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根据教材确定教学内容 (一)抓关键:抓特点、抓重点、抓难点 (二)明取舍: 1.明确取舍内容。 所选内容必须是: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3)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智力。 (4)有利于学生领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5)有利于学生借助教材范例,领会观察、积累、联想、表达的方法技能,同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遵循取舍的要求。
(1)遵循教学目标。放弃与教学目标关系不甚密切的材料。 (2)遵循主体。应选取与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放弃关系不甚密切的材料。
(3)遵循学情。选取与学生实际契合机率较大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3.把握取舍途径——可从三方面入手:
(1)取舍内容。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忽略文字较为艰深的部分,选择某些句段作为教学的突破点。
(2)取舍资料。如选取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较容易接受的内容。
11
(3)取舍观点。 (三)定角度
1.选择有新意的角度 2.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 3.选择有深度的角度 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1、立足整体解读教材编写意图确定中心教学内容 ; 2、立足局部细读教材编写意图确定具体教学内容 ; 3、立足个性解读教材编写意图确定差异性教学内容
第二章 教师导学的技能 复习要求:掌握课堂教学中各种常用的教学技能。 第一节 组织教学的技能 一、组织教学的技能
(一)起始阶段的组织——最有力的组织教学阶段 目标:唤起注意、激发兴趣、明确目标、营造氛围。 特点:1、简洁明快;2、富于启发;3、引人入胜。 (二)课堂进行阶段的组织
目标:教学程序和谐、教与学的关系融洽。 要求:
1、组织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张弛交替,主次分明;体现明确的教学意图;体现清晰的教学思路);
12
2、组织好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学目标的实现、重难点的突破都依赖教学高潮。);
3、组织好课堂教学的过渡(教学内容的过渡;教学方式的过渡。过渡要自然、要因情况而异)
4、运用好课堂教学的应变(要善于自我调控;、要善于对症下药;要善于因势利导)
(三)课堂收束阶段的组织 归纳总结、联想想象、 知识拓展、迁移比较、 诵读巩固、检测反馈等。 注意:
1、突破时空(留下回味和想象空间); 2、首尾呼应。
二、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技能 (一)自主学习的组织(见教材P30) 1、激活身心,引发自主学习的需要; 2、开放课堂,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3、师生互动,调控好自主学习课堂。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 1、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 2、组织指导合作过程; 3、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
13
(三)探究学习的组织 1、选择问题中的组织策略:
(1)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探究氛围以激发探究欲;
(2)设计的问题要有探究价值——能激发探究热情的、具有思辨性或发散性的、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的; (3)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实施探究中的组织策略: (1)教师要积极参与,做出榜样:
(2)提供必备的资源;教给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方法; (3)及时了解学生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供相关资料,激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或提供新信息新问题,推进探究 3、评价反思中的组织策略:
组织好个体反思和小组交流:提供参考答案使之有评价和 反思的依据和参照、指导学生以宽容、辩证分析的态度对待他人,形成融洽而富有批判意识的氛围。
在评价时,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归纳,重视学生个体和小组在探究中的态度、方法和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 重在激励引导,评价标准要恰当,不作过高要求。 (四)综合性学习的组织(见教材P35) 1、在确定主题阶段,启发帮助学生;
2、在实施阶段,及时进行心理、方法、价值等方面的指导(P36); 3、在总结阶段,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14
(1)及发型师对综合性学习所达成的目标和效果进行反思; (2)让学生评价自己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整理、总结 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3)评价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情感态度、思维品质、知识素养、能力结构诸要素的生成、发展与进步。 三、组织教学的要求:
1、有效地控制教学目标。关键:“有效”。 2、科学地控制教学程序。关键:“科学”。 3、合理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4、善设“课眼”。
1)集中表现主题思想的关键之处。 2)含意深刻之处。 3)规律性的认识之处。 4)系统地体现知识之处。
5、找准切入的角度,以少胜多,以点带面。 1)文眼切入。 2)词语切入。 3)线索切入。 4)重点难点切入。 5)比较的角度切入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老王》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考试复习大纲(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