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老王》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考试复习大纲(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书写规范,有示范性; 2、语言准确,有概括性; 3、层次分明,有条理性; 4、重点突出,有概括性; 5、合理布局,有艺术性; 6、形式多样,有趣味性。 二、板书的种类

1、语词式板书 2、纲领式板书 4、图符式板书 5、图解式板书 7、归纳式板书 8、评述式板书 10、总结式板书 11、递进式板书三、板书设计十要 1·要有醒目的主题 2·要体现知识的结构纲要 3·要记述重点知识内容 4·要避免较漫长的语句 5·层次要分明 6·条理要清晰 7·要合理划分板块 8·要恰到好处的使用彩笔 9·每一项板书内容要一次写成 10·要记牢板书的内容

3、框架式板书6、表格式板书9、提纲式板书21

第三节 课堂提问的技能

一、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是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 (1)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 (2)启迪思维,调节进程; (4)培养问题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5)化解重点难点;

(6)调控课堂,创建气氛活跃、生机勃勃的课堂; (7)促进交流,锻炼口语能力。 二、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合理性原则(难度适中、数量适度);

3、针对性原则(针对教学目标,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 4、序列性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5、简明性原则(语言简洁,切中要害);

6、艺术性原则(提问要富于鼓动性,能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问题的类型 A、识记感知性问题; B、理解探究性问题; C、审美体验性问题; D、拓展运用性问题; E、生成创新性问题。

22

(一)用于引发学习兴趣的问题设计技巧: 一般用于课堂起始阶段。 注意:

1、要把问题的解答与当前的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2、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领学生进入课文世界。 (二)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设计技巧: 常用于熟读领悟、理解的教学环节中。 注意:

1、如何寻找分析问题的恰当视角,设置主问题;

2、如何把握文章中富有启发性的关键问题,并将问题序列化,形成清晰的思维框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深入的课堂学习。 (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问题设计技巧:

首先要充分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充分估计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力,选择适当的审美媒介,找到通往学生性灵深处的道路。 1、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选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审美起点;

2、及时提供学生情智结构中所缺乏的,但又能深化审美思维的新鲜信息;

3、要用文学和美学的眼光深切领悟课文,并指示学生领悟的方法。 (四)用于引导学生拓展应用的问题设计技巧: 延伸拓展式的问题一般以真实的情境为基础。

目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真实的

23

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应用能力。 这类问题一般在结课部分呈现。

(五)用于激发学生思维生成、创新的问题设计技巧:

这类问题不局限于当前学习的内容,它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新旧知识、技能解答,其答案多属于开放性的。 这类问题也多在结课部分呈现。

提倡批评性解读、多角度解读、个性化解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进入课文世界,与之贴近、交融,引导学生读课文,要字求其意,句索其旨,与文本息息相通。

2、走出文本旁观凝思,作冷静的评判。

3、打破阅读理解的“成见”,比较揣摩,读出新意。 五、提问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1)把课文的精华所在呼唤出来,把教学的重难点拎出来的牵筋式提问。

(2)引导学生质疑、生疑的揭疑提问。 (3)问在此而意在彼的转弯式提问。

(4)以某问题为中心而派生出小问题的辏辐式提问。 (5)引发学生联想、想象的创造性提问。

(6)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的比较式提问。 (7)指导学生探本索源的追踪式提问。 六、提问设计的要求:

24

问题应能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问题应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 运作要点:

设问精当—趣味性、目的性、启发性、可接受性; 发问巧妙—表述、分配、氛围、时机、停顿; 启发合宜—时机、前提、开端、目标; 评核恰当—表扬为主、鼓励求异、帮助学困生;

注意误区—无重点、烦琐、限制学生、肤浅、过难、平淡、惩罚性。

第四节 应变的技能

一、概念 教师及时地洞察学生思维活动、势态,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和灵活、机智、巧妙的处理,即有应变能力。 二、包括: 1、内容应变能力; 2、程序应变能力; 3、手法应变能力; 4、情绪应变能力等。 三、教学应变的方法 (一)因势利导法

(二)移花接木法,也称话题转移法 (三)问题转移法,也称“踢皮球”法

(四)堵导变通法: 堵即控制,控制学生的思维,使其纳入正常的轨道。

(五)巧妙暗示法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老王》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考试复习大纲(5)在线全文阅读。

《老王》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考试复习大纲(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61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