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可直接打印)(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磁浮列车被喻为21世纪生态纯净的交通运输工具,它利用电磁感应的作用,沿导轨漂浮于空气中,与其轨道没有直接的接触,没有旋转部件,靠磁力推进,时速可达300公里以上。因此磁浮列车具有高速、安全、舒适和低噪声等优点,而受到各国的重视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4. 电 磁 铁 的 应 用

控制电路: 工作电路: 磁浮列车:

第二单元 地 球 的 运 动

一、介绍单元内容。

本单元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发的自然现象。(多数是模拟实验),包括“太阳和影子”、“昼夜交替”、“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一年四季”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5课内容。

通过实验和阅读,认识太阳、影子和温度的关系,知道昼夜变化和四季变化对动物、植物的影响,知道昼夜与四季形成的原因,同时了解人类探究地球运动的有关历史。

让学生知道呀太阳离我们之远,照在地球上的均为平行光线,地球运动中地轴的方向始终是倾斜不变的。

二、理解、阅读书上小诗。

第1课时 太阳与影子

教学目标: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2.记录并测量影子。

3.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并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

16

运动造成的。

4.体验到太阳(视)运动和影子的变化中包含着有趣的规律与联系。 5.增强关注身边的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并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2.增强关注身边的科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 计时表、哨子、粉笔。 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激起导入

1.你能在室内画出自己的影子吗?

影子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然而很少有学生关注影子,研究影子,在科学课开始提出让学生画自己的影子,又不准出教室,平日经常见面的影子,现在竟一下子想不起来,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探究热情。

二、探究太阳下影子的特点: 1.学生独自想像画自己的影子

学生努力在自己的脑海中搜寻影子的记录,大多数同学经验少之又少,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中一定想,要是现在身在阳光下,一定仔仔细细地观察影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想像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的意识 。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画的影子可能有哪些错误?

学生画出的影子肯定五花八门,此时小组间的交流,可以充分集中利用各人脑中有关影子的经验积累,形成初步的共识,亦可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来到室外,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走出教室天地宽,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课堂,科学教学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在教室里研究影子永远只是纸上谈兵,教室外阳光下才是孩子们探究的广阔天地。

17

4.画下自己的影子

怎么画自己的影子,这个问题虽没有由教师提出,但每个同学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此时,合作成了大家共同的选择,合作精神很自然地得到了培养,同时,画下的影子也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参照。

5.比较阳光下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画的影子的什么不同? 此时可验证在室内自己的想像以及小组的讨论有哪些是正确的。 6.组织讨论: (1)影子会移动吗?

(2)猜一猜,你的影子再过20分钟会移多远?

地上画好的影子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如不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又会像以前的影子一样被学生忽略,而学生研究自己的影子,兴趣也会十分浓厚,猜一猜,锻炼了学生预测的能力,预测、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能力,要在平日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本设计把预测环节提至此处,意在用20分钟的等待时间进行影子游戏,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 7.玩影子的游戏(时间20分钟)

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影子游戏也会让学生感到十分新鲜,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踩影子和手影,在此,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影子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断积累对影子的感知,对影子的思考不断深入。 8.讨论阳光下孩子的特点

(1)20分钟到,通知学生回到课始影子处,对先后两次影子进行观察、测量、验证自己的猜想。

自己的假设即将得到验证,孩子的心情格外地兴奋,而此时对比较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为孩子的科学探究收集准确的数据。

(2)小组讨论影子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整理信息,形成初步结论,为大组汇报交流作准备,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回教室讨论阳光下物体影子,还有哪些特点?

影子变化的规律也是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特点之一,再提出还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调动平日及本课的感知积累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对影子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18

9.汇报交流

此时学生对影子已有了丰富的感知和自己组的结论,此时的交流可以让大家客观审视自己的探究。

三、总结延伸,指导课外实践活动

1.我们今天记录、观察影子的方法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怎样记录更准确?(白纸、铅笔、 指南针)

2.用讨论出的方法,探究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

本课使用的记录观察影子的方法,属就地取材,意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些不易控制之处,引导学生探究更准确的方法,才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更严谨的态度去探究,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后探究活动中去,下课的铃声不是科学探究的终点,课后有着更广阔的时空有待学生去探究。

板书设计:

1.太 阳 与 影 子

太阳高度是人看太阳的视线与水平视线的夹角。

日晷 古代的计时工具 日晷的工作原理:

第2课 昼 夜 交 替

教学目标:

1.能对昼夜交替作出自己的解释。

2.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进行验证,培养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19

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模拟实验来检验每一种假设。 2.会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教学准备:

小球、手电筒、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科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知道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白天和黑夜是交替出现的。 二、探究过程

1.作出我们的解释。地面上太阳影子的变化

(1)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作出我们的解释。 (2)我们发现有四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 地球自转。

④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问:“哪一种解释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2.实验证明。

(1)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每组都用一个小球代表地球仪,用手

电筒表示太阳,让“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

(2)观察“地球”的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亮了?哪个部分没有被照亮?想

一想,这两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3)在“地球”上贴小纸人,你怎样转才能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

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整理、小结。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可直接打印)(4)在线全文阅读。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可直接打印)(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27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