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278—2010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起重机跨度的偏差应按下式计算:
ΔS=S3+Δl十Δ2-S (A.0.2)
式中ΔS–起重机跨度的偏差(mm);S3 –起重机跨度的实测值(mm);Δl --钢卷尺计量修正值(mm);Δ2 --钢卷尺下垂修正值(mm),可按表取值;S –起重机跨度的理论值(mm)。
????????
起重机轨道跨度的偏差应按下式计算:
ΔS0 =S03+Δl十Δ2十Δ3-S0 (A.0.4)
式中ΔS0—轨道跨度的偏差(mm);S03 --轨道跨度的实测值(mm);Δ3 --温度修正值(mm);S0–轨道跨度的理论值(mm)。温度修正值可按下式计算:
Δ3=αS0(t-20) (A.0.5)
式中α --钢卷尺线膨胀系数11.5×10-6/℃;t –检测时的实际温度(℃);S0 --轨道跨度的理论值(m)。
主梁水平方向弯曲度的检测
??
检查宜在起重机负载试验之前进行,并避免日照的影响。
在主梁腹板上方,离上翼缘板约100mm处,将两等高分别置于主梁的两端,紧拉紧一根直径φ0.49~φ0.52mm钢丝平行于上翼缘板,从主梁端部第一块大隔板起,在每块大隔板处用钢尺测量腹板与钢丝间间离(走台侧可参考图22)并记录。每个间距与等高块之差即为主梁的水平方向弯曲值。负值表明主梁向走台侧凸曲,弯曲最大绝对值与主梁两端第一块大隔板间距离之比即为主梁水平方向弯曲度。
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检测
?
?
起重机主梁实有上拱度应在超载试验后检测(使空载小车在极限位置),并避免日照的影响。
用图22所示的拉钢丝法测量主梁上拱度时,钢丝直径为φ0.49~φ0.52mm,拉力为147N。在测得数中扣除表18所列因钢丝自重影响的修正值△,即为主梁实有上拱度。
起重机跨度S m 钢丝下垂修正值△ mm 10 ~ 10.5 1.5 13 ~ 13.5 2.5 15.5~ 16.5 3.5 18.5~ 19.5 4.5 21.5~ 22.5 6 24.5~ 25.5 8 27.5~ 28.5 10 30.5~ 31.5 12.5 33.5~ 34.5 15 36.5~ 37.5 17.5 39.5~ 40.5 20.5 ?
起重机主梁实有上拱度、悬臂上翘度应在超载试验后检测(使空载小车在支腿支点处,无悬臂时在极限位置),并避免日照的影响。用经纬仪测量,测点必须距镜头2m以上。
?
GB 50278—2010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上拱度和上翘度用拉钢丝的方法进行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丝的直径应为φ0.49~φ0.52mm,重锤的重量应为150N;
2 上拱度应在跨中S/l0区域内测量;悬臂上翘度应在悬臂全长处及最大有效悬臂处分别测量(后者为与测下挠度值比较)。
3 计算上拱度值或上翘度值的基准点。当采用电动单梁起重机时,应为两侧大车车轮中心向跨内约500~600mm处确定的基准点;当采用通用桥式起重机及通用门式起重机时,应为主梁上翼缘板的测量线与大车轮中心铅垂线的交点。
4 当有条件时,可以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标高的方法进行基准线测量,亦可以张紧的钢丝进行基准线测量。
5测量时,宜清除小车自重的影响。
?
?
??
?????
6 电动单梁起重机主粱跨中上拱度的测量(附图2.1),应采用15kg的重锤将直径为φ0.49~φ0.52mm的钢丝拉好(附图2.1),测出上拱度测量值ΔF测。上拱值应按下式计算:
F =ΔF测一Δg (附2.1)式中F --上拱度值(mm);ΔF测--上拱度测量值(mm);
Δg --钢丝下垂修正值(mm),可按附表2.2取值。
GB 50278—2010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七) 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测量(附图2.2),应用15kg的重锤将直径为闪φ0.49~φ0.52mm的钢丝按附图2.2拉好,钢丝位置在主梁上翼缘板宽度中心,当已铺好轨道时,钢丝可稍偏离宽度中心,并宜避开轨道压板,再将两根长度为h的等高棒置于端梁中心处并垂直于端梁,测量出主梁在跨中横筋板处的上翼缘板表面与钢丝间的距离,找出拱度最高点即为上拱度检测值h 1,上拱度测量结果应按下式计算:F=h -h1 -Δg (附2.2)式中F --上拱度测量结果(mm);h1 --上拱度检测值(mm),h --上翼缘板至钢丝间距离(mm);
?????
Δg --钢丝自重影响值(m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起重机械检验员-8.2 检验检测方法-8.2.1 机械检测-西安-李红昌-2(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