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博士网站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名称。由于世界上各种语言之间差异很大,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叫法。名称不统一,常常造成混乱,妨碍了学术交流。因此,生物学家在很早以前就对创立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很多命名法。但由于不太科学,没有广泛采用。直到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相当于“姓”;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相当于“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因此,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是一个完整学名的写法。例如,银杉的学名为 Cathaya argytophylla Chunet Kuang。 第二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思维导航
春天到了!又到了各种植物返青吐绿、百花争艳的季节了。河边、路旁、山林、田野,到处生机勃勃。当我们外出踏青,漫步郊外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可是,你是否知道在自然界里的各种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和不同的个性?在植物界这个大家族中,可以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四大类。其中种子植物的种类是最多的。那么,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呢?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我国有哪些珍稀的植物呢?
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能够找出自己的答案!
随堂反馈
1.藻类植物的结构都比较 ,大都生活在 中。
2.单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 、 等,多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 、 等。 3.苔藓植物一般只有矮小的 和又小又薄的 , 没有 ,茎、叶中没有 。
4.蕨类植物不仅有真正的 、 、 ,而且在体内具有 ,因此能够较好地适应 生活。
5.蕨类植物通过产生生殖细胞—— 来繁殖后代。
6.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 ,因此只适于生活在 的环境中。 7.种子植物是能够产生 的绿色植物,包括 植物和 植物。
8.裸子植物的种子 ,没有 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 包被形成 。
9.植物可以为人类提供 ;通过 ,吸收大气中的 ,同时释放 。
10.珍稀植物一般是指由于 的变迁或 20 × 20 = 400
而
处于 的植物。
11.许多珍稀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植物资源,对开展科学研究、 、 、 和丰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2.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17
B.体内无输导组织
C.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D.不能开花、结果
13.下列哪类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14.煤主要是由下列埋藏在地下哪种植物的遗体形成的?(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5.下里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
A.油松 B.大豆 C.铁线蕨 D.地钱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水绵、海带、衣藻、紫菜等植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有根状体 B.都有叶状体 C.都能固着生活在海底 D.都能释放氧气
2.藻类植物都没有( )
A.根、茎分化 B.茎、叶分化
C.叶、根分化 D.根、茎、叶的分化 3.下列植物不属于苔藓植物的是( )
A.葫芦藓 B.墙藓 C. 紫菜 D.地钱 4.蕨类植物没有( )
A.根 B.茎 C.叶 D.花 5.肾蕨的地上部分是植物的( )
A.整个植物体 B.根、茎、叶
C.茎和叶子 D.叶片和叶柄
6.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这两类植物间的主要区别是( ) A.苔藓类由孢子繁殖,而蕨类由种子繁殖 B.苔藓是自养生物,而蕨类是异养生物
C.苔藓类没有发育完善的输导组织,而蕨类具有真正的根、茎、叶 D.苔藓类主要生长在潮湿处,而蕨类则常生长在水中 7.松树在受精的过程中( )
A.须在水中进行 B.在阴湿的环境中进行 C.脱离了水的限制 D.要在雨季中进行 8.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美称的国家是( )
A.法国 B.中国 C.俄罗斯 D.加拿大 9.俗称“白果树”的植物是( )
A.银杉 B.水杉 C.银杏 D.苏铁
20 × 20 = 400
10.裸子植物
和被子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 ) A.有无果皮包被 B.胚的大小
C.胚乳来源不同 D.胚乳有无
11.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植物类群是( )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18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2.下列哪种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13.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 A.桫椤 B.水杉 C.龙棕 D.珙桐 二、填空题
1.蕨类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已具有 、 、
等器官的分化,而且在这些器官中有 组织。
2.被子植物对不同的环境有特定的适应方式:陆生被子植物一般 发达,以吸收跟多的 和 ;水生被子植物体内通常有 ,以运输 ,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各类群植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排列是: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物。
三、问答题
1.假如你在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于苔藓植物分辨方向? (1)苔藓植物生活在 的环境中。(干燥或阴湿) (2)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多? 。 (背光面还是向光面)
(3)树干长苔藓的多的一面朝 (南或北)。好!现在你已经能确认方向了。 2.请你比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填写下表。
特征 植株高矮 生活环境 有无输导组织 苔藓植物 潮湿 蕨类植物 能长得很高 3.人们常把一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栽种在花盆里供观赏。盆栽的蕨类植物应该摆放在阳光下面还是室内或背阴处?应该经常保持干燥还是经常给它洒水?
