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价值=2×12=24(元/股)
(2)股利总额=100×60%=600(万元) 每股股利=600/500=1.2(元/股)
股票价值=每股股利/股票获利率=1.2/4%=30(元)
(3)股票价值=预期明年股利/(必要报酬率-成长率)=1.2/(10%-6%)=30(元) 5.采用与第1题相同的方法,可以计算出该项投资的投资收益率为:20.21%。 6.(1)计算税前利润=所得税额/所得税=500/30%=1666.67(万元) 计算税后利润:1666.67-500=1166.67(万元);
计算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1166.67×20%=233.33(万元) 计算可分配利润:1166.67-233.33=933.34(万元)
(2)每股收益=税后利润/普通股股数=1166.67(万元)/100(万股) = 11.67(元) 实际市盈率:12/11.67=1.03(倍)
估计未来市盈率 = 1.03×(1-25%)=0.77(倍) 股票发行价格:0.77×7 = 5.39(元) 7.(1)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A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8%+2×(12%—8%)=16% B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8%+1.5×(12%—8%)=14%
利用固定成长股票及非固定成长股票模型公式计算股票价值: A公司股票价值=41.60(元) B公司股票价值=8(元)
计算A、B公司股票目前市价:
A公司的每股收益=800/100=8(元/股) A公司的每股市价=5×8=40(元)
B公司的每股收益=400/100=4(元/股) B公司的每股市价=5×4=20(元)
因为A、B公司股票价值均高于其市价,因此都值得购买。 (2)A、B股票的投资组合报酬率
100×40100×20×16%+×14%=15.34% =
100×40+100×20100×40+100×20 A、B股票的投资组合的贝塔系数
100×40100×20×2+×1.5=1.83 =
100×40+100×20100×40+100×20
案例分析提示
(1)根据案例资料计算出每年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价,然后计算平均差价,再计算
平均差系数,可以反映股票的风险,并可用于比较。计算方法为统计学的“平均差”和“平均差系数”。
所计算的标准差是进行风险分析的常用方法。标准差越大,风险越高。在对不同股票进行比较时,应计算标准差系数。
(2)根据表6.4的资料,计算各股票价格的平均变动率和市场总体价格的平均变动率,然后用各股票价格的平均变动率除以市场总体价格的平均变动率即可估计β系数。
(3)该公司股票的风险可通过组合投资来回避,并选择与之负相关的股票进行组合。 (4)此举可以进行。因为从所给资料来看,这两种股票的价格变动基本上为负相关。并且MM公司股票比较稳定。
组合后的风险仍然可以用标准差来反映。计算如下: 令Var(R1)为第1种股票回报率的方差,Var(R2)为第2种股票回报率的方差,Cov(R1,R2)为两种股票的协方差,W1、W2为股票所占比重。则组合后的方差为:
22
Var(R)=W1 Var(R1)+W2 Var(R1)+2 W1W2 Cov(R1,R2)
扩展为多种股票组合,令Var(Ri)为第i种股票回报率的方差,Cov(Ri,Rj)为两两的协方差,Wi为股票所占比重。则组合后的方差为:
2
Var(R)=∑Wi Var(Ri)+∑∑Wi Wj Cov(Ri,Rj) 注:∑∑Wi Wj Cov(Ri,Rj)中i≠j。
(5)不妥。因为第三种股票与之变化同步,呈正相关,反而会提高风险水平。
第7章 营运资金投资
拓展练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C 5.A 6.A 7.B 8.A 9.C 10.C 11.C 12.B 13.C 14.C 15.C 16.C 17.C 18.A 19.D 20.B 21.A 22.C 23.D 24.C 2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CD 6.ABC 7.ABCD 8.ABC 9.AB 10.AD 11.ABC 12.ABD 13.ABCD 14.ABD 15.ABCD 16.ABD 17.ABCD 18.ABD 19.ABCD 20.ABCD 三、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6.对 7.错 8.对 9.错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错 15.对 16.错 17.错 18.对 19.错 20.错 四、业务题
1.(1)有价证券日利率=10.8%/360=0.03% 最优现金返还线(R)=33b?24i?L?33?30?60024?0.03% ?2500?5500(元)(2)上限H=3R-2L=3×5500-2×2500=11500(元)
2.(1)目前的收账政策: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240/360×60×80%×25%=8(万元) 坏账损失=240×3%=7.2(万元) 收账费用=1.8(万元)
收账成本=8+7.2+1.8=17(万元) (2)新的收账政策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240/360×45×80%×25%=6(万元) 坏账损失=240×2%=4.8(万元) 收账费用=3.2(万元)
收账成本=6+4.8+3.2=14(万元)
所以,应改变收账政策。 3. 外购零件: Q*?2KDKC?2?400?7200010?2400件TC(Q*)?2KDKC?2?72000?400?10?24000元 TC?DU?TC(Q*)?72000?60?24000?4344000元自制零件: Q*?2KDKC?pp?d?2?72000?50010dp)?20785元?500500?200?3464件TC(Q*)?2KDKC?(1?
