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结构,有助于消除不平等;拓宽不同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加强社会整合有助于激发人的积极性的开拓进取精神
二、越轨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头骨说 染
色体说 体型说
三、越轨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 性格说 (Eysenck,1977):某种个性特征与越轨有关。没有人是天生的越轨者,但是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越轨。外向性格(extrovert)和内向性格(introvert)。外向性格的人其行为很可能逾越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因为这些人对刺激和冒险有生理需要。他们是否成为越轨者还取决于他们是怎样被社会化的(汉斯艾森克,英国心理学家)
? 社会学习说 (Bandura,1973):暴力和越轨都是社会习得(socially learned)的。研究证明即使并没有真正从事过攻击行为的人也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攻击行为。例如孩子对电视的模仿。比如打枪。如果他们后来发现暴力行为可以带来报酬却没有受到惩罚时,他们可能会采取暴力行动(阿尔伯特·班杜拉,1973)。
? 挫折-攻击说 (Berkowitz,1962):攻击行为经常由于 挫折引起。当某种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人们可能遭受挫折,正如挫折—攻击(frustration-aggression)假说所解释的,遭受挫折的总量取决于需要、冲动和欲望受到妨碍的强度,反过来,攻击的程度与人们如何受挫折有关。挫折可能由于缺乏金钱、爱情和其他东西而产生。
第十讲 越轨行为
一、越轨的定义
定义:违反某个群体或者社会的重要规范的行为,就是社会越轨。
社会越轨与统计异常(statistical deviance):后者是一种行为发生的频度或多或少地偏离正常水平。收集某种东西也许不是流行的嗜好,但也不是对社会规范的违犯,另一方面有些行为在社会上传播较广,如闯红灯和偷税漏税等,在统计学上比较普遍的现象,却是一种温和的社会越轨行为。
? 越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越轨行为,取决于何时何地以及是谁所为。
越轨行为的相对性:
不同的社会环境。例如地位卑微的人,特别是穷人外来人口,与那些富人和本地人相比,更容易被蒙上社会越轨的污名。不顾他人意愿强行将他人财产据为已有;街头、宾馆、会所 不同的时间。越轨定义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化。 ? 经商 离婚
伴随地点的变化和文化的不同,越轨定义也有差异。例如西方国家和伊斯兰国家对婚外性行为的不同态度。 ? 一夫多妻 婚外情 一种行为被视为越轨行为时,还意味着这种行为必须作为违法的行为而被观察、被定义的、并且帖上越轨的标签。 对越轨的理解:
越轨行为未必就是坏的和不可接受的行为。越轨这个术语意味着不遵从。 越轨行为并非总是自愿的。例如有身体障碍的人常常被当作反常者。 越轨行为未必是犯罪行为。虽然大多犯罪行为都是越轨行为,但越轨行为不一定都是犯罪。三种情况:一是既是越轨也是犯罪,如谋杀。二是是犯罪但不明显是越轨。如赌博。三是是越轨但不是犯罪。如检举。 越轨行为虽不被赞同,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迪尔凯姆指出:“越轨是任何健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轨可能是个人干的,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所为。
- 16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社会学导论(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