4.为什么有些植物会成为珍稀植物?
思维拓展
1.你知道赤潮是怎样形成的吗?它有哪些危害?
2.你知道空气质量预报指数吗?我们怎样利用苔藓植物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20 × 20 = 400
3.如果当地
有一家小报报道说,在某地发现了一种高达3米的苔藓植物,你会不会相信?为什么?
4.你看过铁树开花吗?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铁树开花,哑巴说话”这样的说法吗?
5.浮萍是一种生活在池塘等水体中的小型植物,仅由几片小叶和须根组成,但它是一种被子
19
植物。由此你能推测它的主要特征吗?
博士网站
赤潮究竟是一种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污染造成的,至今尚无定论。但根据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赤潮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海域水体高营养化;②某些特殊物质参与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1、B12、铁、锰、脱氧核糖核酸;③环境条件,如水温、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目前已发现有63种浮游生物,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1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
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空气质量周报就是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几种常见污染物例行监测的结果,评价城市一周内的空气质量,并以空气污染指数的表征形式来向公众发布。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其结果简明直观,使用方便,适用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铁树为庭园中常见花木,又称苏铁、凤尾铁、凤尾蕉,茎干粗壮直立,高达二米,茎顶簇生羽状复叶,属裸子植物,雌雄异株。雌株数量少,树形矮壮,复叶较长大而松散。在江南一带,五六十年树龄,才有开花可能,如遇雌雄株同时开花,又在邻近,也能传粉结子。铁树开花后,结出朱红色卵形种子四百余颗,在江浙一带非常罕见。于是人们用“千年铁树开了花”来比喻难得见到、起死回生的事情。其实,铁树在华南地区几乎每年都开花,但在北方确实是难得一见。
第三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思维导航
“同学们,你们认得所有的动物吗?”你们也许会说,“不认得,我们只认得一些动物”。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生活吗?你们知道它们怎么出生的吗?它们怎样生活?它们如何保护自己?它们如何找到食物?
你也许根本不知道这些动物生活的详情。但不必担心!随着阅读本书,你会知道许多令你非常惊讶的事情。你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许多动物。但是在本节中,你将会了解许多其它动物的神秘而又奇妙的世界,也许很多都是闻所未闻或见所未见的。你将会十分高兴读到这些有趣的内容。随着你继续阅读,这些动物怎样完成自己的工作将会使你万分惊讶。随着你见到它们,你会更多地了解它们。但是,请你记住它们不过是生活在地球上动物中的一小部分??我们的地球上其实生存着数不清的其它种类的动物。 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吧!
20 × 20 = 400
随堂反馈
1.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 ,主要包括 门、
门、 门等主要类群。
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 组成,如 、 、 等。
3.大多数软体动物在身体腹面有块状 ,体外披覆坚硬的 ,如 、 、
20
等。
4.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其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坚硬的 和分节的 ,头部有 、 、 等器官。
5.节肢动物主要包括: 动物、 动物、 动物和 动物。 6.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 动物在整个动物界都占绝对优势。
7.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中的 类群,主要包括 纲、 纲、 纲、 纲和 纲,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身体背部有 。
8.鱼类身体多呈 ,体表披覆 ,用 呼吸,身体两侧大多有 ,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9.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 向 过渡的类型。
10.爬行类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 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11.鸟类身体大多呈 ,前肢变成 ,体表披覆 。 12.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是 。
13.通过研究 的超声波定位机理,人们研制出了先进的雷达。 14.在我国被誉为“活化石”的珍稀哺乳动物是 。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雨后,常见地面上有蚯蚓,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2.下述动物中,身体分节并且分部的是( ) A.蛔虫 B.水螅 C.蜜蜂 D.蚯蚓 3.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具有外骨骼 B.具有贝壳 C.身体分节 D.足分节 4.下列四组动物中,都属于昆虫纲的是( ) A.蝴蝶、蝗虫、蚂蚁 B.螃蟹、蜘蛛、蜈蚣 C.蜘蛛、蝴蝶、螳螂 D.蝎子、蜈蚣、对虾 5.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95% B.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5%
C.无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椎 D.无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6.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这是因为( )
20 × 20 = 400
作用 B.侧线在起作用
C.听觉在起作用 D.视觉在起作用 7.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A.章鱼 B.鲨鱼 C.娃娃鱼 D.鲸鱼 8.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 )
A.嗅觉在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课标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全套同步学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