TC?DV?TC(Q*)?72000?50?20785?3620785元由于自制的总成本低于外购的总成本,故以自制为宜。
4.(1)改变信用政策后增加的利润=40000×30%=12000(元) (2)信用条件改变对机会成本的影响
=140000/360×25×70%×10%-100000/360×40×70%×10%=-97.22(元) (3)现金折扣成本=(100000+40000)70%×2%=1960(元) (4)改变信用期后增加的坏账损失=40000×5%=2000(元) (5)信用政策变化对利润的综合影响
=12000-(-97.22)-1960-2000=8137.22(元) 应改变信用政策
案例分析提示
完善的财务管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战略层面、组织层面、营运层面。 战略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公司的业绩。长虹的战略决策可以说是不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短期行为。注重产量、市场份额、销售收入等财务指标,忽视利润质量、现金流量等质量指标是导致长虹发生巨额不良流动资产,进而巨额亏损的直接原因。
(一)竞争策略 (1)价格竞争
彩电行业的价格战由来已久。1989年8月,在未经国家允许的情况下,长虹将产品价格降低了350元,同时保证税收不减,打响第一次大规模价格战。此次成功使长虹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把价格优势作为制胜法宝多次使用。这种方式虽然短期内效果明显,但无法以此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我国彩电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只是成本低、销售渠道发达和售后服务较有保障。开发能力和开发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国彩电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彩电行业能否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发展,还取决于各大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长虹在1996年和1999年价格战中取得了短期利益,但并没有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以至陷入了规模扩大、存货增加、降低价格这样一个恶性循环。2000年,2001年彩电价格一降再降,不
仅使整个行业遭受损失,而长虹这个价格战的主导者也未侥幸受益,同样陷于上市以来
盈利最低的被动和窘迫之中。
(2)彩管垄断 现在看来,长虹当初囤积彩管无疑是一种没有长远眼光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严重违背了商业伦理的要求。彩电是科技附加值低、市场进入门槛低的行业,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完全放弃了对彩电的生产,全部需求都从国外进口。长虹的彩管垄断、自招其灾,显然是由于对市场发展方向的误判。长虹囤积彩管的失败虽然有政府调控和市场环境的原因,但本质上还是长虹本身的出发点决定的。不符合商业伦理的战略决策不但没有带来预想的好处,还让长虹陷入了存货积压的困境,出现流动资金不足的局面。
(二)产业政策——彩电“独生子女政策”
长虹提出了专注于把彩电做大做强的“独生子女政策”。这导致了长虹在产业选择的大方向上的错误;受到整个行业大趋势影响的长虹为了解决大量的库存及对地方的税收作贡献,又不得不坚持彩电的主导地位,坚持规模和价格,获利能力有限。根据长虹2003年年度报告,长虹主营业务中,彩电销售额为115.64亿元,空调销售额为12. 99亿元,而其他所有产业加起来的销售收入为12. 7亿元,只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9%。
(三)出口业务——规模扩张
依赖出口是倪润峰复出后确定的利润增长方向。追求短期利润,并不考虑长期发展。 出口业务的大方向应该说是正确的,但长虹在决策中选择了高风险的合作伙伴—一APEX。
(四)财务策略
1、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和客户信用管理的严重短缺是造成巨额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
2、规模扩张,不遵守缺乏谨慎性原则,垄断原料的不恰当的竞争手段,是造成巨额求存货的直接原因。
