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放飞“理想的风筝”,追求理想的课堂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放飞“理想的风筝”,追求理想的课堂

休假回来,刚好逢上xx县第四教研共同体第一次活动,心里的不安分如急于破土而出的苗儿,噌噌噌地往上蹿,于是我便把这节课揽下来。王校长说,学校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对课要求非常高,并且得符合本次教研语文学科聚的点“读写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倒是一直进行着“读写结合”的实践,但随意性较强,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揽下任务的当天晚上,哄孩子睡觉后,我开始了连夜奋战。研读课文,进行设计,制作课件,凌晨12点多将教学设计和课件发给王校长。第二天到校,联系班级试课,发现课堂容量有点大,与听课老师讨论后,趁课间修改设计。下午准备再试讲一次,去邀请王校长听课时,校长说咱能不能这样,像管建刚老师那样,实现“读点”和“写点”的有机融合,在阅读理解的同时自然引出写作点,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这要求可就高了,以前曾这样设想过,但仅仅是把它作为目标,还没开始着手实践。现在立即投入实践,并且是面对共同体五家单位的老师们,我有些忐忑。

删除前一天晚上的设计,去图书馆借了四到六年级的所有教材,回到家里,反复读,一本一本,一篇一篇。要上“读写结合”的课,我必须用两只眼睛看文本,一看文本内容和情感,二看基于内容和情感的表现形式。我上课一向不喜欢“热剩饭”,因此在看了几遍课文后,排除学生学过的课文,我把目标锁定在下册书的后半部分。我在“读写结合”方面尚不具备较为系统的研究,表达形式比较明显的课

文成了我的首选。就这样,我结缘《理想的风筝》。

关上门,抛开一切参考资料,反复读课文,理出自己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初步认识。请教不同年级的语文老师,请教音乐美术老师,请教我九岁的孩子,请教外行我孩子的爸爸,我想了解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有助于构建一个基于文本的立体网络,方便我从多角度了解文本。心中有了初步的设计后,我网查了作者苏叔阳的资料,得知他两度患癌,在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写下了200多万字的作品。突然明白了,苏叔阳为什么要写这篇叙事散文。高段语文教学中渐渐地有文体特点的渗透,“叙事散文的素材都是来源于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人物和事件都是曾经使作者产生过心灵震颤或者让人记忆深刻的内容”,“心灵震撼”“记忆深刻”,没有患病经历,怎有这般刻骨铭心?创作背景和文体特点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前提,必须要引入课堂。

最初的设计提炼了四个写作点:1.故事间有内在联系,都指向中心;2.故事的出场讲究先后顺序;3.写景即写人;4.过渡:从写景到写事需要过渡,从写一类事到写另一类事需要过渡。试讲一次后,王校长评课时说,“读写结合”它必须首先是一节阅读课,以阅读为基础,链接写作。而今天这节课,给人感觉是为写作而来,阅读是走向写作的路径。我恍然大悟,去年暑假在长垣学习时管建刚老师也强调“指向写作的阅读课”,阅读本位不能动摇。为了不被写作本位干扰,我重新审视文本,从阅读课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我有个思维局限,一旦对一件事有了想法,再去想,很难跳出这个怪圈。为了突破这个

思维局限,我强力卸载第一轮的设计程序,反复读课文,反复想课文,吃饭想,走路想,哄孩子时想。课文在头脑中的全方位渗入,帮助我重新梳理对文本的理解。第二轮设计出来了,根据学生现有水平,舍弃了两个写作点“写景即写人”和“过渡”。拿到课堂上试验,阅读课的特点倒是体现比较明显,但重点不突出,整节课有点“平铺直叙”。忽然感觉,讲一节课就像写一篇文章,行文若流水,情感有起伏。苏叔阳重点写放风筝,我就重点讲放风筝。这样一来,两个写作点“故事间有内在联系,都指向中心”和“故事的出场讲究先后顺序”也避免了呈现过于集中的不足,重点也有了明晰的指向。再一次调整了教学设计后,可供试讲的学生资源已经没有了。六年级四个班,得留一个班现场用,其他三班都讲过了。怎么办?我想起了我和九岁的儿子关于这个文本的对话,决定把课放在五年级试一试。试过之后,觉得课推进得挺顺,五年级学生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不亚于六年级学生。至此,课的雏形出来了。周末在家,我一遍一遍地梳理,不断地增加预设,尽可能多的考虑到课堂上所有会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尽管如此,当天上课之初,还是忘写了课题。关于“这三件事可否颠倒顺序”一问,我设计了几种相应的引导方案,结果第一个起来发言的学生一下子都答到正题上了,打得我措手不及。幸好准备充足,我和同学们一起梳理了这个同学的发言,让大家对事件安排的顺序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课上完了,利用第二节课的听课间隙,我反思了几点:1.“三件事情都指向中心”这个写作点的出场不够自然,缺乏水到渠成的流畅。若进一步引导,从三件事都能抽出“乐观、坚强、

