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由质量保证员清场检查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正本)和“清场合格证”(副本),并在生产记录上签字。
3.8 操作工填写清场记录,并由质量保证员签字。
3.9 “清场合格证”(正本)纳入生产记录中,“清场合格证”(副本)留给生产现场,作为下一批次生产前检查凭证,并纳入下批次生产记录。
3.10 将填写完整的生产记录、前次“清场合格证”(副本)、本次“清场合格证”(正本)、前次 “厂房已清洁” 、 “设备已清洁”标识、本次“生产运行中”、“设备运行中”标识,整理后上交车间主任。
4 安全和劳动保护 4.1 安全
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按“安全生产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操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4.2 劳动保护
4.2.1 一般生产区:操作人员:白大衣、布鞋,管理人员:白大衣、布鞋。 4.2.2 30万级洁净区: 操作人员: 蓝色三紧式衣裤、布鞋、胶手套,维修人员:蓝色三紧式衣裤、布鞋,管理人员:蓝色三紧式衣裤、布鞋,清 洁 工:蓝色三紧式衣裤、布鞋。
5 设备维修
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停机,并及时通知机修班,对设备进行维修。
6 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操作过程中,按“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进行操作。
7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报告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若本岗位无法解决逐级上报,进行处理,并填写偏差处理单。
三、切药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1 准备工作
1.1 本岗位为一般生产区,人员按“进入一般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进入。 1.2 工序负责人接收车间主任下发的生产指令、空白生产记录,并根据生产指令填写“生产运行中”状态标识。
1.3 工序负责人将生产指令下发岗位操作工。 1.4 进入岗位后的检查工作
1.4.1 检查是否有前次生产的“清场合格证”(副本),确认无上批次生产遗留物;
1.4.2 检查厂房卫生状况,是否有“厂房已清洁”的标识,在有效期内; 1.4.3 检查WQY240--1型往复式切药机是否有“设备完好”状态标识和“设备已清洁”的状态标识,在有效期内。
1.4.4 上述检查合格后,由工序负责人取下前次“清场合格证”(副本)、 “厂房已清洁”、 “设备已清洁”,厂房换上“生产运行中” 、设备换上“设备运行中”状态标识;
1.4.5 操作工及时做好生产前检查结果的记录。 2 操作过程
2.1 依据生产指令核对洗润岗位递交的中药材品名、炮制批号与生产指令一致。
2.2 按工艺要求用WQY240--1型往复式切药机进行切制操作,切制规格符合工艺要求。
2.3 切制后中药材分别装入周转筐中,做好物料标签。 2.4 切制结束后,按工艺要求分别将中药材转入到下道岗位。 2.5 生产结束后,做好切制岗位生产记录、设备运行记录。 3 结束工作
3.1 生产结束后,由工序班长组织按“清场管理规程”进行清场。 3.2 将生产现场的生产废弃物统一收集,按“生产废弃物处理的管理规程”清出生产现场。
3.3 按相应的清洁规程对厂房、设施、容器具等进行清洁工作。
3.4 清洁结束后,班长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更换标识,撤下“生产运行中”、“设备运行中”状态标识,换上 “厂房已清洁”、“设备已清洁”标识,并注明有效期。
3.5 按要求填写清洁记录。
3.6 工序负责人确认无本次生产遗留物后,通知质量保证员进行清场检查。 3.7 由质量管保证员清场检查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正本)和“清场合格证”(副本),并在生产记录上签字。
3.8 操作工填写清场记录,质量保证员签字。
3.9 “清场合格证”(正本)纳入生产记录中,“清场合格证”(副本)留给生产现场,作为下一批次生产前检查凭证,并纳入下批次生产记录。
3.10 将填写完整的生产记录、前次“清场合格证”(副本)、本次“清场合格证”(正本)、前次 “厂房已清洁” 、 “设备已清洁”标识、本次“生产运行中”、“设备运行中”标识,整理后上交车间主任。
4 安全和劳动保护 4.1 安全
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按“安全生产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操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4.2 劳动保护
4.2.1 一般生产区:操作人员:白大衣、布鞋,管理人员:白大衣、布鞋。 4.2.2 30万级洁净区: 操作人员: 蓝色三紧式衣裤、布鞋、胶手套,维修人员:蓝色三紧式衣裤、布鞋,管理人员:蓝色三紧式衣裤、布鞋,清 洁 工:蓝色三紧式衣裤、布鞋。
5 设备维修
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停机,并及时通知机修班,对设备进行维修。
6 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操作过程中,按“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进行操作。
7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报告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若本岗位无法解决逐级上报,进行处理,并填写偏差处理单。
四、炒药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1 准备工作
1.1 本岗位为一般生产区,岗位人员按“一般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进入。 1.2 工序负责人接收车间主任下发的生产指令、空白生产记录,并根据生产指令填写“生产运行中”状态标识。
1.3 工序负责人将生产指令下发岗位操作工。 1.4 进入岗位后的检查工作
1.4.3 检查是否有前次生产的“清场合格证”(副本),确认无上批次生产遗留物;
1.4.4 检查厂房卫生状况,是否有“厂房已清洁”的标识,在有效期内; 1.4.3 检查设备是否有“设备完好”状态标识和“设备已清洁”标识,在有效期内。
1.4.4 上述检查合格后,由工序班长取下前次“清场合格证”(副本)、 “厂房已清洁”、 “设备已清洁”,厂房换上“生产运行中” 、设备换上“设备运行中”状态标识;
1.4.5 操作工及时做好生产前检查结果的记录。 2 操作过程 2.1 领料
2.1.1 车间核算员依据生产技术部下达的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车间主任确认签字,领料员凭领料单到辅料仓库领辅料。
2.1.2 核对物料合格证和合格检验报告单,确认是合格的辅料。
2.1.3 核对品名、规格、数量等与领料单一致后,二人复核称量,领料员、仓库保管员在领料单上双方签字。
2.1.4 将辅料领回炒药岗位,均统一放臵在指定区域。
2.2 岗位操作工根据生产指令接收上道岗位加工处理后物料,核对品名、批号、规格、重量等与生产指令一致。
2.3 按工艺要求用相应的设备进行炒药操作。 3 结束工作
3.1 生产结束后,由工序负责人组织按“清场管理规程”清场。
3.2 将生产现场的生产废弃物统一收集,按“生产废弃物处理的管理规程”清出生产现场。
3.3 按相应的清洁规程对厂房、设备、设施、容器具等进行清洁工作。 3.4 清洁结束后,工序负责人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更换标识,撤下“生产运行中”、“设备运行中”状态标识,换上 “厂房已清洁”、 “设备已清洁”标识,并注明有效期。
3.5 按要求填写清洁记录。
3.6 工序负责人确认无本次生产遗留物后,工序负责人通知质量保证员进行清场检查。
3.7 由质量保证员清场检查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正本)和“清场合格证”(副本),并在生产记录上签字。
3.8 操作工填写清场记录,质量管保证员签字。
3.9 “清场合格证”(正本)纳入生产记录中,“清场合格证”(副本)留给生产现场,作为下一批次生产前检查凭证,并纳入下次批生产记录。
3.10 将填写完整的生产记录、前次“清场合格证”(副本)、本次“清场合格证”(正本)、前次 “厂房已清洁”、“设备已清洁”标识、本次“生产运行中”、“设备运行中”标识,整理后上交车间主任。
4 安全和劳动保护 4.1 安全
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按“安全生产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操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4.2 劳动保护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提取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讲义(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