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师:从舞台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根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
初步思考:魔术师如果变得串数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确探究问题。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老师故意写成9个5相加。 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后帮助找出写错的原因。
师:那我们能不能想一种新写法,既能让人看懂是8个5相加,写起来又不易出错比较简便呢?
4、小组合作交流,创造数学符号。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学生讲述自己创造方法的想法,然后大家来比较每种写法的优点。 5、引入乘法。 8×5=40或5×8=40
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意义和读法。
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交流。
师生小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另一个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从加号到乘号的过程。
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练习拓展,巩固新知
6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练习1:根据魔术师的表演把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出乘法算式。 练习2:寻找生活中的乘法。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已经学完,也为学生作了相应的检测,总体来说还可以,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有许多同学对乘法的意义理解还不透彻,如7个6相加,有些同学列式为6+7.而求8+8+8+8+8+8+8+8的和是多少,有些同学列式为8×8.另外,学生对生活中的题目解决不够好,(1)一星期有7天,3个星期有( )天。(2)我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是6小时,一周(过双休)在校学习时间大约是( )小时。这两个题目可以说是拔高的题目,仍有大部分的同学做对了,但也有老师讲解完还是不明白的同学,还需多进行生活实践类题目的指导。
4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2. 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得出乘法的积。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和加法算式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7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钢笔挂图,教师问: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两枝? 回答:(3个)
谁会列加法算式?2+2+2=6(个) 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
出示小花图,教师问: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5朵? 回答:2个 ,
下面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汇报学习结果。 二、补充练习
(一)动手操作题: 1、每堆摆2个,摆4堆。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3、汇报学习结果。 (二)动手摆一摆 1、每堆摆4个,摆2堆。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3、教师和全班学生讨论结果 三、自主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1、让学生观察题意 2、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提示:题目中有乘法,有加法,注意仔细审题。 4、学生完成 5、全班交流
(二)练习第四题:找朋友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2、小组交流图意 3、集体交流
8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4、教师提示;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掉了下来,要仔细帮他们找到家。 5、学生做题
(三)练习第五题:大手小手秀一秀
1、同学们把手拿出来,摆一摆,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5、教师讲解:注意观察好图片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画一画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乘法算式的意义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画一画 4、集体交流 四、补充练习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5 3+3+3 2+2+2
(5×4 或 4×5 2×3 或 3×2 2×3 或3×2 ) 2、练习第一题,
出示投影,学生做练习:
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几个。 每盘有几个草莓,有几盘,一共有几个。 同桌讨论后,把答案填上。
3、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 )个( )相加以及乘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2个3相加 2×3=6 或3×2=6 3个4相加 3×4=12 或 4×3=12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六、布置作业。
9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完成基础训练,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在这节练习课中,我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每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再集体订正讨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5课 题 教科书第8-9页信息窗3、自主练习。
信息窗解读:这幅情景图是前面信息窗的继续和发展,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魔术师变鸽子的情景。原来桌子上有三顶帽子,每顶帽子里面有1只鸽子,经过魔术师一变,帽子里一只鸽子也没有了。借此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1和0的乘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 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有关0的乘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