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发展北京奥运会成果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首都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步伐的具体体现。深入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供了有力支撑,必将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在科学发展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3、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以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和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标志,首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首都经济发展已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并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这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市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而且为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强,必将对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4、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对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首都人民在筹办奥运中形成的“奥运精神”,即“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
6
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为深入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全市在筹办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先进工作理念、工作标准、工作机制和工作经验,对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将发挥长远的积极影响。
5、市民文明素质的日益提升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动力
“十一五”期间,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关注程度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强化。“十二五”期间,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期盼将更加热切,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将获得全社会更大的认同和支持,基层志愿者队伍的数量将进一步增长,这必将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面临的挑战
1、全球化条件下的思想文化多元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北京作为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在中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中首当其冲。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
7
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更加明显。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摆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面前的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
2、北京人口规模庞大、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增强了从整体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难度
北京作为国际都市和国家首都,人口密集且数量庞大,人口总量处在高位运行,人口规模仍呈增长态势。其中,流动人口骤增,来源地广,大多聚集在城乡结合部,管理难度大。同时,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龄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从整体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
3、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使首都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互联网具有信息来源广、信息传播快、信息量大、交互性强、无国界等特点,各种思想文化交织在一起,网络文化环境日趋复杂,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现象难度加大。北京是全国乃至世界互联网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网站门类齐全,知名网站云集,互联网普及率在全国居于首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既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新的载体,也给如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了新的课
8
题。如何适应网络时代面临的新形势,增强网络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4、培养市民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还需要做长期不懈的努力
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距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市民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文明风尚的培育,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必须长期坚持,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十二五”期间,市民学校网络体系及全民文明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需要大力加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大力推进,城乡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队伍需要进一步充实,精神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二部分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充分发挥首都的资源优势,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要求,围绕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民动员,综合治理,
9
巩固和发展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形成的文明风尚建设成果,深入持久地开展“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公共文明引导行动,深化和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改善城乡社会环境和公共秩序,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首都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大众。
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从服务于首都科学发展大局。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和为市民工作与生活服务。
坚持重在建设。加强正面引导,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公共文明建设,着力提升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养和城市公共环境文明程度。坚持以文化人,用文化的力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
坚持齐创共建。坚持党政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结合首都特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首都“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