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幽默调侃法 (七)冷静处理法 (八)巧补失误法 (九)将错就错法 (十)讨论共答法 (十一)联系迁移法 (十二)顺水推舟法
四、提高应变能力时,要注意∶ (1)因势利导,争取主动。
(2)把握机遇,灵活调整。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调整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节奏、调整教学顺序?? (3)启发诱导,对症下药。 (4)制造氛围,创设情境。
(5)适应需要,调节难度。
第三章 教师主体关怀的技能
复习要求:掌握课堂教学中各种常用的教学技能,并且明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变化和强化的技能
一、变化的技能 (一)变化的概念
变化是教师运用变化媒体、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以及变化
26
对学生的刺激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由无意注意转移到有意注意,保持学习动机,丰富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的一类教学行为。
(二)变化技能的构成 1、刺激物
2、引起和保持注意 (三)变化技能的类型
1、教态的变化——声音、目光、表情、体态、位置 2、信息传递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 3、师生互动方式的变化 4、节奏的调整 (四)变化技能的要求 1、目的明确 2、因需而变
二、强化的技能 (一)概念
强化是指一种学习理论即\任何有助于机体反映概率增加的事件\,后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运用到教学之中,形成了强化的技能。
强化技能包含正强化和负强化两个方面。
负强化——是指教师用批评、处罚等方式除去某些不利影响,并帮助正确反应的出现。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负强化应该用得较少,这里
27
从略。
正强化——是指运用表扬、奖励、肯定、鼓励等手段发掘学生的优点使之得到及时巩固、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适度强化的技能,来肯定学生的积极行为,以抑制或消退不良行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强化类型 1 、言语强化
言语强化是指用热情真诚的话语加以肯定和赞赏。 2 、态势强化
态势强化是指头部运动,面部表情,各种眼神,身体姿势,手势和足部运动等非语言因素。 3 、活动强化
常用的活动强化方式有:请××同学将自己的看法向全班同学阐述一下,请××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写进报栏,分派一些代替老师的活动,如领读、诵读,请字写得好的同学为大家示范等。 4 、标志强化
教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的好成绩或表现突出、积极的行为给予象征性的奖赏,以示鼓励和肯定。常用的方法有发一张奖状,戴一朵小红花,贴喜报,张榜表扬,在作业本上写上\好\、\有进步\等简短的言语等。这种方法直观形象,宜在低年级或课外进行。 (三)遵循原则
28
1 、明确目的的原则 2 、及时强化的原则 3 、态度诚恳的原则 4 、创设机会的原则 5 、强化忌泛的原则
另外,还要注意变换强化的方式,要逐渐从强调外部奖励转向内部奖励。
(四)掌握步骤
1、确定强化的内容。 2、提供强化的机会。 3、选择相应的方法。
4、具体实施强化。 5、巩固强化的内容。 第二节 点拨的技能、激活的技能 一、点拨 (一)点拨的概念
\点拨\——所谓\点\,就是点其要害,点中重点;所谓\拨\,就是拨其疑难,排除障碍。即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的教学技能。
点拨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与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点拨教学的实施:
1、针对学生的三种障碍: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
29
2、抓住教材的三项内容:重点、难点和疑点。 3、从三个方面: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实际。 4、通过三条途径:
通过画龙点睛以掌握知识要领; 通过举一反三以实现能力迁移; 通过启发讨论以求得教学相长。 5、达到三个目的:
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从而达到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点拨的处所与时机 (1)在知识点点拨 (2)在疑难点点拨 (3)在思维点点拨 (4)在方法处点拨 (四) 点拨的类型:
1 、整体性点拨—— 在学生总体上感知课文而产生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进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在整体上能正确地把握课文和理解课文。
2 、重难点点拨——点拨应该针对课文的重点或难点,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3 、迁移性点拨——通过课堂知识的辐射和延伸,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遵循原则: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老王》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考试复习大纲(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