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河段实测资料反推的基础上,与国内外其它河流实测情况进行类比确定。
实测资料反推法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本次研究结合黄河干流水资源保护规划,选取了黄河上游(镫口~头道拐)、中游(喇嘛湾~府谷)、下游(花园口~高村)3个基本无支流和排污口汇入的河段,利用近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按汛期、非汛期和年均值,对COD的降解系数进行了计算,其结果是:黄河干流COD的降解系数一般为0.11~0.19d-1,本次研究结合三门峡以下各河段的实际情况,通过类比分析国内外已有的BOD5降解系数资料,考虑到COD的降解系数一般为BOD5的60%还是比较安全的,其取值范围为0.12~0.19d-1。
3.上断面污染物浓度C0值和水质目标约束值CS的确定 黄河干流水资源保护规划依据河流水污染控制的“零污染原理”和“上游污染不影响下游”的水环境资源分配理论,建立了具有全河一致的水污染控制模型,即某一个河段接纳废污水后在进入下一个河段时,其水质应恢复到未接纳污染前的水平,不得影响下一个河段的水质和功能。并根据这一原则制定了分河段的水污染物削减计划和削减方案[8]。为
保持与规划工作的一致性,本研究对模型中的C0值,均选取上一个污染控制单元处的功能区水质目标值。计算单元内有饮用水水源地或鱼类产卵场、栖息地的河段,以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或鱼类产卵场、栖息地为节点,上一河段的C0值采用上游功能区水质目标,下一河段的C0值选用饮用水水源地或鱼类产卵场、栖息地水质标准。计算河段水质目标约束值CS按照不同河段的水质功能类别确定,即饮用水取水口和鱼类产卵场、栖息地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其它一般河段选用Ⅲ类标准。
4.河段平均流速u值平均水深H值的确定
计算单元内河流流速的,是通过统计实测流量、流速资料,建立流量~流速关系曲线,从而根据该河段的设计流量确定的相应流速。流量~流速关系式为:
经过统计、计算并结合各计算河段实际情况,确定各计算单元的流速范围为0.8~1.0m/s。
河流的水深受流量、流速、河道边界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水深同流速的确定方法相近,也是通过统计大量的实测资料,绘制出关系曲线,根据设计条件,由关系曲线求出相
应河段的水深。经过统计、计算,并结合计算河段实际情况,确定各计算单元的水深范围为0.67~2.14m。
5.横向扩散系数Ez值的确定
污染物入河道后,在水流的作用下向各个方向扩散,其中横向扩散系数反映了污染物在水体中横向扩散速度的快慢。河流的横向扩散系数受河流的自然特征影响,与河流的水深、河道的弯曲性、河岸的规则程度及水流的摆动幅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河道弯曲系数越大,越利于污染物的混合,横向扩散系数也越大;河道越不规则,如河道两岸有丁坝、垛坝等河道整治建筑物,污染物混合越快,横向扩散系数也越大。
分析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并结合黄河水沙特性、河道游荡性、治河工程状况等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个别河段所做试验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确定有关计算河段的横向扩散系数,取值范围在0.3~1.2 m2/s,其中顺直河段较小,弯曲河段较大。
6.主要排污口和支流口代表性排污条件的选择 为了便于对比和使用,本次研究工作选择了三种实际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为设计代表性排污条件方案:
方案一:排污口和支流污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取现状年(1998年)枯水期实际排放量;
方案二:排污口污废水排放量不变,COD浓度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支流口水量不变,COD浓度超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按污水排放标准计;
方案三:排污口污废水排放量不变,COD浓度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支流口水量不变,COD浓度达到国家环保局行业标准(GH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第Ⅴ类,即支流口COD浓度达到40mg/l。
依据上述三个方案,黄河三门峡以下各主要排污口、支流口的废污水及污染物入黄河量设计情况见表11
(三)水功能敏感点的界定和计算结果
根据三门峡以下水功能区划和水功能敏感点的性质及其与排污口、支流口的位置关系,本研究通过确定水质目标约束断面、约束点及其相应约束条件,对黄河三门峡以下(不含小浪底库区)水功能敏感区和敏感点,进行了划分和界定:
水功能敏感点选取伊洛河口鱼类场产卵场、栖息地(分上下两个断面分析,上断面不包含伊洛河水质影响,下断面
包含伊洛河水质影响),郑州邙山、花园口城市供水取水口,济南老徐庄城市供水取水口,共5个约束点或者说是约束断面。新乡市菜园口(人民胜利渠渠首闸)城市供水取水口与郑州邙山取水口对岸相望,但由于其所取水量往往直接含有老蟒河和沁河污水,因而,不搬迁取水口或排污口是无法满足生活供水水质要求的。本次研究时,讨论了沁河和老漭河枯水期污水下排至郑州花园口取水口1km以下的问题,并对下移后对开封黑岗口水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濮阳市渠村闸城市供水取水口距上游重污染支流天然文岩渠入黄河口不到1km,属于应该采取“搬迁”排污口或取水口才能解决问题的河段,本研究仅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不做为确定生态环境需水量的依据;济南市大王庙,以及引黄济津、引黄济青和其它城市取水口,由于其上游城市供水取水口到本取水口之间没有新的污染源加入,在上游水质达标后,下游取水口河段的水质也理应达标。因而,本研究没有将其选为水质约束敏感点。
另外,由于老漭河入黄口位置经常发生变化,而又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大污染源,因而,本研究对其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在计算邙山取水口的污染稀释、自净需水量时,我们假定老漭河在其上游16km处排入黄河;在计算花园口取水口环境需水量时,我们假定其与沁河一起排入黄河干流,构成对花园口水质产生影响。这样处理对两个关键的生活饮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黄河三门峡以下水环境保护研究(崔树彬 宋世霞(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