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序 言
首都“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是“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专项规划,是《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战略目标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化和全面展开。本规划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文明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
1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良好基础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力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道德模范新典型,推出了创建活动新品牌,建立了共建共享新机制,创建了公共文明新模式,培育了社会道德新风尚,为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据中国人民大学连续五年对市民的抽样调查和实地观测,北京市民公共文明素养持续上升:2005年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65.21,2006年上升为69.06,2007年上升为73.38,2008年上升为82.68,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上升为82.91和83.02,五年间共上升了17.81个分值。
(一)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迎奥运、迎国庆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奥运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广大市民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空前高涨,公民道德建设总体水平明显提升。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做文明有礼的北京
2
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不断掀起热潮,先后涌现了一大批道德模范、文明北京新市民、万名孝星和两万多名“社区(村)文明之星”。
(二)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奥林匹克知识、职业道德和礼仪、岗位规范和技能、外语知识和助残服务,在全市窗口行业深入开展全员培训,实现了应训人员全覆盖、应训内容全落实、参训人员全达标的目标,窗口行业文明素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群众满意率达到89%以上。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21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2.4%。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市170万志愿者累计提供服务2亿小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三)社会公共秩序明显好转
持续开展了“出租汽车行业迎奥运素质工程”、“文明乘车从我做起”、“日礼让有三、月违章归零”、“过路要看红绿灯,开车礼让斑马线”等交通文明行动。以“排队推动日”活动为载体,促进了排队文明建设,公共场所文明礼让、有序排队蔚然成风。积极开展文明观赛引导活动,大力培养热情有礼、开放包容的文明观众,营造了和谐、热烈、文明的赛场文化氛围。
(四)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
广泛开展创建公共文明示范地区暨治理乱吐乱扔专项行
3
动,在全市113个重点地区推进公共文明示范地区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提升了城市公共环境的文明程度。广泛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在600个社区、30%的党政机关和学校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取得成功经验。持续开展“清洁城市”系列活动,促进了城乡环境的优美整洁,提升了广大市民爱护环境的文明意识。
(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
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推出了“社会大课堂”、“英雄在我心中”故事会、“少年先锋岗”、“奥运文明日记”、“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社区文明小使者”道德实践活动等一批创新品牌,两个区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称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取得可喜进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六)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水平不断提升 进一步完善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工作格局,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和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积极投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军(警)民共建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有力推动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文明创建综合协调机制,首都精神文明建设
4
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得到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市有4个区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及先进城区荣誉称号、30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及先进村镇、110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及先进单位、4个景区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及先进风景旅游区。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一)难得的机遇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使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对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指明了方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精神文明建设将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2、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是深入贯彻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首都“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