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宽度为1m,台阶高宽比宜为1:1.5,台阶地面稍向内倾斜。
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层填筑,不混杂。优良土填在上层,如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基时,宜作成2%—4%的双向横坡,以利于排水。
填土路基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其分层填筑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功能相适,一般每层松土填土厚度不超过30cm(压实后厚度约为20cm),若采用薄铺轻碾的方法,每层松土厚度可为15-20cm。路基填筑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以便最后削坡,严禁贴坡。
填土地段的表层不得有积水,填筑逐段分层进行,先填低洼地段,后填—般地段;先填路中,再填路边,保持有—定的路拱和坡度。
若填土分几个作业段施工,则先填地段分层留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
零填挖的地段,其顶面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达到95%,如果达不到必须翻挖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要求。其顶面若位于天然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4%~5%土层上,采取翻挖、晾晒、粉碎等处理措施后进行压实。如果再达不到要求,则采取路基顶面换以透水性良好的土,换土厚度由监理和工程师现场决定。 3.3.2.1.4 土路基填筑作业
土路基填筑以机械化施工为主,配备足够数量的推土机、平地机、轻型压路机、重型压路机以及振动压路机,并配合足够人力。
土路基所用材料在监理和工程师认可的最佳含水量状态下摊铺,通过摊晒、洒水等方法,控制最佳含水量,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的压实遍数,将通过试验及监理和工程师的要求而定。
路基压实是保证路基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使路基压实有较高的质量,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正确选用压实设备:对于本单位工程我公司将配足轻型和重型压路机,用于路基压实施工。
采用推土机、平地机等有效的摊铺设备,在推土机或平地机细微平土的同时,控制合适的含水量,然后压路机碾压,这样达到均匀一致的平整度。
控制碾压速度。通常压路机进行路基压实作业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以内。确保碾压速度均匀,碾压轮迹重叠,前后两次轮迹要重叠20~30cm。两个施工段时,压路机碾压轮必须超过该两个施工段的接茬处。
在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可以采用小型机夯锤等。当工作量小并在监理和工程师许可情况下可采用人力夯认真循序夯实。夯击面在纵横方向均做到相互重叠一半,防止漏夯。
25
压路机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高后低以及轮迹要重叠等原则,且碾压轮超过两施工段的接缝。碾压时顺道路中心线方向进行。碾压速度均匀,轮迹重叠宽度,二轮压路机为30CM,三轮压路机为后轮宽度的一半。
土路基压实后不得有松散、弹簧、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若下层未达到压实度要求,不得铺筑上层,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用小型机夯实。
3.3.2.1.5 石灰土施工(30CM厚)
石灰采用Ⅲ级以上生石灰或消解石灰,消解彻底。石灰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不小于70%(钙质生石灰)或不小于55%(钙质消石灰)。石灰在野外存放妥善覆盖保管,不遭日晒雨淋,要尽量缩短石灰存放时间。石灰土拌和采用路拌机拌和,石灰土配合比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数据而定,实际掺灰剂量比设计剂量大1%,拌和后需经监理工程师认可。避免降雨时施工。
石灰土的整平及碾压:
石灰土的平整及高程控制采用水平绷线,松铺系数根据试验段数据。整平时按顺序进行,按“宁高勿低,宁铲勿补”的原则。为保证石灰土的整体性,尽可能一次整平,严禁在已碾压成型的水泥土上罩补薄层。石灰土施工安排,尽量减少施工缝。
