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工种的关系,门窗、贴脸、抹灰等厚度应考虑出饰面板材的灌浆厚度。
墙面、柱面、门窗套等板材安装与地面板材铺设的关系,一般采用先做立面后做地面,此法要求地面分块尺寸准确,边部板材须切割整齐。亦可采用先做地面后做立面,这样可以解决边部板材不齐的问题,但地面应加保护,防止损坏。
固定后用1:2.5水泥砂浆分层灌注,每次灌浆高度为 20~30cm,待初凝后再继续灌浆,直到距上口5~10cm停止。然后将上口临时固定的石膏剔掉,清理干净缝隙,再安装第二行板材,这样依次由上往下安装固定、灌浆。
每日安装固定后,需将饰面清理干净。安装固定后的饰面板材如面层光泽受到影响,可以重新打蜡出光。要采取临时保护措施保护棱角。全部板材安装完毕后,清净表面,然后用与板材相同颜色调制的水泥砂浆边嵌边擦,使缝隙嵌浆密实,颜色一致。
花岗岩饰面板安装后,如表面污染可根据不同污染程度用稀盐酸刷洗,并随时用清水冲干净。
(6)饰面铝塑板安装
安装前根据设计图纸用M8×80膨胀螺栓固定于墙体,双向中距600mm,50×20的轻钢龙骨双向中距600mm,15mm中密度板,背面涂满氟化钠防腐剂,用自攻螺栓固定;在铝塑板背面均匀涂满胶粘剂,待胶粘剂稍具粘性时,将铝塑板上墙就位,与相邻各板抄平调直后用手拍压、拍平压实,使铝塑板粘牢。拍压时,严禁用铁锤或其他硬物敲击。
整个铝塑板安装完毕后,应严格检查装修质量,如发现不牢、不平、空心、鼓肚及平整度、垂直度、方正度偏差不符合质量要求之处,应彻底修整。整个铝塑板的封边、收口按要求处理。
(7)玻璃幕墙(隐框) 施工工序:
放线→固定支座安装→幕墙立梃横梁安装→结构玻璃装配组件安装→玻璃装配组件间的密封及四周收口处理→楼层间防止隔层处理→全面检查及清洁。
玻璃幕墙工程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构件和组件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玻璃幕墙的造型和立面分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各种预埋件、连接件、紧固件必须安装牢固,其数量、规格、位置、连接方法和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各种连接件、紧固件的螺栓应有防松动措施;焊接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焊接规范的规定。
玻璃幕墙四周、玻璃幕墙内表面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节点、各种变形缝、墙角的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玻璃幕墙应无渗漏,其结构胶和密封胶的打注应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玻璃幕墙开启窗的配件应齐全,安装应牢固,安装位置和开启方向、角度应正确;开启应灵活,关闭应严密。
玻璃幕墙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结构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8)外墙面瓷砖
首先选砖、浸砖备用(浸砖为防止铺贴后因走水灰浆水分而粘贴不牢,手按无水迹为准),要求质地坚固,吸水率不大于8%,色调柔和、耐水、耐冰,经久耐用。
其次进行弹线、分格、定位、预排,用间隔缝的宽度来调整,对缝铺贴的瓷砖,主要靠次要部位的宽度来调整。
粘贴砂浆一般为1:1水泥砂浆,有皮灰时,粘贴先在两端最下皮控制,瓷砖上口外表挂线,然后在瓷砖背面抹上3~4mm厚的砂浆,紧靠底尺表面粘贴垂直,对准墙上瓷砖—侧所挂的垂线贴上瓷砖,用橡胶锤轻敲使砖面平整、粘贴牢固。
镶贴顺序一般从阳角或门窗边开始,先贴大面后贴零星部位,由下向上逐排镶贴。粘贴前应浇水湿润墙面。遇到突出的管线,灯具、卫生设备的支架等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拼凑。阳角处的砖一般应将拼缝留在侧边,对于突出墙面的部分,上面面砖要往下突出3mm左右,底面要留有流水坡度。最后嵌缝、清理。
镶贴饰面砖时,应随时用托线板检查平整、方直,如贴不实,取下重贴。 地面砖:
将地面清理干净,达到无灰层、无油污、无明水。选砖应规格一致、颜色一致,表面平整、无翘曲、无裂痕。弹线、分格、定位、预排,要注意同一墙面的横竖排列,均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行应排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在刷干净的地面摊铺一层1:3的水泥砂浆,用尼龙绳或棉绳在墙面标高点上拉出地面标高线,以及垂直交叉的定位线。
按定位线的位置铺贴瓷砖,高度与地面标高线吻合,铺8块以上应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以铺好的标准面为标准进行施工,铺贴时紧靠已铺好的标准高度面开始施工,并用拉出的对缝平直线来控制瓷砖对缝的平直。边铺边用水平尺校正,并即刻擦去表面水泥浆。
质量要求:
饰面砖的品种、规格、颜色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饰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协调,无变化、泛碱、污痕和显著的光泽受损处。
