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 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 16.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Cu可以溶解在稀硝酸中并生成H2 B.浓HNO3不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17. 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H2S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Na2SiO3溶液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黄色沉淀 紫色溶液褪色 产生胶状沉淀 结论 SO2有还原性 SO2有氧化性 SO2有漂白性 酸性: H2SO3>H2SiO3 18.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19.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能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 二氧化碳与强碱溶液反应 C.铁和氯气反应
B.锌和硫酸反应 D.氯化铝溶液和烧碱溶液
20.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图中所示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6
选项 A B C D X Na Cu Mg Al Y NaOH CuCl2 MgO Al2O3 Z Na2CO3 Cu(OH)2 MgCl2 Al(OH)3 21.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钠至熔化后,停止加热并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棉球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可在棉球右侧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22.将等物质的量的SO2、Cl2通入水中,所得的溶液()
A.具有中性漂白性 C.只有漂白性
B.具有酸性漂白性
D.只有酸性
23.能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
A.HCl和CO2
B.NH3和CO
C.O2和CO2 D.NO2和NO
24.将氯水滴入KI溶液中,用力振荡,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后静置,看到的现象为()
A.液体呈紫红色
7
B.液体分层,上层为紫色,下层接近无色 C.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紫色 D.液体无色
25.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单质元素
B.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26.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漂白原理与氯水相同 C.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SO2与CO2 D.用水吸收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可用于工业制备硫酸 28.利用如图制取氨气,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用于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取氨气 B.该装置可用于碳酸氢铵分解制取氨气 C.用湿润的棉花堵在试管口,防止氨气扩散 D.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验满
8
氧化物酸或碱盐,能按照上述转化关系直接转化的可以是硫
29.制备二氧化硫并研究其性质,如图所示. (1)A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C中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
(3)浸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0.验证NH4Cl晶体中含有NH4+.将少量晶体于两端开口的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如图所示.
(1)氯化铵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检验氨气时,可在 处(填“a”或“b”)用湿润 试纸,现象是 .
31.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加热后产生的三种物质,将混合气体缓慢通过检验试剂,并记录现象,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流程及现象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 A 紫色褪去 变浑浊 变蓝 无水硫酸铜→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 B 变蓝 紫色褪去 变浑浊 无水硫酸铜→品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 C 变蓝 褪色 紫色褪去 变浑浊 无水硫酸铜→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 D 变蓝 紫色变浅 变浑浊 32.下列有关SO2的性质的探究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9
实验 记录 A B C D 无色 红色 无色 红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 白色溶液 无色溶液 白色溶液 33.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请根据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Y的化学式为,检验Y所用的试剂是。
(2)W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合理的是(填序号)。
a.Na2S + S b.Na2SO3 + S c.Na2SO3 + Na2SO4 d.SO2 + Na2SO4
(4)将X与SO2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4.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京市2017-2018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分类整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