石灰土整平后用压路机进行初压2遍,再用平地机精平,然后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至轮迹深度小于3mm,压路机压不到或不能碾压地段必须采取蛙式打夯机或人工夯实。碾压过程中确保含水量,如水分蒸发过快,及时补洒少了的水,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合或翻晒。石灰土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高后低、以及轮迹要重叠等原则。压实后再用两轮压路机趟光并不得有松散、弹簧、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等现象。石灰土碾压后,密实度必须设计标准。
从摊铺到碾压完成的说有工序必须在水泥终凝时间内完成。 石灰土的养生:
石灰土碾压成型后,注意早期养护,使其强度得到正常发展,完工后使石灰土的表面保持湿润,但不得以水柱直接冲向路表。一般干热夏季须每天适当洒水,湿冷季节如表面末干燥,可不洒水。石灰土层压实后一星期内必须质量要求进行检查,以便及时补救不合格之处。石灰土上未铺封层时,除轻型施工车辆可慢速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26
3.3.2.2 填浜段路基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显示,本工程填浜加固结构层(自下而上)为:50CM砾石砂+土工布+填筑二灰至原地面。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3.3.2.2.1浜塘处理
填浜路基要先筑坝、抽水和清淤,清淤必须彻底,以清至硬质原状土为标准。按1:1.5坡度挖成阶梯状,每层阶梯高为20CM,宽不小于30CM。然后在河底铺50CM砾石砂,并压实。
筑堰:本工程围堰结构为草包围堰,筑堰的位置设在路基两侧,其中北侧围堰与施工便道的位置在同一直线上,坝顶的宽度与施工便道的宽度相同,坝外坡为1:1.5,内坡为1:1。草包内装土量为草包容量的一半,袋口折叠堆置在水中,堆置时草包上下层和内外层相互错缝,堆叠密实整齐。抽干水后,整理好内坡坡脚。
抽水:围堰施工完成后用泵连续抽水,抽水至河浜底即可清淤。 清淤: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配泥浆泵,清除淤泥至河浜底部硬质原状土,并注意严禁扰动河浜底部原状土。 3.3.2.2.2 砾石砂层施工
砂砾垫层施工供料从工地备料场直接进料至施工点,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捕筑,人工配合,14T压路机碾压。
材料要求:砂砾采用连续级配,透水性良好的砾石,质地坚硬,不含杂质,含泥量不大于5%,标准尺寸为0-70mm,不允许同粒径碎石、风化石子、不稳定矿渣代替。
级配砂砾摊铺:摊铺砂砾前计算摊铺虚厚=设计实厚×压实系数(1.2-1.25);在验收合格的土路基上按先远后近把所需的砾石砂分段堆放。然后用推土机进行摊铺,摊铺的砂砾级配分布均匀一致,无明显粒料分离现象;砂砾摊铺长度在30-50M时,可开始洒水,洒水量与气温、气候干燥及材料含水量有关,以使全部湿润为度。
碾压:采用双轮压路机碾压,先静压几遍,再振动碾压,碾压速度均匀,轮迹重叠,表面平整、坚实,无粗细粒局部集中现象,用14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5MM。边缘处先碾压3-4遍,碾压时先轻后重、轮迹重叠,重叠宽度≦30CM,碾压速度一般不超过30m/min;碾压过程中如发现梅花、砂窝现象,将多余的砂或砾石挖出,分别掺入适量的砂或砾处理后碾压,不得采用粗砂或砾石覆盖;碾压时掌握先轻后重,压力机碾压轮宜重轮在前。砾石砂碾压达标后,如不连续进行下道工序时,设专人养护,禁止车辆通行;碾压过程中要加强测量,及时测量和
27
检查标高和平整度、横坡度,发现超过规范之处及时修整。 3.3.2.2.3 土工布铺设
材料进场后必须对其进行抽样检查,各项参数满足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土工布加工:根据现场情况在大临生产区内开辟一处加工场地,进行加工。土工布制作前要进行试验,对拼缝的强度进行检验,当缝的抗拉强度达到布强度的60%以上时方可进行大规模制作。
土工布缝制方法为:双线包缝拼合,先缝一道,折迭后缝两道,每道缝合线要有一定的间距。每块土工布布宽根据各部位设计尺寸进行定向加工,长度一般控制在50米左右为宜。
土工布采用人工铺设,铺设前先根据结构工程轴线放出铺筑边线,然后进土工布摊铺,每块布铺设时的搭接长度约为布幅的10%,但不小于2米,土工布铺设时力求平整并略有松驰。基垫布拼缝必须垂直于轴线。