基层清理干净,不得有浮土、浮灰,饰面砖镶贴必须牢固无歪斜,杜绝缺角少棱和裂缝等缺陷。
饰面砖的接缝应填嵌密实,平直,宽窄均匀、颜色一致,阴阳角处搭接方向正确,非整砖使用部位适宜,突出墙体吻合,边缘整齐、厚度一致。
饰面工程的阴阳角必须在做底灰时找方,然后深浅分格并进行计算,方可装饰,做到阴阳、缝隙顺直,不错缝,且不出现1/3以下的碎拼及边角。
饰面工程的管道、管夹及开关插座等突出墙面部位的周围,必须套割。凡设套割或套割不吻合的必须返工。
1)
总承包管理模式及组织协调
项目管理模式及组织机构
一、项目管理模式
我公司将按照多年来积累的成功项目管理经验来运行和管理本项目,并委派具有同类工程总承包施工经验和管理能力的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时配置具有同类型工程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项
目经理部在公司领导下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以GB/T19001、GB/T24001、GB/T28001 标准模式建立管理体系,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进度、质量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的项目管理机制。出色地实现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及对建设单位的各项承诺。
二、组织管理机构
我公司作为该工程的总承包方,为实现上述管理目标,将组建精明强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实施总承包施工管理,项目经理部下属工程技术部、质安部、商务部、物资综合部等四个管理职能部门,形成“总部管理分部、分部管理区域项目”的强而有力的指挥系统,充分发挥项目部统一指挥、协调、调度人、财、物的整体优势。各管理系统和职能部门负责人都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同时配备多套强大的独立施工班组全面施工,形成管理网络,执行专职负责各条专线的生产任务。
组织管理机构见图:
三、职能分工
本工程由项目经理统一领导。具体管理组织分工如下: (1)项目经理主要职责
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的主要代理人,受法定代表人委托,对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指挥本工程项目的实施,行使主要管理层的职能,对建设单位负责。
2)负责组建项目经理部,调配并管理项目所需的人才、资金、物资、设备等生产要素。
3)负责工程合同的起草、洽谈、签约和管理。
4)负责处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外部联系。 5)负责协调总、分包之间的配合协作关系。
6)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和现场文明施工负全责。 (2)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是对工程建设过程的技术和质量负责,并对新技术的运用,项目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采用。主要职责是:
1)审核工程施工方案和关键部位交底工作,并对主要施工技术负主要责任,对工程项目中特殊技术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
2)本着对建设单位负责的态度,除负责施工图会审外,还应对图纸设计的合理性,施工节奏的可靠性和工程设计的经济性,提供必要的技术建议,节省投资。
3)积极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参加重点部位的技术复核工作,解决已经发生的技术难题。
(3)质量部职责
1)负责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组织质量交底工作。
2)负责隐蔽工程验收和技术复核工作及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工作。 3)负责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项目计量管理与试验工作。 (4)安全管理部职责
1)负责现场设备、设施、施工条件的安全。
2)负责教育各分承包方的安全意识、监督安全工作的落实。
3)负责对重大构件、关键部位 、主要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落实等。 4)负责现场文明施工工作、安全生产的落实工作。 (5)物资部职责
1)负责编制项目的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材料供应商的考察、选择、采购、管理工作。 3)负责采购物资的进货检验、入库、保管和验证工作。 4)负责施工机具设备的调度、使用、管理工作。 (6)财务部职责 1)负责项目资金管理。 2)负责工程款的收支工作。
3)负责项目成本预测、核算和管理工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施工组织设计11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