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政治经济学教案(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但是,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才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能够把它作为商品出卖;二是劳动者既无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的。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恢复和延续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这就需要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转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三部分:(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2)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用以培训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不同于其它商品的地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特点。一般商品被使用或消费时,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劳动力商品却不是这样,它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

26

值更大的价值。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来源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过程必然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过程的要素属于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具有以下特点:(1)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为资本家的利益而劳动;(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值过程

先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分析。假设,资本家让工人生产10斤棉纱,需消耗棉花10斤,价值10元,磨损机器设备和其他劳动资料的价值2元,每天劳动力价值3元,工人6小时劳动就能创造出来,再假定工人生产10斤棉纱需要6小时劳动。当工人经过6小时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把10斤棉花纺成棉纱时,棉花的物质形态改变了,原来的使用价值已不存在。但是,它的价值却没有消

27

失,而是转移到新产品棉纱中,成为棉纱价值的一部分。同样,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磨损部分的价值,也转移到棉纱中。这种转移是由工人的具体劳动实现的。在工人以具体劳动生产棉纱的同时,又支出了一定量的抽象劳动,这一定量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新价值。工人6小时劳动创造新价值3元。这样,10斤棉纱的价值,就等于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12元,加上新创造的价值3元,共15元。这和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付出的价值相等。这一结果,对资本家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为实现其资本价值增殖的目的,资本家必然会把价值形成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取得了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虽然工人每天劳动6小时,就可以把劳动力价值生产出来。但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要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以上。假定资本家让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那么,工人就会生产20斤棉纱,消耗棉花20斤,价值20元;机器设备等磨损也增加一倍,价值4元;劳动力一天价值仍为3元。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24元,12小时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6元。结果,20斤棉纱的价值共30元,而资本家预付的价值是生产资料价值24元和劳动力价值3元共27元,两者之间的差额3元就是剩余价值。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从

28

而使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的劳动力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

通过上述分析,就最终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二、总体生产劳动者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所谓生产劳动是指直接和间接参与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分工协作的发展,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者的概念也必然扩大。在现代企业中,从事生产劳动,不一定都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只要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参与形成共同劳动产品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人都是生产劳动者。他们是由分工协作关系构成的生产劳动者总体,或称为总体生产劳动者。生产过程就构成总体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总体生产劳动者的直接和间接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总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执行着不同

29

的职能。根据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使用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加工生产成新产品,而它的价值则随之转移到新产品中。这种转移并未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只是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在新产品中再现,所以叫不变资本(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这部分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使原来的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一、剩余价值率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价值包含三个构成部分: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来的部分,用c表示;新价值中补偿可变资本的部分,用v表示;新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用m表示。

由于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变动的结果,因此要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必须抽去不变资本,只考察剩余价值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政治经济学教案(6)在线全文阅读。

政治经济学教案(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18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