土工布铺设完成后,及时用碎石包进行压排。为保证土工布的质量及使用功能,布在运输、贮存、施工过程中要防止阳光曝晒,对已老化的布坚决不能用在工程上,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破损现象,则在其上另覆一块布,每侧的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铺设时保证连续性,不出现扭曲、折皱、重叠,力求平整,不宜拉得过紧,略有松驰。 3.3.2.2.4 二灰填筑
粉煤灰与石灰的质量比为95:5,摊铺前通过轻型击实试验确定二灰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二灰分层摊铺碾压,每层厚度为20cm,松铺系数为1.25,摊铺后立即用8t压路机碾压,为了保证达到规范要求的密实度,摊铺前测定混合料的含水量,处于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范围之内。为了防止土工布受损,浜塘边坡线20~30cm处于压路机不便碾压的部位,须用其他小型夯实设备夯实,浜塘边坡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压实后,通过环刀法检测压实度,每1000m2压实一层测3点,压实度满足质量标准。
每层摊铺碾压时,及时抽干集水井里的水;当二灰土填筑至一定高度时,按摊铺碾压顺序填筑集水井,即先铺50cm砾石砂,表层覆盖土工布。每层二灰土整平压实后,再填筑第二层二灰混合料,再分层夯实,每层的厚度为20cm;填至原地面标高或设计标高。
二灰土路堤的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必须及时,做到当天铺,当天压。如碾压时呈松散状态,则洒水湿润,如碾压时呈现“弹簧”现象,则可采用暂缓碾压,开槽凉晒、换灰等方法处理。压实后二灰土表
28
面做有2%的路拱,以利排水。将河浜周围预留的1.0m土工布折回包裹在回填土的二灰土上,并加盖一层土工布(设计没有这项内容,是我们施工时为确保工程质量而采取的措施)。上铺20cm的素填土,同样做击实试验,用12t压路机压实,经检验压实度不低于标准压实度的0.95倍。 施工时,密切注意天气情况,严禁雨天施工。施工前考虑预防措施,特别在二灰土填筑阶段备足与施工面积相等的薄膜(雨布)。二灰土压实并经验收合格后及时填筑素填土。日最低气温在0?C以上采用湿治养生,二灰土层碾压完毕七天之内,每天早上洒水一次(水均匀喷洒,不得集中冲浇),0?C以下不得洒水养生。当二灰土碾压完毕四天以内,出现严重冰冻天气时,采用覆土或薄膜养生。具体施工时,由于土质不尽相同,选择典型路段进行摊铺碾压的实际控制试验,通过试验段总结压实设备的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及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等,再在路面大面积推广。
3.3.2.2.5 素土回填施工
素土使用前测定其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施工时以此进行控制,然后通过压路机进行碾压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素土回填采取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回填先填路中后填路边,并保持一定的路拱和纵坡。当分几个施工区施工时,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先施工的作业段要分层留台阶;同时施工时也要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要>1米。
回填完成后,即可进行压路机碾压,碾压时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以内。确保碾压速度均匀,碾压轮迹重叠,前后两次轮迹要重叠20~30cm,碾压坡度略向桥外方向倾斜,以利于排水。在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可以采用小型机夯锤等。当工作量小并在监理工程师许可情况下可采用人力夯认真循序夯实。夯击面在纵横方向均做到相互重叠一半,防止漏夯。素土回填压实后不得有松散、弹簧、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
3.3.3 道路结构层施工
3.3.3.1.1 15CM级配碎石施工
用于路基处理的级配碎石垫层具有一定粗细粒料级配,透水性良好,质地坚硬不含杂质。
级配碎石用平地机摊铺,辅以人工整平,级配碎石松辅系数按1.2~1.3控制,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2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建道路施工组织设计(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