3、财务相关性不足、及时性不足、稳健性不足,也是造成巨额不良流动资产的原因。
第8章 融 资
拓展练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C 4. C 5. B 6. B 7. B 8. D 9. C 10. B 11. B 12. C 13. D 14. A 15. D 16. C 17. A 18. A 19. A 20. D 21. A 22. B 23. C 24. C 25. 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 3. ABD 4. ABCD 5. ABCD 6. ABC 7. BCD 8. CD 9. ABC 10. ABC 11. ACD 12. AB 三、判断题
1. 对 2. 错 3. 错 4. 错 5. 对 6. 对 7. 错 8. 对 9. 错 10. 错 11. 错 12. 错 13. 错 14. 对 15. 对 16. 对 17. 错 18. 错 四、计算分析题
1. (1)预期成本=1 200 000×0. 10+800 000×0. 005=124 000(元) (2)实际成本率=124 000÷1 200 000×100%=10. 33%
(3)使用20%限额的实际成本=400 000×0. 10+1 600 000×0. 005=48 000(元) 使用20%限额的实际成本率=48 000÷400 000×100%=12% 随着贷款协定限额利用比率的减少,贷款实际成本相应提高,这主要是对未使用部分支付5‰的承诺费造成的。
2. 实际年利率=
10%?100%?11.11% 1?10%260??36.7% 1?20?103. (1)放弃10天内付款的现金折扣成本=放弃20天内付款的现金折扣成本=
160??36.4% 1?10?20因为银行的贷款利率为15%,低于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所以该公司不应放弃现金折扣,并且放弃10天内付款的现金折扣成本大于放弃20天内付款的现金折扣成本,所以应在第10天付款。
(2)因为短期投资收益率比放弃折扣的代价高,所以应在第30天付款。
4. (1)按简单利率贷款计算的实际利率=按贴现利率贷款计算的实际利率=(2)公司应贷款数额=
10%?12.5%
1?20%?14.29%
1?10%?20`0?750(万元)
1?20%5. (1)立即付款折扣率=(10 000-9 500)÷10 000×100%=5%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5%÷(1-5%)×360÷(90-0)=21. 05% (2)第30天付款折扣率=(10 000-9 650)÷10 000×100%=3. 5%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3. 5%÷(1-3. 5%)×360÷(90-30)=21. 76% (3)第60天付款折扣率=(10 000-9 870)÷10 000×100%=1. 3%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1. 3%÷(1-1. 3%)×360÷(90-60)=15. 81% (4)第90天付款无折扣,与主题无关。 银行短期贷款利率为10%,低于(1)、(2)、(3)方案的机会成本,故应选择第30天付款9 650元。
6.解:每半年利息=500 000×5%=25 000(元)
债券发行价格=25000×(P/A,4%,10)+500 000×(P/S,4%,10) =25000×8. 1109+500000×0. 6756 =202772. 5+337800 =540572. 5(元) 7. 每年利息=1 000×5%=50(元)
债券发行价格=50×(P/A,4%,10)+1 000×(P/F,4%,10)=1 081. 15(元) 8. 发行价=(5 600 500+3 020 450)÷[15 000 000+5 000 000×(12-9)÷12]×22=11. 67(元)
9. (1)每年末支付租金=3 000 000÷(P/A,10%,10)=488 234(元) (2)每年初支付租金=3 000 000÷[(P/A,10%,9)+1]=428 866(元) 10. 向银行借款购买设备:
每年末偿付金额=200 000÷(P/A,6%,3)=74 822(元) 借款购入设备的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计算见表1、表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 拓展练习参考答案与案例分析提示(1-11章)(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