执着追求”的性格品质,“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生会更容易理解;2.任选一件事谈谈刘老师给你的初步印象这一环节中“放风筝中刘老师留给大家的印象”与后面“重点细读放风筝”教学内容有叠加。若先从“放风筝”入手,细品这一件事,从这里提炼出刘老师的精神特点,再回头从前两件事寻找这些精神影子,是不是既让“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更明晰自然,又避免了内容叠加的情况出现?3.关于“顺序安排”,第二件事“享受课堂”和第三件事“放飞风筝”的层层推进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备课时,我从三个方面考虑:1.从动作难度方面来说,拄着拐杖站着讲,相对容易;随风奔跑追赶风筝,则困难重重,中间也许会跌倒;2.从刘老师的角度来说,“享受课堂”体现个人价值,“放飞风筝”则追求的是生命质量;3.从对学生的影响来说,“享受课堂”让学生印象深刻,刘老师“强烈的爱与追求”初步显露;“放飞风筝”让学生感到震撼,从而引发思考:“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淳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至此,刘老师“强烈的爱与追求”表现得充分饱满。课堂上到底从哪个层面引导呢?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度,我选择了第一条,课后觉得有点浅了。还有,整节课朗读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读得不够充分、不够深入;与学生关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不够有效,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少而且缺乏引导性,教学语言不够凝练,提升性不强。

课讲完了,也想到了很多不足,可还感觉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儿。跟我们学校很有思想的王育普老师交流,王老师说《理想的风筝》重

在“理想”而非“风筝”,这节课“理想”没讲透。王老师还说,刘老师身上的乐观、坚强、不断挑战等品质,都是追求理想过程中该有的正确态度和优秀品质。学这篇散文,除了写法上的学习外,还应该把理想种进每个孩子的心里,鼓励他们学会克服困难、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原来,钻进课文啃了这么长时间,我一直没把课文啃透。

文本解读力是老师上一节课的基础功力,全面细致的解读,老师才能看到文本蕴含的情感价值和附着在情感之上的表达形式。从一篇课文里,教师读出“一桶水”,经过有原则的舍弃后,取“一滴”,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样千挑万选脱颖而出的“一”,是文本的精华所在,但它与源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用“一桶”来讲“一滴”,教师自然游刃有余。在文本解读的路上,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了解了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后,用什么办法能让学生润无声地学到呢?从老师自己领悟到,到让学生学到并且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流到学生心里,需要一些方法。这些方法,正是我欠缺的。追求最佳路径,我要学的太多太多。

当学生发言不在我的预设范围内,我该如何应对?若偏离正题,怎样引导?若不太全面或不够深刻,怎样提升?面对诸如此类的意外情况,我怎样才能迅速做出调整,利用这一突发的课堂资源,不只带领这一个也带领全班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成长?这种快速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我还不具备。

在这次研讨会上,其他老师的思辨能力,即兴发言的能力,都让

我羡慕不已。任何光鲜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辛苦。没有超乎常人的毅力,怎会有超乎别人的能力?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也许穷其心智也有到达不了的地方。但大家在一起,一定可以到达。教研共同体,把我们连在一起。这次活动,就是一个历练的机会。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驾驭课堂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领导、老师们的评课,为我开启了另一扇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本次研讨的主题是“聚点教研”,聚一个点,研深研透。这也给以后的教学一个启发,一次集中研究一点,把这一个小点做成一个课题,做足功课,这样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才能走出实质性的一步。一步,一步,积跬步成千里。专业成长就是用这样的生长一点一点地累积起来的。

《理想的风筝》这节课的课件修改了八次,设计稿前前后后不知修改了多少次,只知道课时计划本上写了31页。从4月9 日休完假上班第一天开始到4月23日活动举行,14天的连夜奋战,很熬人。不是受不了漫漫长夜,是一次次对自己不满意却又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与无助。理想在前方,我触摸不到。此时,对“书到用时少”恨彻骨髓。每天读10页书,每天至少写500字,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可现在断断续续。选择成长,除了在读书、写作的路上继续向前走,我别无出路。《理想的风筝》这节课,于我而言,就是我放飞的一个风筝。这风筝上载着我由此而生的启发和反思,载着我的教育理想,飞起!向着我想去的地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放飞“理想的风筝”,追求理想的课堂在线全文阅读。

放飞“理想的风筝”,追求理想的课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743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