C 普及化 D 终身化
10、高等学校校园文化通常分为以下几个层面,即( )。 A 物质文化 B 精神文化 C 制度文化 D 行为文化
(答案:1、ABCD 2、ABD 3、ABC 4、ABC 5、 BCD 6、ABC 7、CD 8、ACD 9、ABC 10、ABCD)
三、判断题(30分) 1、“雅典大学”已经初具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的组织雏形和特征。( ) 2、欧洲中世纪大学在入学时间及学习年限上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 3、“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 ) 4、“太学”在汉代以后又称为“国子学”、“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的官办高等教育机构。( )
5、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思想最早是由洪堡创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实现的。( ) 6、“威斯康星思想”强调了大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密切联系社会办学的教育理念。( ) 7、中世纪大学理念最突出地表现在对知识发展和对无功利学术目的的追求上。( ) 8、《莫里尔法案》有效促进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蓬勃发展。( ) 9、英国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专业教育传统。( ) 10、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民国时期。( ) 11、德国高等教育系统是典型的集权管理模式。( ) 12、美国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典型的私立主导型。( ) 13、形成性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结论的评价。( )
14、效度指的是考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 )
15、1636年建立的哈佛学院,是北美新大陆创办的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 ) 16、依据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中国目前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 17、“985工程”是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世界高水平大学为目的而设立的。( ) 18、德国大学的重心在基层讲座,大学校长是荣誉性职位。( )
19、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在西方大学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史上扮演了奠基者的角色。( ) 20、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是“两级管理、分级负责、以省级为主”的体制。( )
30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情景分析题(20分)
1、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大学教师,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下列问题的看法。 (1)你认为教学重要还是科研重要?
(2)提高教学技能和科研水准是否相互矛盾?
(3)如何尽快适应角色转换,融合教学及学科团队? (4)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是否有较为清晰的规划?
(答案:不作硬性规定,根据所在学校的类型,层次,所在学科平台,个人的职业抱负,能力等等实际情况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2、假如你在一所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来到某欠发达地区的一所二本院校工作,对于下述情况,你将如何应对?
(1)课时任务较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科平台欠佳,团队研究实力不够强。
(3)学校名气不大,申报各类课题限项,难以获得高级别课题。
(4)学校内部管理方面行政化色彩较明显,相对欠缺较为宽松的学术氛围,与自身曾经就读的学校落差较大。
(答案:不作硬性规定,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个人的感性认识、理性选择、学科背景等实际情况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3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等教育学试卷(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