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政治经济学教案(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同工作日的长短、劳动强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反映工人受剥削的真实程度。要反映工人受剥削的真实程度,就要考察计时工资的单位价格,即每小时劳动力的价格。马克思在剖析这个问题时,借用了“劳动价格”这个概念。“劳动价格”即工人劳动力一小时的价格,用公式表示就是:

劳动价格=劳动力日价值(日工资额)/工作日小时数 对计时工资现实运动的分析,可以看到计时工资运动的一般规律,即在劳动量已定的情况下,计时工资总额的多少取决于劳动价格;在劳动价格已定的情况下,计时工资的多少取决于劳动量。计时工资运动规律作用的后果是:劳动价格越低,工人要想获得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工资额,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劳动量,延长工作日;工作日越长,每个工人劳动的越多,劳动力的供给就会增加,资本家又可以乘机压低劳动价格。

2.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它同计时工资一样,本质上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计件工资的单价,即每件产品的工资标准,是以计时工资的日工资额除以工人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来确定的。因此,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但是,计件工资又具有计时工资不同的特点,是更适合资本主义剥削的工资形式。这表现在:

36

第一,计件工资可以直接控制工人劳动的质量。产品质量合格,工资才能得到完全的支付。而资本家往往借口产品质量不合格克扣工人工资。

第二,计时工资是刺激工人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的手段。

第三,计件工资本身具有控制工人劳动质量和劳动强度的作用。

第四,实行计件工资会导致工人内部的竞争,破坏工人的团结,削弱工人阶级对资本家联合斗争的力量。有利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三、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和工资的国民差异 考察工资量的变化,不能只是看工人得到多少货币工资,而且要看这些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这就需要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即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能实际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它能确切地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状况。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物价及其它有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受物价水平、服务费用、税收负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者的变动又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会下降;物价下降,实际工资会

37

提高。如果名义工资增加和物价上涨同时发生,实际工资的变化就取决于两者变化速度的对比。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与物价上涨速度相等时,实际工资不变;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快于物价上涨速度时,实际工资会增加;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慢于物价上涨速度时,实际工资会下降。因此,考察工资水平及其变化,必须把名义工资同物价水平及其它有关因素联系起来研究实际工资的变动。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际工资的变动是有起有伏,时高时低的。但从较长时间看,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引起实际工资上升的因素在起作用。另一方面,还存在引起实际工资下降的因素。

考察工资水平的变动,还要分析相对工资的变动。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工资所反映的工人的经济地位。

相对工资是工人的工资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资。工资和剩余价值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的两部分,在新价值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部分增加,工资部分就减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相对工资呈下降趋势。

在不同国家,工资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别。各个国家同一时期工资水平存在的差别叫做工资的国民差异。研究工资问题,还必须注意到工资的国民差异。工资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影响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各种因素,由于各国的具体

38

条件不同而不同,这就形成了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三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前面分析了资本如何产生剩余价值,本章考察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进而揭示资本积累的本质及其对无产阶级状况的影响;同时,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人口规律,从而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生产和再生产

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料,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为此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看,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来划分,可以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

39

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生产,即生产出来的新产品,只能够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扩大再生产则是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即生产出来的新产品,除能补偿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物质资料外,还有剩余的物质资料,可以用于追加的生产要素,从而生产规模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但是,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分析,要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即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假定生产周期为一年,资本家在当年年初预付的资本为10000元,其中,不变资本为8000元,可变资本为2000元。再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则年终生产过程结束后,其产品价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政治经济学教案(8)在线全文阅读。

政治经济学教案(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18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