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s22s22p63p6 1S0; D. 1s22s22p63p43d2 2D1/2
(10)某个中性原子的电子组态是1s22s22p63s23p65g1,此原子是: A .处于激发态的碱土金属原子; B .处于基态的碱土金属原子; C .处于基态的碱金属原子; D .处于激发态的碱金属原子 . (11)有一原子,n=1,2,3的壳层填满,4s支壳层也填满,4p支壳层填了一半,则该元素是:
A.Br(Z=35); B.Rr(Z=36); C.V(Z=23); D.As(Z=33) (12)由电子壳层理论可知,不论有多少电子,只要它们都处在满壳层和满支壳层上,则其原子态就都是:
A.3S0; B.1P1; C .2P1/2; D.1S0. (13)氖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s22s22p6,根据壳层结构可以判断氖原子基态为:
A.1P1; B.3S1; C .1S0; D.3P0 . 2.简答题:
(1)写出铍原子基态、第一激发态电子组态及相应光谱项. (2)分别写出碳原子、氧原子和氩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和原子态. (3)根据包里原理和洪特定则,分别写出硼原子和一次电离的氖原子基态光谱项.
(4)解释下列概念:能量最小原理、莫色莱定律.
(5)按周期表顺序排列的元素,其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描述电子状态的四个量子数( n,l,ml,ms)或(n,l,j,mj)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6
(7)电子在原子内填充时,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8)在推求原子基态光谱项时,满主壳层和满支壳层的角动量可以不考虑,为什么?
(9)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和第三周期中都含有8种元素,第四和第五周期都含有18种元素,其原因是什么?
(10)原子的3d支壳层按泡利原理一共可以填多少电子?为什么? 3.计算题:
(1)在填满了4 s支壳层之后接着才填充3d支壳层,这样形成的十种元素称为过度元素。试写出三种元素(21Sc,22Ti,23V)的电子组态。
(2) 试确定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下列电子组态的基态光谱项:s2p, s2p2, s2p3, s2p4,
(3) 试确定78Pt,92U原子的基态光谱项。
(4) 已知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1)第三周期VA族;(2)第四周期IVB族;(3)第五周期VIA族,按照正常的能级填充次序,试写出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式。
(5) 某元素的电子层结构为1s22s2p63p23p63d54s1
试问:(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是什么元素?
(2)有几个电子壳层?属第几周期?属于第几族
第八章 x射线
基本练习: 1.选择题:
(1)伦琴连续光谱有一个短波限?min,它与: A.对阴极材料有关;
37
B.对阴极材料和入射电子能量有关; C .对阴极材料无关,与入射电子能量有关; D.对阴极材料和入射电子能量无关 . (2)原子发射伦琴射线标识谱的条件是:
A.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 B.原子外层电子被电离;
C.原子内层电子被移走; D.原子中电子自旋―轨道作用很强 . (3)各种元素的伦琴线状谱有如下特点: A.与对阴极材料无关,有相仿结构,形成谱线系; B.与对阴极材料无关,无相仿结构,形成谱线系; C.与对阴极材料有关,无相仿结构,形成谱线系; D.与对阴极材料有关,有相仿结构,形成谱线系.
(4)莫色勒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理论上也可以给予解释,它的适用范围是:
A.只对K线系成立;
B.对K线系成立,其他实验没观察到; C.对K、L、M线系成立;
D.对K、L、M线系理论上都成立,实际上只观察到K线系 . 2.简答题:
(1)简述康普顿散射实验原理、装置、过程和结果分析,如何用该实验来测定普朗克常数?
(2)简述X射线连续谱的特点、产生机制. 什么是轫致辐射? (3)简述X射线标识谱的特点、产生机制. 写出K线系的莫色莱定律.
38
(4)在康普顿散射中,入射光子的波长为0.0030nm,反冲电子的速度为光速的0.6倍,求散射光子的波长和散射角.
(5)证明:在康普顿散射中反冲电子的动能K和入射光子的能量E之间的关系为
K????E?2?csin2?2?0?2?csin2?2,其中?c?h?0.0024nm为康普顿波长. mec(6)x射线标识谱与原子光谱有什么区别,其原因何在? (7)试说明x射线的连续谱和线状谱产生的机制?
(8) 轫致辐射与阳极材料无关,而标识辐射与阳极材料有关,原因何在?
(9) 试述莫塞莱定律内容? 3.计算题:
(1) 某x射线管发出的连续X光谱的最短波长0.00124?试问它的工作电压为多少?
(2) 实验测出某元素的Ka X射线的波长为0.01935?求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3) 用镍(Z=42)作阳极的X射线管中,测得K a 线和连续短波限的波长差等于0.01047?,求加在x射线管上的电压为多大?
(4) 一束波长为0.054?的单色光入射到一组晶面上,在与入射束偏离为1200的方向上产生一级衍射极大,试求该晶面的间距。
(5) 已知钼(Z=23)和银(Z=47)的L a 线的波长分别为0.054?和0.0416?,若两者的屏蔽常数相同,试求里德伯常数。
(6) 已知矾(Z=23)的K线系主线与它的短波限的波长差为0.0024?,
39
求矾原子的L电子的结合能。
第九章 分子结构和分子光谱
基本练习: 1.简答题:
(1) 原子核的结合能,平均结合能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从平均结合能曲线上可以看出平均结合能有哪些特点?
(2) 核半径与核质量数间存在着R=r0A1/3的关系,这种关系说明什么问题?
(3) 从质子-质子散射实验,推算得质子与质子相互作用势如图6.3(a)所示。用间接实验证明,中子与中子的相互作用势如图6。3(b).这两种作用势曲线说明了哪些问题
第十章 原子核
基本练习: 1.选择题:
(1)可以基本决定所有原子核性质的两个量是: A.核的质量和大小 B.核自旋和磁矩 C.原子量和电荷 D.质量数和电荷数
(2)原子核的大小同原子的大小相比,其R核/R原的数量级应为:
A.105 B.103 C.10-3 D.10-5
(3)原子核可近似看成一个球形,其半径R可用下述公式来描述:
A.R=r0A1/3 B. R=r0A2/3 C. R=?r03 D.R=?A3 (4)试估计核密度是多少g/cm3?
A.10; B.1012 C.1014 D.1017
4343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原子物理学作业习题(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